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娜
【摘 要】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中首次提出“家庭農場”的概念,自此開啟我國現代農業發展新紀元。家庭農場緊跟現代經濟發展的腳步,克服傳統農科的弊端,在政府扶持下必將發展迅猛,但是一片利好聲中,我們必須要認清家庭農場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本文以云南省麗江市為例,淺析家庭農場在發展中面臨的困境。
【關鍵詞】家庭農場;發展現狀;困境;建議
1 麗江市家庭農場的發展現狀
家庭農場是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商業化、集約化生產經營,并以農業收入為主要家庭收入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家庭農場是農業3.0到農業4.0進步的產物,它克服了傳統農業的封閉式發展弊端,克服了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有利于農業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的高效發展,有助于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
2013年麗江市首批了226家家庭農場,至2014年底已發展為1294戶家庭農場,其中866戶種植業經營戶,270戶養殖業經營戶,113戶種養結合經營戶,以及45戶其他經營戶。從這些數字可以看到麗江市家庭農場的發展勢頭較好,特別是在種植業方面,多以種植玉米、土豆、煙草、瑪咖這些糧食和中藥材等經濟作物為主,為全市農民增收明顯,大大改善了農民的生活水平,初步實現麗江市農業發展的產業化和信息化。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遠、氣候環境惡劣、經濟發展滯后等原因,使得麗江市家庭農場的發展速度緩慢,甚至一度出現因經營管理不善而停滯不前的情況,可見家庭農場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2 麗江市家庭農場的困境
2.1 家庭農場主體地位不明確
家庭農場從2013年初次提出到現在,實行已經兩年有余,雖然在經營主體上已明確為家庭經營,但是其法律主體和市場主體仍未明確。家庭農場的法律主體和市場主體對其今后的生產經營活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法律主體是家庭農場實現生產經營的根本,而市場主體是其實現經濟效益的保障。例如農產品質量保障、交易雙方權益保障、合同糾紛等情況都需要明確家庭農場的法律地位,此外如產品定位、市場分析、發展策略等宏觀調控又與家庭農場的市場主體息息相關。
2.2 家庭農場需要政策扶持
以家庭成員為主體發展起來的家庭農場,一般情況下都是小微企業,而且前期啟動資金多數來源于家庭和親友,但是家庭資金畢竟有限,因此家庭農場從發展以來一直都離不開政府分扶持,特別是財政的扶持。但是,目前我國對于家庭農場的扶持還未出臺全國性的具體政策措施,雖然有個別地區有激勵措施,例如經濟發達地區會獎勵一部分資金,但是小范圍的措施很難帶動全局發展,特別是像麗江市這樣的經濟欠發達地區,家庭農場發展的局限性更大。因此,對于家庭農場的政策扶持必須有明確的措施,無論是資金扶持,還是技術扶持,都將給家庭農場的發展帶來新的希望。
2.3 家庭農場需拓寬資金來源
家庭農場以家庭為主要單位,在建設前期需要大量沉淀成本的投資,如農機購置、土地租金、糧種購買等,都需要大量資金,這對于家庭資金有限的農民來說是個很大的障礙,甚至許多家庭為此背上巨額債款,給農民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據悉,家庭農場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家庭積累所得和親友借款,且數量非常有限。這對于家庭農場全局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家庭農場無論是前期建設還是后期運營,都需要大量資金,而單一的資金來源無疑是發展道路上的一頭攔路虎。
2.4 家庭農場的經營管理缺乏科學性
家庭農場發展以來一直存在管理水平低,品牌經營不當,生產技術不規范等問題,這些都是缺乏科學管理方法造成的。家庭農場與傳統農業相比,克服了傳統農業自給自足的發展弊端,使得農產品的生產經營科學化、規模化、商品化和集約化,符合農業4.0的高速發展特色,這使得家庭農場的出現具有時代的必然性。因此,為保證其健康穩定發展,對于家庭農場的經營管理必須有專業的人才和科學的管理方法,才能保障家庭農場的發展。例如結合實際情況統籌規劃家庭農場的資源配置、經濟效益、風險管理、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建設。
3 麗江市家庭農場的發展建議
3.1 在政府層面上,首先要加強家庭農場相關法律方面的建設,明確其法律地位。法律地位是家庭農場在市場中進行交易的“名片”,只有有了這張“名片”,家庭農場才能以同等的法律身份與其他市場主體進行各類合同的簽署等市場活動,以保障交易雙方的合法利益;其次,加強對家庭農場的政策扶持。政府對于家庭農場的政策扶持是其發展的引路石,政府應當出臺具體扶持政策,例如因地制宜的制定相應稅收優惠、財政資金支持、用地規劃、農村金融體系建設等政策,并通過一些激勵手段引導家庭農場的生產經營活動。
3.2 在市場層面上,首先完善農村金融體系,開辟多樣性的融資渠道。農村金融體系的建設一方面要完善農業貸款制度,放寬貸款條件,還要實現村鎮銀行、農村合作社與家庭農場對接,設立投資基金。另一方面家庭農場一般是小微企業,小微企業融資難是一直困擾我們的問題,開辟多樣性的融資渠道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例如使用農業金融機構信用擔保,幫助家庭農場實現商業融資、質押貸款等融資渠道的拓展;其次,完善農業保險體系,為家庭農場的發展消除后顧之憂。對于家庭農場的保險職能一方面要創新保險的新品種,應盡量囊括可能出現的風險。另一方面要加強保險理賠,特別是養殖業的理賠,一旦發生疫情或自然災害,就要及時做好理賠工作,使家庭農場損失最小化。
3.3 家庭農場要積極引入專業化人才和先進科學管理方法,強化自身核心競爭力,實現市場化、科學化運營。首先,家庭農場需要順應時代發展,適當調整自身戰略方向,發展互聯網經濟。互聯網經濟是現代經濟發展的新浪潮,農產品的互聯網經濟不但可以解決后期銷售問題,還可以增加知名度,提升家庭農場的整體形象,為家庭農場長遠發展打好基礎;其次,家庭農場需要引入大量專業化人才,使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專業設備等進行操控,提高家庭農場的生產效率。人才是發展的關鍵,現代農業要求農民也需要有相應的科學技術,因此人才的引進是至關重要的;再次,加強對家庭農場的培訓工作。麗江市家庭農場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做好農民的培訓,讓他們既懂得生產又會經營,首當其沖就是加強各類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的專業素質和科技文化水平,以及動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培訓等。
4 結論
在當前農業產業不斷升級、農產品需求不斷擴大的大背景下,傳統“一家一戶”的經營模式已經被淘汰,家庭農場必然成為發展的新路徑,代表現代農業的前進方向。麗江市對家庭農場的經營管理進行了不斷的探索和創新,取得一定成果,但是與發達地區相比,麗江市家庭農場的發展仍存在若干問題。因此,只有結合具體情況,因地制宜的發展適合麗江市情況的家庭農場經營管理模式,才能實現家庭農場的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衛東.金融扶持家庭農場經濟發展的實證研究——基于荊州市首批121個家庭農場的調查[J].武漢金融,2013(9):56-61.
[2]林雪梅.家庭農場經營的組織困境與制度消解[J].管理世界,2014(2):176-177.
[3]閔德美.我國發展家庭農場存在的經營問題[J].今日湖北(中旬刊),2015(4):31.
[責任編輯:王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