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朝華 葛家穎 袁華芳


摘 要:為篩選出優質、高產、綜合抗性好的水稻新品種,2015年溧陽市引進了7個水稻新品種(系)進行大區比較試驗。結果表明,武運粳29、鎮糯19、鎮稻18、常農粳8號、武運粳30和武運粳31等品種可擴大試驗示范,南粳5055可作為優質米生產的選用品種。
關鍵詞:水稻;新品種(系);比較試驗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07-34-02
溧陽是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縣(市)之一,全國、江蘇和常州市糧食生產先進縣(市),蘇南最大的糧油生產縣(市),糧食生產以稻麥為主,為典型的稻麥兩熟區,兼種玉米、豆類、薯類等糧食作物。為了穩定發展水稻生產,必須大力引進試驗水稻新品種(系),確保水稻穩產高產,為此,2015年溧陽市引進了7個新品種(系)進行大區比較試驗。現將相關試驗情況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點 溧陽市溧城鎮合心村,前茬作物小麥,土質為砂壤土,肥力狀況中等。
1.2 參試品種(系) 鎮稻18、武運粳29、南粳5055、武運粳30、鎮糯19、武運粳31、常農粳8號,另外以武運粳23作對照(ck)。
1.3 試驗方法 試驗每個品種設為1個處理,每小區面積為2 000m2,不設重復,統一于5月28日播種,育秧方式上采用微噴灌硬地硬盤育秧,6月19日移栽,統一機插規格為行距30.0cm、株距13.3cm,秧齡22d。基肥施用25-5-15復合肥37.5kg/667m2和有機肥250kg/667m2;7月2日施用尿素7.5kg/667m2;7月27日施促花肥,用量為48%進口復合肥15kg/667m2和尿素5.0kg/667m2;8月8日施用5.0kg/667m2尿素作為保花肥。防治病蟲與當地植保措施同步進行。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品種的產量表現比較 由表1可知,水稻不同新品種(系)的平均理論單產變幅為693.4~815.2kg/667m2。其中,武運粳29名產量最高,平均理論單產為815.2kg/667m2,比對照武運粳23號增98.7kg/667m2,增13.8%;其次為鎮糯19,平均理論單產為757.9kg/667m2,比ck增41.4kg/667m2,增5.8%;再次為鎮稻18,平均理論單產為747.2kg/667m2,比ck增30.7kg/667m2,增4.3%;常農粳8號排第5位,平均理論單產為709.6kg/667m2,比ck減6.9kg/667m2,減1.0%;武運粳30排第6位,平均理論單產為698.8kg/667m2,比ck減17.7kg/667m2,減2.5%;南粳5055排第7位,平均理論單產為697.0kg/667m2,比ck減19.5kg/667m2,減2.7%;武運粳31排第8位,平均理論單產為693.4kg/667m2,比ck減23.1kg/667m2,減3.2%。
2.2 不同品種的經濟性狀比較
2.2.1 每穗總粒數、結實率和千粒重 由表1可知,水稻不同新品種(系)的每穗總粒數幅度為139.1~159.5粒,都比ck粒數多,其中武運粳30每穗總粒數最多,達159.5粒,比ck高26.2粒;結實率幅度為83.2%~95.7%,其中最高是南粳5055,結實率比ck高1.8%,最低是武運粳31,結實率比ck低10.7%;千粒重幅度為24.7~27.0g,其中最高是常農粳8號,千粒重比ck高1.0g,最低為南粳5055,千粒重比ck低1.3g。
2.2.2 植株高度 由表1可知,水稻新品種(系)株高幅度為92.0~99.0cm,南粳5055株高最低為92.0cm,武運粳31株高最高為99.0cm,鎮稻18株高排第2位,為98.5cm,其余品種(系)株高均在94.0~98.0cm。
2.2.3 分蘗力和成穗率 2015年水稻生長大田分蘗期間(6月21日至7月20日),氣溫偏低,光照嚴重不足,沒有雨日的天數僅為5d,特別是6月26~28日3d的降雨量達122.7mm,導致分蘗發生量極少。因此,由表2可知,水稻不同新品種(系)的最高莖蘗數都普遍較少,幅度為19.62萬~25.80萬/667m2,分蘗力以常農粳8號最強,其余皆中等。成穗率方面,因高峰苗基本出現在7月25日左右,這段時間是有效分蘗和無效分蘗的分界點,所以2015年水稻不同新品種(系)的成穗率都普遍較高,幅度在76.7%~98.0%,其中常農粳8號最低為76.7%。
2.3 不同品種的全生育期比較 由表2可知,水稻不同新品種(系)的全生育期幅度在159~162d,其中鎮稻18、武運粳29和南粳5055最長,為162d,比ck遲3d,武運粳30次之,為161d,比ck遲2d,其余除武運粳31為160d外,鎮糯19、常農粳8號都與ck一樣,均為159d。
3 品種(系)綜評
3.1 武運粳29 產量最高,全生育期為162d,株型緊湊,群體整齊度好,熟相較好,耐肥抗倒,分蘗中等,穗型較大,可擴大示范試種。
3.2 鎮糯19 產量排第2位,全生育期為159d,株型較緊湊,穗型較大,分蘗力中等,后期熟相好,抗倒性較強,可小面積示范種植。
3.3 鎮稻18 產量排第3位,全生育期162d,株型較緊湊,分蘗力中等,葉色中綠,后期熟色好,可進一步擴大試驗示范。
3.4 武運粳23 產量排第4位,全生育期為159d,株型緊湊,莖稈粗壯,耐肥抗倒,穗型中等,依然為溧陽市主導品種。
3.5 常農粳8號 產量排第5位,全生育期為159d,株型較緊湊,分蘗力強,后期灌漿快,熟色好,抗倒性強,可擴大示范種植。
3.6 武運粳30 產量排第6位,全生育期161d,株型集散適中,群體整齊度好,生長后期轉色好,穗型較大,分蘗力中等,抗倒性較強,可進一步擴大試驗示范。
3.7 南粳5055 產量排第7位,全生育期162d,株型緊湊,分蘗力中等,穗型中等,因其米質優異,外觀米質和食味品質都好,可作為優質米生產的選用品種。
3.8 武運粳31 產量排第8位,全生育期為160d,株型較緊湊,群體整齊度好,分蘗力中等,抗倒性強,后期轉色好,可進一步擴大示范種植。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