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利娟
【摘要】 目的 探討宮腔鏡電切手術用于子宮內膜息肉導致異常子宮出血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 96例子宮內膜息肉導致的異常子宮出血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8例, 觀察組采取宮腔鏡電切手術治療, 對照組使用傳統刮宮術,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4.17%, 治療總有效率為97.92%;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6.67%, 治療總有效率為79.17%, 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宮腔鏡電切手術用于子宮內膜息肉導致異常子宮出血治療的臨床療效顯著, 安全性高, 值得推廣應用于臨床。
【關鍵詞】 宮腔鏡電切手術;子宮內膜息肉;異常子宮出血
子宮內膜息肉是因子宮內膜增生過度所致, 是導致異常子宮出血最常見因素, 可引發不孕癥以及骨盆痛等并發癥[1]。子宮內膜息肉可發生于任意年齡段, 給女性健康帶來嚴重威脅。電切手術為子宮內膜息肉引發的異常子宮出血的常規療法, 但其治療效果以及安全性仍存在爭議[2, 3]。本研究為確定宮腔鏡電切手術用于子宮內膜息肉導致異常子宮出血治療的臨床療效, 對96例子宮內膜息肉導致異常子宮出血患者進行隨機對照、前瞻性研究, 現將探析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9月診治的96例子宮內膜息肉導致異常子宮出血患者, 均已經B超檢查明確診斷為子宮異常出血, 并在參與本研究前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將96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8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9~54歲, 平均年齡(41.29±4.25)歲;息肉情況:單發性息肉28例, 多發性息肉2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30~54歲, 平均年齡(42.93±3.37)歲;息肉情況:單發性息肉27例, 多發性息肉21例。兩組患者年齡和息肉情況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觀察組采取宮腔鏡電切手術治療, 其具體手術措施包括:術前實施宮頸插管, 在患者陰道內置入180 ?g米索前列醇, 待宮口軟化、舒張滿意后, 囑咐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常規消毒、麻醉后, 通過宮頸擴張器在患者宮腔內注入膨宮液, 將宮內壓力調節至100 mm Hg(1 mm Hg=0.133 kPa), 切割功率調整為80~100 W, 將宮腔電切鏡置于息肉位置, 在超聲檢測后將其息肉根部全部切除, 同時處理息肉四周增生組織, 電凝止血后清除其子宮中的切除組織。
對照組采取傳統刮宮術, 即常規消毒后, 使用刮匙徹底清除子宮息肉, 而對于多發性息肉患者, 則先通過吸宮治療后再進行刮宮。
1. 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和并發癥發生情況。
1. 4 療效判定標準[4] ①痊愈:經宮腔鏡檢測, 子宮內無殘留息肉, 且無炎性反應以及出血狀況等, 患者月經恢復正常;②顯效:經宮腔鏡檢測, 子宮內無殘留息肉, 炎性反應明顯緩解, 出血已獲得有效控制, 月經恢復正常;③無效:患者術后通過宮腔鏡檢測發現仍有息肉殘留, 炎性反應和出血情況與治療前相比無明顯變化, 甚至加重。治療總有效率=(痊愈+顯效)/總例數×100%。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4.17%, 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6.67%, 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痊愈34例, 顯效13例, 無效1例, 其治療總有效率為97.92%;對照組痊愈16例, 顯效22例, 無效10例, 其治療總有效率為79.17%, 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子宮內膜息肉是向宮頸管、子宮腔突出的一種良性結節, 形態多樣, 可見細小血管紋[3]。子宮內膜息肉主要臨床癥狀是經期延長、月經過多, 同時也可能沒有任何的臨床癥狀, 而息肉表面出現破損或潰瘍時, 會發生不規則流血癥狀, 通常是持續性或者間歇性少量出血, 若息肉血管豐富, 則患者子宮出血量則會增大, 甚至導致患者不孕, 預后不佳[5, 6]。傳統臨床上主要采取刮宮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引發的異常子宮出血, 但其并發癥較多, 且療效欠佳, 容易復發, 無法滿足患者治療需求[7]。
伴隨宮腔鏡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術者可借助宮腔鏡觀察患者整個宮腔, 并直視子宮息肉病灶, 從而準確定位, 其在子宮息肉病理活檢和手術切除治療方面有重要價值。而宮腔鏡電切手術也逐漸成為子宮內膜息肉導致異常子宮出血的重要療法, 相較于傳統刮宮術, 該手術具有出血少、并發癥少、術后恢復快等優勢, 且能為患者保留臟器功能, 符合現代醫學理念[8, 9]。根據本組研究可知, 與采取傳統刮宮術的對照組相比, 進行宮腔鏡電切術治療的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較高, 且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印證了宮腔鏡電切術微創、高效的治療優勢。
綜上所述, 子宮內膜息肉導致異常子宮出血患者采取宮腔鏡電切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肯定, 其在優化患者治療效果、降低其并發癥發生率方面有積極作用, 可作為子宮內膜息肉導致異常子宮出血患者的首選術式。
參考文獻
[1] 張劍.宮腔鏡電切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致異常出血效果及安全性分析.中國衛生產業, 2013, 11(25):160-162.
[2] 吳彩霞.宮腔鏡電切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樣變及異常子宮出血 118 例臨床分析.現代醫藥衛生, 2010, 26(11):1702-1703.
[3] 李靜, 馬小娟, 史寧芳.宮腔鏡電切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導致異常子宮出血的安全性及療效分析.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2, 23(8):1114-1115.
[4] 李姝元.宮腔鏡電切手術用于子宮內膜息肉導致的異常子宮出血治療的臨床療效分析. 中國醫藥指南, 2013, 11(15):520-521.
[5] 吳麗芳.婦科腹腔鏡手術中轉開腹的臨床分析.中國內鏡雜志, 2013, 19(1):66-69.
[6] 呂玉璇.婦科腹腔鏡手術并發癥近 10 年情況前后比較分析.中國婦幼保健, 2014, 29(4):520-522.
[7] 王煥. 膀胱鏡檢術在婦科腹腔鏡手術輸尿管損傷預防及早期診斷中的作用.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志, 2013, 7(5):48-50.
[8] 張玲, 唐暉, 李偉, 等.婦科腹腔鏡手術并發癥4例臨床分析與處理策略.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3, 22(5):485-487.
[9] 張峰, 張靜, 劉繼榮, 等. 45例婦科腹腔鏡手術嚴重并發癥分析. 浙江創傷外科雜志, 2012, 17(4):534-536.
[收稿日期:2015-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