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遼陽市委
遼陽是雷鋒生活和工作過的地方。遼陽人民崇尚雷鋒、熱愛雷鋒,堅持數十年如一日開展學雷鋒活動。近年來,在“雷鋒第二故鄉學雷鋒”和“跟著郭明義學雷鋒”的旗幟引領下,遼陽人民學雷鋒的熱情空前高漲。
去年以來,在郭明義同志倡導下,遼陽市163支郭明義愛心團隊,9萬多名志愿者積極行動,開展了“一幫一、結百對、扶貧助困奔小康”活動,為全市學雷鋒學郭明義活動注入了新內涵,增添了新動力,詮釋了“奉獻、友愛”的新時代雷鋒精神。
堅持理念引領,把“扶貧助困奔小康”活動打造成為弘揚雷鋒精神的新陣地
開展郭明義愛心團隊“一幫一、結百對、扶貧助困奔小康”活動,是我市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化的有益嘗試。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使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扶貧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當前更是一個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如期實現的重大時代主題。發揮愛心團隊旗幟引領作用,積極配合各級黨委、政府的扶貧開發工作,搭建社會參與的新平臺,動員和引領更多的社會力量共同向貧困宣戰,對于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必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2015年初,我們把這項活動納入全市學雷鋒學郭明義活動日程,進行了精心策劃和部署。舉辦“遼陽好人·道德模范”座談會、雷鋒精神論壇等一系列活動,引導人們深刻認識開展“一幫一、結百對、扶貧助困奔小康”活動的重大意義,理性思考新時期怎樣看待雷鋒精神的時代價值,使“學雷鋒就是要幫助那些最需要幫助的人”成為干部群眾的廣泛共識。響應郭明義同志號召,市文明委發出動員全社會力量積極參加“扶貧助困奔小康”活動的倡議,市直媒體積極開展“扶貧助困奔小康”宣傳,郭明義同志多次到遼陽參加愛心團隊成立授旗儀式,助力活動開展,極大地激發了全市人民“雷鋒第二故鄉學雷鋒”的自豪感和扶貧濟困、幫助他人、快樂自我的認同感。市文明委專門下發《關于在遼陽市郭明義愛心團隊中開展“一幫一、結百對、扶貧助困奔小康”主題活動的實施方案》,并召開誓師大會。163支愛心團隊在現場認領幫扶對象,實現“一對一”精準幫扶。一場由郭明義愛心團隊引領、全市人民踴躍參與的“扶貧助困奔小康”活動在我市蓬勃興起。
堅持行動引領,切實把“一幫一、結百對、扶貧助困奔小康”活動落細落實
開展“一幫一、結百對、扶貧助困奔小康”活動,我們始終做到“實”字當頭。
一是調查摸底實。堅持對貧困對象進行精準識別,精準定位。市文明辦組成10個調查組,在政府扶貧開發工作對貧困戶建立聯系卡的基礎上,逐戶開展摸底排查,選準幫扶對象,掌握第一手情況。同時采取以收入為依據、按收入倒查、將結果公示公告等方式準確復核,確保做到精準扶貧。
二是幫扶責任實。幫扶工作由過去不定期的大水漫灌式幫扶,轉變為“一幫一”精準滴灌式幫扶。具體做到“三定一包”,即定時間、定服務、定責任,每一支具備條件的“郭明義愛心團隊”包扶一戶貧困戶。對建立起的105個幫扶“對子”,明確幫扶目標,公示幫扶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三是幫扶措施實。堅持以問題為導向,逐戶分析致貧原因。打破過去扶貧就是給錢給物的舊觀念,按照打基礎、管長遠、實現穩定脫貧的目標,找準脫貧門路,制定幫扶方案,做到因貧施策,扶到點子上,扶到根子上。
四是綜合保障實。市郭明義愛心團隊總隊發揮綜合協調職能,注重對163支扶貧力量的統籌協調,針對不同行業愛心團隊具有不同自身優勢的實際情況,加強指揮調度,相互支持幫助,努力實現幫扶成果最大化。
去年以來,我們總結了“三步走”的幫扶措施。
