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記者:羅·羅多年來持續進行無人駕駛船的研發,那么未來無人駕駛船的愿景是怎樣的?
Oskar Levander先生:高級無人駕駛船舶應用開發計劃(AAWA項目),是由羅·羅引領,將高校、船舶設計機構、設備制造商和船級社集合到一起,共同探究實現無人駕駛船舶所需解決的經濟、社會、法律、監管和技術問題,為下一代高級船舶提供解決方案制定規范和初步設計方案。目前已從芬蘭國家技術創新局獲得660萬歐元的研究資金,我們將努力在2017年底推出無人駕駛船的確切規格和初步設計。
過去兩年來,關于無人駕駛船舶的探討往往被當作未來夢想。今天,羅·羅在該領域開展的研究項目已有近20個。到2020年,將會有全尺寸演示船航行在本港水域。所以,這一切不是是否會發生,而是何時發生。相信不久的未來,我們會看到無人駕駛船舶在市場中的廣泛應用。
記者:您認為無人駕駛船會給航運業乃至全球帶來哪些影響?
Oskar Levander先生:首先,從宏觀上講,無人駕駛船給航運所帶來的影響,正如智能手機給通訊業帶來的顛覆性改變,只要相關技術和法規挑戰得到克服,網絡安全得到保障,無人駕駛船也將給海事界帶來變革,未來將徹底改變船舶設計和運營的格局。
其次,目前全球很多客戶都對這一新技術表示出濃厚興趣。從角色劃分上看,遠程和自動駕駛船將重新定義海事行業,包括航運企業、船舶制造商、系統和設備提供商、以及來自其他相關自動化技術領域公司等成員的角色。除此之外,還有不少來自船旗國的意向,也有潛在供應商通過邀約提供推動無人船商業化的多種技術。尤其是對汽車行業的技術公司產生了深遠影響。
第三,從全球物流鏈上講,對世界范圍內的船舶進行持續實時的遠程監控同時,會將船舶更加緊密地整合到物流或供應鏈中,讓全球企業能著力發揮整個船隊的最大效率,實現節支增收。
記者:哪些新角色會參與其中?
Oskar Levander先生:以上所提及的影響會在很大程度上助力新興船舶業務的崛起,預計如在線貨運服務市場、更加高效的資產組合和租賃,以及新型聯盟等新業務,并且遠程和自動駕駛航運的數據收集將創造新的商業機會和市場,也會帶來新的競爭者,例如,Uber、 Spotify和Airbnb等其他行業的參與者一樣潛在地搶奪顯著的市場份額。因此,這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或引發未來世界貿易格局的新一輪洗牌。
記者:您提及無人駕駛船將會顛覆目前的船型,是否能夠預期一下未來在船型方面所帶來的改變?
Oskar Levander先生:是的,我相信無人駕駛船的問世會給船型帶來巨大變革。因為此前船舶的設計都要圍繞人的需求而設計。在船員達20人的大型船舶上會裝載很多系統設備,包括水、暖、下水和住宿設施等,這些設施是專供船員使用,這不僅占據空間,而且增加了船舶的運營成本。如果能將這些設施及船艙等去除,將對目前的船型設計帶來極大改變,同時能夠顯著增加貨運能力并簡化造船流程。
記者:您同時提及無人駕駛船的誕生會在船舶運營方面產生深遠影響,那么您認為除了格局上的改變,還有哪些利好?
Oskar Levander先生:當前,業內已經找到了無人駕駛船所帶來的直接效益和其它間接效益。
直接效益體現在船舶運營的三個層面:第一,能夠更有效地利用船舶空間;第二,能夠更有效地利用船員技能;第三,能夠更有效地利用燃料。以上這些效益對無人駕駛船取得長期競爭優勢至關重要。
記者:說到競爭優勢,對于技術的掌控一定是核心問題,那么,您認為未來如何能夠將無人駕駛船技術與船舶環境高度融合?
