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向峰
摘 要:該文介紹了廣德縣近年來畜禽產業發展現狀及主要做法,針對當前形勢下畜禽業發展面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對策建議,為加快廣德縣畜禽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參考。
關鍵詞:畜禽產業;發展現狀;問題;建議;廣德縣
中圖分類號 F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07-09-02
近年來,廣德縣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發展目標,認真貫徹落實省、市農村農業工作會議精神和工作部署,堅持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畜牧產業標準化、產業化、生態化和品牌化發展為方向,以“建機制、強基礎、提質量、增效益”為抓手,加快畜禽產業轉型升級,使得該縣畜禽產業得到了持續發展提升。
1 廣德縣畜禽產業發展現狀
廣德縣現有畜禽產業各類主體838個,其中龍頭企業30家(國家級1家、省級4家、市級1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1個(國家級1個、省級2個、市級2個)、家庭農場86個(省級4家)、規模養殖戶691戶,帶動形成了以雞、鴨、豬為主的品種選育、肉品飼養、苗禽(豬)銷售、肉(蛋)品加工和以獺兔和蜜蜂為代表的特種養殖等“五大板塊”產業,獲批全國生豬標準化示范縣,全國首家國家級生豬養殖合作社及安徽省最大的肉雞、生豬和蛋雞養殖企業都在該縣。2015年,全縣出欄生豬24.9萬頭、家禽2 021萬羽;禽蛋總產1.83萬t、肉類總產4.74萬t,全年畜牧業產值11.9億元,占農業總產值33%。該縣畜禽產業發展主要呈現出以下三大特點:
1.1 產業發展優勢明顯 產業基數大,廣德是安徽省家禽養殖大縣,生豬、家禽年出欄約占宣城市總出欄量1/3;組織化程度高,畜禽類省級以上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分別占全縣總數的25%、23%、31%;示范水平高,創成省級以上畜禽示范場11個,占宣城市31%,帶動了2萬余農民直接從事畜禽產業化經營;規模化發展快,全縣畜禽規模化比重達81%,較“十一五”末提高了11個百分點,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1.2 轉型升級速度加快 目前,該縣畜禽產業已由商品飼養逐漸向屠宰深加工快速發展,多個方面取得了令人可喜的突破,例如,申泰食品在縣內率先實現豬肉屠宰分割銷售;和威食品、斌強鴨業由最初的屠宰逐漸發展成家禽產品分割和熟食品加工;榮達公司投入巨資引進蛋品深加工生產線,年產免疫球蛋白、蛋白粉、蛋黃粉2萬t,并已投產盈利。2015年12月30日,榮達禽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834797)成功登陸新三板,成為該縣首家農業上市企業(全縣第2個)。
1.3 信息化、品牌化水平逐年提升 建成動物產地檢疫網上申報系統,在安徽省率先實現動物及其產品產地檢疫申報出證網絡化。農產品電商穩步發展,組建了廣德縣農產品電子商務合作社,和合生態建成1號店“廣德館”、徽風印象建成郵樂農品“廣德館”,安泰公司、榮達公司等公司在利用淘寶(天貓)、郵樂農品等第三方平臺的同時,還開設了“東坡肉”微店、“鳳達”禽產品微店等,網絡銷售的批次商品均實現二維碼質量追溯。同時,該縣畜禽產業還創建了省著名商標6個、省名牌農產品2個、農產品地理標志1個、占全縣創建總數的26%;認證無公害產地產品13個、有機產品4個、綠色產品7個,占全縣認證總數的1/3。
2 主要做法
2.1 完善保障機制,凝聚各方合力 一是抓工作統籌。該縣高度重視發展現代農業,縣政府成立了以主要領導任組長,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組,將畜禽產業發展列為《廣德縣現代農業提效計劃》重要推進內容,定期調度工作進展情況。二是抓政策扶持。搭建了產業發展、金融支持和市場服務等多種平臺,出臺了《廣德縣現代農業獎勵扶持辦法》,明確在獎補政策、投入機制、科技服務、土地流轉等方面予以傾斜。三是抓督查考核。把農業產業化發展、動物防疫和重點畜禽項目、企業上市等列入全縣“興鄉強鎮”目標績效考核、政府年度工作計劃或重大項目考核等內容,實行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2.2 調整發展思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一是調結構。制定了《廣德縣畜牧業五年發展規劃》,將扶持重點從單純的“扶優扶強”,調整到大力培育以龍頭企業為核心、以合作社為紐帶、以家庭農場(生產基地)為基礎的“聯合體”結構上,擴展產業鏈條,努力打造“五大板塊”的“航母戰斗群”。二是轉方式。數量上,發展適度規模養殖;質量上,發展高效、綠色、精品畜禽業;模式上,發展種養結合的生態循環畜牧業;標準上,發展現代化設施畜牧業;營銷上,擴大畜禽產業訂單式、電子商務營銷覆蓋面;監管上,依法治牧,依法興牧。三是促升級。項目政策資金向產業科技創新、設備設施升級改造、畜禽糞污治理、種畜禽場升級改造及畜禽產品深加工等方面傾斜。
