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懿鳴
林則徐有兩大功績:禁煙和水利。1999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命名了“林則徐星”彰顯他的這兩大功績。很多人只知道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壯舉,卻不知道林則徐還是一位水利大家。
推廣應用新疆坎兒井
坎兒井是新疆獨有的一道風景線,春夏時節有大量積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潛入戈壁灘下。人們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創造了坎兒井,引地下潛流灌溉農田。1844年10月,林則徐奉命前赴南疆履勘墾地,“鋒車遍八城”,其勘田60余萬畝,基本上分給了維吾爾族農民耕種。后他又轉赴吐魯番、哈密勘墾,在托克遜伊拉里克推廣興修了坎兒井,改進了紡車。在林公興辦水利之前,坎兒井只限于吐魯番,為數只有30余口,在林則徐的推動下,吐魯番、鄯善、托克遜等地新挖坎兒井300多口。
在江南興修水利
道光十二年(1832年)二月,林則徐調任江蘇巡撫。從這一年起到道光十六年(1836年),他認識到:“地力必資人力,土功皆屬農功。水道多一分之疏通,即田疇多一分之利賴?!比温毱陂g,林則徐興修白茆河、婁河,還修建海塘。在任職的最后一年,他主持了上海西南多條河道的開挖疏浚。
潛心治理黃河
道光十一年(1831年)六月到次年七月,林則徐先后任湖北、河南、江寧布政使,為了治理黃河,林則徐頂著寒風,步行幾百里,對沿線備用的治水物資進行仔細核查,還將沿河地勢、水流情況,繪圖張掛,便于了解和治理。
治理長江
道光十七年(1837年)正月,林則徐升湖廣總督。面對湖北境內每到夏季大河常泛濫成災的水患,他采取有力措施,提出“修防兼重”,使“江漢數千里長堤,安瀾普慶,并支河里堤,亦無一處漫口”。
林則徐還在外任浙江杭嘉湖道時興修海塘與疏浚福州西湖,他積20年心血,參考了60多部文獻,多次修改完成了專著《畿輔水利議》,制定出一整套關于治水工程的管理、驗收規章制度。
(易茗摘自《文史月刊》2015年第9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