Oskar Levander先生:目前,AAWA團隊所探討的是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結合現有通訊互聯技術,應用到自動駕駛船舶之中。
團隊正基于以下三大技術進行重點探索。首先是對傳感器融合的探索,目前傳感技術發展已相當成熟,并被用于諸多自動駕駛交通工具的運行。眾所周知,在當代市場中,在自動駕駛汽車領域已有不少開發者對此技術進行不斷優化,并取得了相當的成果;其次是對控制算法的探索,安全航行和避免碰撞對遠程和自動駕駛船舶非常重要,這將決定船舶在接收到傳感信號后如何做出反應、采取何種行動;第三是對通訊和互聯的探索,自動船舶仍然需要來自岸上的指令,因而保證岸上操作人員和船舶的溝通也很重要。這種溝通是雙向、精確、具有延展性的,并且由多種系統支持,從而盡可能降低風險。
可以說,船舶是否能夠對自身健康安全做出及時診斷,識別和溝通周邊環境,并基于這些信息做出決策,是開發自動駕駛運營的重要判斷指標,因此以上技術的發展程度對開發一整套電子感應系統與無人駕駛船的電子大腦溝通,以幫助船舶安全航行、避免碰撞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記者:無人駕駛船重在智能二字,記得羅·羅提出了 “虛擬船長”概念,那么,虛擬船長是怎樣實現的?與現實中的船長有何區別?
Oskar Levander先生:我們提及的“虛擬船長”概念與真實船長不同,虛擬船長并非一個人或一臺機器。近日羅·羅發布了對陸基控制中心的愿景,可以說是遠程監測和控制無人駕駛船的未來圖景。在6分鐘的視頻短片中,模擬了未來一個7~14人的團隊是如何進行遠程操控全球航行船隊的。其中,團隊應用交互智能屏幕、聲音識別系統、全息影像、監視無人機等技術檢測船舶內部以及周邊情況。所以說,無人駕駛船舶并非完全脫離人類運行,而是需要遠程監控和操作。
這類科技同時將催生出全新的工作崗位、任務、工具和環境。未來岸上控制中心概念的關鍵是強調人類操作員的體驗,著眼于操作者視角,我們就能夠為岸上控制中心的專業人員推出有意義、充滿樂趣并頗具吸引力的新崗位。
記者:關于未來無人駕駛船的應用,實際上會面臨一系列的挑戰,首先在節能環保方面能夠帶來哪些效益?
Oskar Levander先生:根據我們對不同自動駕駛交通工具的觀察和研究,一般效率提高在10%至15%。無人駕駛船在環保方面效益最明顯的體現就是能夠將船艙和船員住宿等相關設施去除,從而節省建造和運營成本、減少船舶重量、降低用電負荷,并增加船舶空間和載貨能力。這些因素加上重量和空氣阻力的減少將會帶來12%至15%的燃料節約,相當于增加4萬載重噸。
記者:那么,無人駕駛船的問世面臨哪些安全思考?
Oskar Levander先生:的確,安全問題不容小覷。這里的安全包括網絡以及船舶本身安全。網絡安全對遙控與無人駕駛船舶的安全和成功運作至關重要,目前,AAWA團隊正在鑒別和修改其他諸多行業的現有最佳實踐,以將它們應用到船舶環境中;對于船舶自身安全來講,確保遠程和自動駕駛船至少與目前的船舶同樣安全是進一步發展無人駕駛船的安全基石。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困擾航運業的海盜問題有機會在無人駕駛船的未來應用上得以緩解。因為無人駕駛船舶無需實際船員在船上進行操作,所以船東無需擔心為被綁架的船員支付贖金;其次,被劫持的船舶自身可以被遙控減速或停止;加之,通過船型設計也可以讓海盜更加難以登陸船舶??梢哉f,海盜去劫持無人駕駛船的“性價比”很低。
記者:風險評估方面,無人駕駛船面臨著哪些挑戰呢?
Oskar Levander先生:雖然行業在船舶風險評估領域已積累了很多經驗。然而,新興技術的開發涉及對已知和未知的新風險,要求我們對風險擁有更強的把控能力。羅·羅領導的AAWA項目正在識別和探索這些風險,并開發解決方案。

oX陸基控制中心
同時,對于產品責任等其他責任規則會對船舶責任和保險的傳統規則產生多大程度的影響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另外,遠程和無人駕駛船可以降低人員操作錯誤,但與此同時也可能帶來新的風險。這些風險的防范措施需要進一步研究探討。

羅爾斯·羅伊斯無人駕駛船舶
記者:無規矩不成方圓,最后,請您談談無人駕駛船未來在法律法規方面還需要進行哪些方面的完善?
Oskar Levander先生:目前,我們認為,滿足法規要求,獲得行業法規批準,得到船東、運營商、船員以及大眾的支持是我們面臨的一大挑戰。并且遠程和無人駕駛船成為現實,需要修改現行的適用于傳統船舶的國際法規框架,而這需要時間的磨合和積累。在過渡期,或可以應用非正式解決方案,例如,可以推出類似于“無人船運營國際準則”這一類指南標準等,這樣能夠使得這一領域的先行者能夠在先行法規框架下繼續進行研發工作。目前最緊要的是,我們需要證實無人船性能表現的實際操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