2.3 落實關鍵措施,發展綠色增效畜禽業 一是嚴格控制畜禽污染。圍繞創建國家生態縣要求,新建畜禽規模養殖場原則上一律不予審批,逐步處理禁養區內的畜禽規模場,有計劃地對落后養殖模式的規模場進行標準化改造。2010年來,全縣累計改造畜禽規模場31個。二是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建設。整合農村能源等項目資金,建設了安泰公司、榮達公司2個示范點,對9個生豬規模場和1個生豬定點屠宰廠的設施進行了無害化改造或資源化利用。三是推廣生態養殖技術。“十二五”期間,推廣發酵床養殖9 800m2,發展“336”養豬示范場71個(戶),有12個畜禽規模場通過了省環保部門的污染減排認定。2016年計劃整縣推進畜禽規模場糞污資源化利用。四是加快科技興牧發展。榮達公司與江南大學合作成立華東地區蛋品聯合研發中心,設立了博士點教學科研基地;安泰公司長期與安徽農業大學、安徽省農科院、華中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緊密合作,先后完成了國家星火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鞏固了業內科技領先地位。
2.4 強化行業監督監管,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一是明確監管職責。出臺《廣德縣生豬市場管理辦法》,在全省率先將原隸屬商務部門的生豬定點屠宰監管職能劃轉給市場監管部門,明確“農業部門管市場前、市場監管部門管市場后”的分段監管制;二是落實責任主體。動物疫病防控實行屬地管轄、村級防疫員包片、養殖場具體實施、縣級畜牧獸醫部門定期監督考核的工作機制,每一個規模場都安排一名技術人員全程指導。三是加強無害化監管。投資750萬元建設高標準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中心,按照“場設站點、流動收集、全程自動、集中處理、全程監管”模式,不斷完善廣德縣病死畜禽收集處理和監管長效機制。
3 存在問題
3.1 應對市場風險能力依然較弱 畜禽業受生產周期、動物疫病以及市場行情等因素影響很大,特別是家禽業,由于生產周期短,市場價格波動更為劇烈,加之各地都把周邊發達地區作為主要市場,一旦遇到買方市場因動物疫情關停畜禽交易時,養殖戶將損失嚴重甚至血本無歸。
3.2 畜禽產業潛能發揮不夠理想 一是產業發展模式上存在“一擁而上、一滑而散”的現象,特別是養殖產品、養殖模式和方式比較類似,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分級增效、做精做專和品牌開發等方面有待提高;二是產品功能性發揮不夠,當前畜禽業大多停留在以肉用為目的,產品的深度開發、特色開發還沒有破題;三是產業拓展性不夠,與發展寵物經濟、畜禽電子商務和休閑旅游融合型等產業融合不緊密,消費者“人文情感”代入不夠。
3.3 束縛產業發展的難題有待突破 主要體現在融資難、治污難、監管難等方面。以監管為例,產地檢疫費停征后,基層產地檢疫、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動物疫病防控及瘦肉精檢測等監管工作缺乏省級專項經費支持,加之一線工作量大,經費保障上存在一定困難。
4 對策建議
4.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建議上級部門加快出臺各項扶持政策,建立省、市級畜禽產業發展資金互助或擔保平臺,緩解企業短期周轉困難;二是建議保險機構增加種用、肉用、蛋用活體畜禽保險和固定資產保險等險種,增強畜牧業抗災、抗險能力;三是建議增設畜禽業服務監管體系配套項目資金。
4.2 加快畜禽業升級發展 一是建議加大對全省優勢畜禽產業區的政策傾斜,在農業產業化、現代農業、循環農業、農產品加工等領域實施項目幫扶,加快優勢產業的加工基地建設,不斷延伸和豐富產業鏈條,增加附加值;二是建議集聚優勢資源,打造省、市級畜禽產業聯合體,培育質量好、牌子響、名氣大的畜禽產品品牌,將地方特色資源轉化為市場優勢;三是將畜禽產業的產品定位和功能開發研究提升到關乎產業能否長期興旺的高度,加快培育寵物業、特種作業等特色畜禽產業,努力實現畜禽業與多個產業融合發展,增加產業附加值。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