一是開展“輸血式”幫扶,解決眼前困境。愛心團隊通過走訪慰問、送錢送物等方式,讓因災、因病致貧的困難群眾及時得到救助。遼陽正德集團郭明義愛心團隊,為遼陽縣首山鎮安莊子村貧困戶張玉維家投資15萬元新建三間瓦房;遼陽市嘉寧手足顯微骨科郭明義愛心團隊為幫扶戶余勝林做兩側股骨頭壞死手術,減免醫療費9萬元;市國稅局郭明義愛心團隊組織捐款7萬元,幫助遼陽縣寬廠峪村困難戶董富興老人重建房屋,接通了水、電,安裝了有線電視,購買了彩電、廚具等生活用品。
二是實施“造血式”幫扶,培養內生動力。各愛心團隊因地、因戶施策,幫助困難群眾開發致富項目。與全市扶貧開發工作緊密結合,共同投入資金,發展種植業,新建大棚14棟;發展養殖業,為25戶困難群眾從事養牛、養羊、養豬提供啟動資金15萬元。市婦聯郭明義愛心團隊常年包扶困難戶郭紅玲,每年開春把買種子、化肥的錢送到她的家中,捐資5萬元扶持她種植蔬菜,幫助她家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三是開展“延伸式”幫扶,發揮輻射作用。各支愛心團隊在“一幫一”結對包扶的同時,積極延伸幫扶觸角,發揮輻射作用。市衛生系統17支郭明義愛心團隊分別在包扶對象所在村開展義診;市總工會、市關工委、市青聯等愛心團隊捐款幾十萬元,幫助寒門學子順利跨入大學校門;黑牛莊村郭明義愛心團隊隊長羅明柱在自身企業用工上,優先為包扶對象所在村的60名困難群眾提供就業崗位,增加村民收入。“一幫一、結百對、扶貧助困奔小康”活動在更大范圍內發揮了影響力和作用。
堅持榜樣引領,努力在全社會形成“扶貧助困奔小康”的良好氛圍
我們把發揮先進典型的榜樣引領作用,作為推動“扶貧助困奔小康”活動深入開展的有力抓手。
一是注重發揮“善行義舉榜”“遼陽好人榜”和官德、師德、醫德、商德、藝德“五德榜”的榮譽激勵作用。把愛心幫扶作為設榜、評榜、上榜的重要依據,使近千名參與愛心團隊幫扶的志愿者榮登“三榜”。組織開展“感動遼陽”道德模范評選活動,市國稅局等20支愛心團隊和60名先進個人受到了表彰。積極推薦我市優秀愛心團隊和先進個人參加省、市道德模范評選,唐革軍等3人榮獲省道德模范稱號。
二是注重發揮愛心團隊先進典型的旗幟引領作用。組織對優秀郭明義愛心團隊的系列宣傳活動,在市直媒體開設“身邊雷鋒”和“榜樣”專欄,著力挖掘和宣傳幫扶活動中的先進典型和優秀幫扶事跡。召開郭明義愛心團隊“扶貧助困奔小康”活動階段性總結會議,請各團隊交流幫扶經驗,相互學習借鑒。
三是注重發揮脫貧致富先進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活動開展以來,我們要求各愛心團隊記幫扶日記,以照片和錄像形式記錄幫扶活動和脫貧戶在生產、生活等方面條件改善的具體情況。市直媒體積極對脫貧致富典型進行跟蹤報道,營造了致富光榮的良好氛圍。
堅持制度引領,建立起“扶貧助困奔小康”活動見成效、常態化的工作機制
為確保“一幫一、結百對、扶貧助困奔小康”活動長期堅持,取得成效,主要建立了三個方面的制度。一是建立幫扶檔案制度。結合政府部門扶貧開發工作,為每個結對幫扶的貧困戶建檔立卡。利用互聯網資源,對幫扶對象基本信息實施動態化、數字化、常態化精準管理。二是建立幫扶信息公開、公示制度。對愛心團隊每一項幫扶內容、每一筆資金投入進行公開、公示,使愛心團隊幫扶工作可跟蹤、可檢查。三是建立考核管理制度。由市文明辦和遼陽郭明義愛心團隊總隊組成檢查組,按照有計劃、有措施、有臺賬、有記錄、有項目、有成效的“六有”標準,進行督促檢查,表揚先進,鞭策后進。
深入開展學雷鋒學郭明義活動,大力弘揚雷鋒精神,是時代的要求、人民的期望。“一幫一、結百對、扶貧助困奔小康”活動,弘揚了社會新風。2015年以來,人民網遼寧頻道、中華先鋒網、《遼寧日報》《共產黨員》雜志等媒體對我市愛心團隊結對扶貧“五助”的做法紛紛進行報道。“一幫一、結百對、扶貧助困奔小康”活動,助推了全市的扶貧開發工作。2015年我市實現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3850人穩定脫貧。
“一幫一、結百對、扶貧助困奔小康”活動,在我市還處于起步階段。今后,我們將繼續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大力傳承雷鋒和郭明義助人為樂的寶貴品格,讓雷鋒精神在“第二故鄉”開出絢麗之花,結出豐碩之果,為建設智慧文明美麗幸福新遼陽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