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亞娟
通過集聚網絡人氣創業創新的“網紅經濟”,如何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實現商業變現,
是時下最值得探討的話題。
真真假假假亦真!先是傳聞,緊接著投資方否認,最后官媒定論:火爆的《Papi醬》系列視頻因為“女主”時常爆粗口,被勒令整改。廣電總局要求該節目進行下線整改,去除粗口低俗內容,符合網絡視聽行業的節目審核通則要求后,才能重新上線。
且不議廣電總局近期對網絡節目的“批量”整治,也不拘泥于男權女權的友誼翻不翻船,這個“集美貌與才華于一身的女子”已積累800多萬粉絲,微信公眾號粉絲更達千萬級別,此前業界預測獲得羅輯思維等融資后的Papi醬估值已超3億。暫且不去爭論一個嘰嘰歪歪的視頻節目是否真的值3億,由其折射的“網紅經濟”成為當下資本青睞的新商業模式,已是不爭的事實。
“Papi醬們”也不容易
在網絡時代,很多人紅了,早期有芙蓉姐姐的“S”標簽,奶茶妹妹成為總裁夫人的故事,現如今又有Papi醬“廣告招標”的新聞,這些在社交網站頻頻刷屏的名字,總讓人有這樣的錯覺:在網絡上走紅并不是很難,關鍵你有沒有這樣的運氣。甚至有機構發出“自媒體時代,人人皆網紅”的論斷。
不要別人獲取了紅利,你就看著眼紅,不顧一切去跟風。我們更需繞到背后看看,那些制造出熱鬧景象的真相。
以依靠小視頻幾月內俘獲千萬粉絲的Papi醬為例,有人認為她的成功“就是網上吐個槽而已”,但很多人不知道她的“堅持”頗為勵志:Papi醬是中央戲劇學院在讀研究生,2013年就開始嘗試服飾搭配吸引眼球的路子,后來與大學同學組隊“玩”搞笑,以長圖形式發過段子,直到找到惡搞視頻這個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才走紅。
Papi醬合伙人楊銘的另一個身份是AngelaBaby的經紀人,且跟徐小平交情甚密,還有個職業編輯、超級段子手的老爸……盡管她本人否認有背后推手,但也看出網紅成功是必然后的偶然,“必然”是指你有料、有準備、有勤奮、有資源,“偶然”是在必然的基礎上,你找到了突破口,碰巧走到了風口。
不只有Papi醬,不少時尚搞笑類網紅、游戲電競類網紅、淘寶平臺網紅早已擁有眾多擁躉,并具有極強“吸金”能力。廣告模特張大奕在淘寶開店后,微博粉絲數高達400多萬,店鋪的年銷售額在千萬元以上;一些電競主播依靠平臺簽約費、電商分成、流量廣告合作等方式也賺得盆滿缽滿。
而那些依靠顏值吸引賣家的淘寶店主,甚至把“網紅”當作職業來經營。出門前精心化妝、穿搭、自拍、修圖、發朋友圈,這些都是網紅最基本的日常。在圈內也曾流傳兩個網紅因一人發合影時沒給對方修圖而鬧翻的事情,因其擔心合影被粉絲看到“見光死”,被公關看到影響人氣。可見網紅的每張照片都有其不可告人的秘密,暗含吸粉買單的目的。
艾媒咨詢CEO張毅對此評價稱,此前,以芙蓉姐姐、犀利哥、鳳姐等為代表的那一代網紅,堪稱“網紅1.0”,他們僅是以丑為美,以出位搏眼球,并未被挖掘出更多商業價值;而現今,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紅已進入由時尚達人、段子手、主播等構成的“網紅2.0”時代,將商業形式從“線下”搬到“線上”。除了顏值高、言辭烈,他們有獨特的風格定位,通過美拍硬照、直播、短視頻獲取粉絲,通過粉絲買單、商家投放廣告獲得收益,形成“網紅經濟”概念。
但毫無疑問的是,網紅經濟目前仍處于眼球經濟階段,一些網紅為了增加粉絲數量和黏性,常常利用不雅、低俗的話語和行為來搏出位。
網紅是如何變現的?
網紅們借助移動互聯網之勢而相繼出現的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通過鏈式傳播的方式,有效發動粉絲的個體力量,聚集起一群有共同興趣愛好的粉絲群體。并通過高頻次的深度互動,與他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信賴,并最終引導他們完成消費,賺取利潤。通過集聚網絡人氣創業創新的“網紅經濟”,如何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實現商業變現,是時下最值得探討的話題。
1、“特定人格+工匠精神”打造最有溫度的產品
傳統制造業的轉變最能說明互聯網帶來的沖擊。各巨頭紛紛走到鎂光燈下,人格化已成為各自品牌價值的重要部分。李東生減肥成功,為TCL代言;方洪波換了一副很潮的眼鏡,為美的代言;前不久聯想在深圳發布ThinkPad X1,一向靦腆的楊元慶也開始為自家產品代言,格力的董明珠這幾年更是話題榜上的常客。
近期,“董小姐”走得更遠,居然開通了自己的自媒體。也許比省錢更重要的是,格力或將創造出一個新的品牌傳播模式:即便是最冰冷、最格式化的家電品牌,也可以進行人格化的背書。董明珠是一個另類意義上的網紅,而制造者本身也應成為口碑傳播的主角,一切的商品都將同時呈現“特定人格”和“工匠精神”兩個特征。
2、為移動電商平臺導流
網紅經濟是粉絲經濟的一種。網紅也從單一的美女延伸到各個細分領域,如游戲、健身、旅游、美食等。這種從單領域到多領域及細分市場的行為,表明了網紅本質是一種品牌,是針對滿足個性化需求的另類品牌的表現形式。目前很多網紅走公司化經營,并向后端的整個供應鏈體系滲透。
網紅的作用之一是為移動電商平臺導流,目前已演變成內容運營。網紅通過自身對粉絲的影響力逐漸把外圍的、站外的流量變現,除了開拓淘寶站內的粉絲經濟之外,還發動粉絲大量地從站外拉很多流量進入淘寶。以前的網紅可能更多地分享爆款,而現在的網紅更多的是自己開店,經營自己的品牌,開始管供應鏈。網紅比以前表現得更加專業化,開始走向企業家形式。
3、“供應鏈+代運營+經紀人”編織網紅產業鏈
目前網紅產業鏈中,主要依靠個人才能的視頻創作者、自媒體網紅可擁有更多的自主經營意識和議價權,其余主打顏值為主的電商類、直播類網紅,他們本人的最大資源是顏值,涉及商業運作的部分,背后都需要成規模、成體系的經紀公司支撐。以杭州服裝行業網紅孵化器如涵電商為例,他們的模式包括“供應鏈+代運營+經紀人”三重功能。供應鏈端自身組建服裝代工廠,對接網紅品牌;代運營端在店鋪經營、ERP管理、產品上新等方面對紅人店鋪提供支持;經紀人端則直接做好網紅營銷、網紅孵化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