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英 張魯平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成分輸血對于慢性貧血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80例進行慢性貧血治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對其臨床資料進行收集整理, 結合以往的相關文獻, 總結該類疾病的治療經驗。結果 80例患者中顯效36例(45.0%), 有效40例(50.0%), 無效4例(5.0%), 治療總有效率為95.0%。在治療過程中, 有2例患者出現蕁麻疹反應, 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2.5%。經過治療后患者的血紅蛋白(Hb)、紅細胞壓積(HCT)均有所升高(P<0.05)。結論 對于慢性貧血患者治療, 可以大力采用成分輸血治療方式對其進行治療, 不但能夠提升治療效率, 同時也可以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關鍵詞】 慢性貧血;成分輸血;臨床效果
成分輸血是將血液進行分離, 使之呈現出各層分離狀態, 然后按照患者的具體需求對其進行相應的輸血治療。在當今世界, 成分輸血水平高低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醫療技術水平, 成分輸血可以根據患者的不同血型來進行相應的配型治療, 優點有兩點:①可以大大提升治療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②能夠節約有限的血液資源[1]。本文便是針對成分輸血治療慢性貧血的臨床效果進行縝密的分析, 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院進行慢性貧血治療的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統一采取成分輸血治療, 其中男46例, 女34例, 年齡21~60歲, 平均年齡(37.2±7.6)歲, 病程2.5~8.5個月, 平均病程(5.2±1.6)個月。其中30例患者為細菌感染, 40例患者為炎癥感染, 10例患者為惡性腫瘤。
1. 2 方法 對所有患者均采用懸浮去白紅細胞靜脈注射方法進行治療。治療前后對兩組患者的血紅蛋白、紅細胞以及紅細胞壓積的情況詳細記錄和觀察, 與此同時, 要密切注視治療過程中患者是否會出現不良反應。
1. 3 療效判定標準[2] 顯效:患者的臨床病癥都消失, 紅細胞數量、血紅蛋白數量以及血紅蛋白均屬于正常范圍內;有效:患者的臨床病癥基本消失, 血紅蛋白>85 g/L;無效:患者在治療后仍存在貧血病癥, 并且血液檢查發現部分仍未達到緩解范圍內。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 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 顯效36例(45.0%), 有效40例(50.0%), 無效4例(5.0%), 治療總有效率為95.0%。在治療過程中, 有2例患者出現蕁麻疹,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5%。
2. 2 患者的Hb、HCT情況 治療前, 患者的Hb為(89.2±2.9)g/L,
HCT為(0.33±0.05), 治療后, 患者的Hb為(112.5±2.3)g/L, HCT為(0.41±0.03), 經過治療后患者的Hb、HCT均有所升高, 與治療前相比,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目前貧血癥是比較常見的病癥, 而慢性貧血則會導致患者出現頭暈眼花、渾身乏力、臉色蒼白, 嚴重的還會導致呼吸困難。對于慢性貧血癥的診斷是依靠患者體內的血紅蛋白以及紅細胞數量、壓積等指標來制定的。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 對于貧血癥的治療手段也日漸豐富起來, 不但可以采用傳統的藥物治療, 還可以依靠輸血進行病癥治療, 且具有藥效高和安全性能高的特點[3]。現在臨床實驗中, 患者和醫生都比較傾向于輸血治療。
成分輸血即指的是根據血液各種成分的比重, 將血液進行高速旋轉, 從而得到不同層分的血液成分, 再進行分離以及提取, 最后根據患者的需要進行針對性輸血治療。這種治療方式可節約血液資源, 最大程度地實現一血多用的目的, 與此同時安全性能高, 不會產生不良反應加重病情;成分輸血不會給患者造成心理壓力, 可以促進其緩解病情。有相關的資料顯示, 當輸入260 ml的懸浮去白紅細胞血液成分, 患者體內的HCT便會提高;若是輸入400 ml懸浮去白紅細胞的成分血液, 患者體內的Hb含量將會大幅度上升, 綜合上述資料可以得知成分輸血方式可以大大緩解患者的病情[4]。
醫學研究表明, 懸浮去白紅細胞不足全血體積的1/2, 體積減少可以促進患者的血液循環, 加快患者恢復[5]。而這個優點對于兒童以及老年人是非常有治療優勢的, 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不良反應。懸浮去白紅細胞中的血漿在經過分離之后其血漿含量微乎其微, 因而使得紅細胞的抗原和血漿中的不良反應率大大降低。本研究中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5%, 因此可以很明顯地認識到運用成分輸血治療慢性貧血可以降低患者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 對慢性貧血治療時應該大力提倡采取懸浮去白紅細胞治療, 能夠降低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節約血液資源、降低患者的經濟負擔,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許國華. 成分輸血對治療慢性貧血患者的臨床分析.現代實用醫學, 2014, 26(12):1549-1551.
[2] 謝仁偉. 成分輸血治療慢性貧血的臨床效果分析.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5, 16(16):172-173.
[3] 李鐵華. 去白細胞成分輸血在老年腫瘤患者輸血治療中的應用價值.中國當代醫藥, 2015, 22(25):25-27.
[4] 孫艷華, 胡曉艷. 成分輸血對治療慢性貧血的臨床效果分析.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0, 19(30):3262-3263.
[5] 王明慧, 楊濤, 方春燕, 等. 不同輸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現代醫學, 2014(8):880-883.
[收稿日期:2016-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