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強
【摘要】 目的 探討肝膽手術后膽漏的臨床治療方法。方法 48例肝膽手術后膽漏的患者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成保守組和手術組, 每組24例。保守組采用非手術治療的方法進行治療, 手術組采取手術方法進行治療。觀察患者的治療情況并進行對比。結果 保守組治愈16例, 治愈率為66.67%, 未出現死亡的現象;手術組治愈23例, 治愈率為95.83%, 但是在治療中1例患者由于膽漏感染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導致死亡, 兩組治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肝膽手術后膽漏應該采取適當的治療方法, 其中手術的方法治愈率雖然高于保守治療, 但是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 需要謹慎選擇。
【關鍵詞】 肝膽手術;膽漏;臨床;原因;研究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1.034
近年來, 肝膽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 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對其生命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而在肝膽疾病的治療方法中, 手術治療占有較大的比例。根據臨床觀察發現, 由于各種原因, 肝膽手術后膽漏也有一定的發生率。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 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發生術后膽漏, 需要及時有效的進行治療。本次研究對術后膽漏的治療方式進行研究, 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05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48例肝膽手術后膽漏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的患者均發生于肝膽手術后, 其中男32 例, 女16例, 年齡37~76歲, 平均年齡56.32歲。將所有患者隨機分成保守組和手術組, 每組24例。保守組中男16例, 女8例;年齡37~67歲, 平均年齡55.56歲。手術組中男16例, 女8例;年齡38~76歲, 平均年齡57.08歲。在患者當中, 肝創面膽管漏20例, 膽總管切口漏7例, 膽總管空腸吻合口漏8例, 膽囊管殘端漏6例, 拔管后瘺管膽漏7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保守組根據患者膽漏的原因、位置、大小以及具體的病情選擇對應的治療措施, 包括腹腔通暢引流和腹腔引流聯合生長抑素序貫治療。手術組采取手術方法進行治療, 括肝創面清創縫合、膽囊管殘端縫扎、腹腔沖洗引流、膽總管切除狹窄成形、T型管引流等。
1. 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的治愈率及死亡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保守組治愈16例, 治愈率為66.67%, 未出現死亡的現象;手術組治愈23例, 治愈率為95.83%, 但是在治療中1例患者由于膽漏感染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導致死亡, 兩組治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3. 1 肝膽術后膽漏的原因 肝膽手術之后出現膽漏的原因較多, 包括:①手術醫生如果在手術的過程中操作不當導致患者出現膽漏的現象;②深度肝實質裂傷很容易累及深部膽管形成膽漏;③T膽道管引流術后竇道形成缺陷引起。如果患者的體質較差, 而且合并低蛋白血癥、貧血、肝硬化、糖尿病、高齡等其中的一種或多種都會影響管竇道的形成[1];④創面縫合不嚴。手術中需大塊進行縫合時, 手術人員往往會膽囊床縫合不嚴, 這就會導致膽囊管殘端縫扎不緊, 這種情況是可引起膽漏的。
3. 2 治療方法 ①非手術治療:經過長期的臨床研究發現, 非手術療法治療膽漏效果較好, 具有微創或無創的優點, 是很多膽漏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但是, 此方法并不適用于所有的膽漏患者, 而且治療起來時間較長, 見效比較慢, 雖然很少出現并發癥, 但是也是給很多患者帶來不便與痛苦。②手術治療: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 越來越多的患者選擇采取手術治療的方式進行治療膽漏, 手術治療的優點就是對于一些膽漏病情嚴重或經非手術治療病情沒有效果的患者, 可以進行比較及時的治療, 從而避免病情惡化的危險。缺點是膽漏容易造成其他并發癥, 導致患者死亡。
研究發現膽漏是肝膽手術術后常見并發癥之一, 主要原因是術中失誤造成膽道損傷、手術并發癥以及病理因素等[2]。發生膽漏時, 患者主要表現為膽汁性腹膜炎。如果患者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 就有較大幾率引發感染性休克, 致使患者部分器官功能衰竭, 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3]。
發生膽漏后主要的治療方式可以分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本次研究主要是對兩種治療方式進行比較研究, 保守組治愈16例, 治愈率為66.67%, 未出現死亡的現象;手術組治愈23例, 治愈率為95.83%, 但是在治療中1例患者由于膽漏感染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導致死亡, 兩組治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肝膽手術后膽漏應該采取適當的治療方法, 其中手術的方法治愈率雖然高于保守治療, 但是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 需要謹慎選擇。
參考文獻
[1] 劉昌闊, 吳志鵬, 孫禮俠.拔T管后膽漏、腹膜炎的原因分析及處理對策.蚌埠醫學院學報, 2006, 31(5):562.
[2] 黃秋林, 龔連生, 李浩.腹腔鏡探查術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膽漏診治中的應用.中國內鏡雜志, 2005, 11(4):358-360.
[3] 周榮軍.肝膽手術后膽漏的臨床治療分析.當代醫學, 2013, 19(29):92-93.
[收稿日期:2015-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