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困境不可忽視
高成本投入 目前,我國有機生產、加工及運輸、銷售產業鏈發展還不十分成熟,有機產品在生產、勞動力投入、質量管理等過程中的成本較高,有機產品較常規生產產品產出較低,且常規農場要轉變為有機農場需要有2-3年的轉換期,因此有機產品的售價一般都比普通產品價高。
盈利困境 國內低產的有機農業造成了產品的高價,而高昂的價格又造成了目前“有機農產品是為富人服務的”的誤解。實際上有機食品價格它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合理的水平,就是隨著消費的需求增加,隨著生產基地的擴大,人力、物流成本慢慢減小,最后還是會回歸到有機農業給大多數人提供產品,給大多數人謀利益。在這些方面,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需要走。
依然以“歸來兮”為例,1700畝大米每畝的年產量只能達到550斤,這只是正常農民家的1/2的水平。蔬菜、水果的產量也低于正常農戶水平。農莊的明星產品紅頰草莓——采用蜜蜂授粉,不使用膨大劑,同時生長期內注意控水,較長的生長期帶來的是有嚼勁的口感,剛上市的價格高達80元/斤。不同于國外單一產品規模化生產,國內綜合性農場的人工成本很難控制,歸來兮管理團隊加上田間和車間的工人,200人的用人量背后是不小的用工成本。
與歸來兮想比,垠坤田園農場主負責人夏衛東說,目前垠坤的稻田米產量也不高,550畝稻田年產6萬斤稻鴨米,還有3000只口感非常好的稻田鴨。但與周邊農戶每年兩季水稻的產量相比,是有很大差距的,農莊每年投入300萬元,平均每天10人勞作,人員成本每年大概需要60萬,想要盈利真的很難。但既然選擇了做有機農業這條路,首先是要耐得住寂寞,確保高品質的產品遠比產量更重要。
為適應江南的丘陵地形,歸來兮農莊合理分配了稻米、蔬菜和果樹的種植面積,并根據市場反饋每季積極調整種植品種,定期與農科院專家交流,引進最新品種和種植技術……即使這樣,歸來兮經營已逾4年,仍主要是靠會員制的支持,公司還是不斷地在投入資金,還沒有尋找到一條大眾化經營的市場道路,而這也是國內大多數有機農場逃不出的困境。
人才困境 對于農業這個又苦又累的行業,很多該專業的年輕人都選擇了轉行。歸來兮這片農場的場主是位清秀的女生,不同于自己同學進入科研所、事業單位的選擇,南農碩士畢業的她選擇堅守在農業第一線。從農莊運營的第一天到現在,4年里,她拿著并不高的工資,穿著運動鞋穿梭在田間地頭,吃住在農莊,只因“不愿對自己過去努力的否定”。農場里的梨樹還沒有開花,但到了時節,它剎那開放又絢麗,“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有機農場真正的春天是什么時候呢,人們都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