張遠桃
古今名人中,有許多長壽者。他們之所以長壽,主要是因為他們主動養生,善于養生。
陶弘景散步養生法。散步是一項簡單易行的健身運動,人人皆宜。南朝醫學家陶弘景說:“飽食后不可坐與臥,欲得步行務作以散之。”散步可以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機體新陳代謝,緩解神經和肌肉的緊張,獲得放松鎮靜的效果。故諺語云:“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白居易逸游養生法。讀書寫作之余,抽出一些時間外出游覽,投身于大自然,飽賞風光,能使人增長知識,心樂身練,有益健康。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有詩云:“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閑心對定水,清凈兩無塵。手把青筇杖,頭戴白綸巾。興盡下山去,知我是誰人。”
蘇東坡靜坐養生法。靜坐時要坐姿端正,雙目微閉,全身放松,寧神靜志,意守丹田。每次靜坐15~60分鐘,這對長期伏案苦讀、工作和寫作者的大腦是很好的休息良方。宋代大文豪蘇東坡主張靜坐養生,并題詩云:“無事此靜坐,一日似兩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陸游的睡眠養生法。南宋大詩人陸游,他一生是在“三日無詩卻堪憂”的勤奮寫作中度過的。他一生坎坷,卻享有88歲的高壽,這與他“不覓仙方覓睡方”的養生術是分不開的。他在晚年寫作和讀書時,一般都在晚上10點左右睡覺。他認為睡眠是消除身心疲勞的最好方法。他在82歲時有詩云:“老人不復事農桑,點數雞豚亦未忘。洗腳上床真一快,稚孫漸長解燒湯。”
葉圣陶平和養生法。近代著名文學家葉圣陶于94歲無疾而終,在老一輩的作家中算是高壽者了。葉老的養生訣竅是“心胸開闊,淡泊名利”。他一生中結識很多人,但不論對誰,他都能坦誠相待,不傷和氣,故享有“君子之風度”的美譽。
(仙劍摘自《現代養生》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