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花

【摘要】 目的 分析奎硫平不同劑量治療精神分裂癥急性期的臨床效果。方法 44例精神分裂癥急性期患者, 隨機分為A組與B組, 各22例。均給予奎硫平治療, A組患者首次劑量為100 mg/d, 隨后每天增加100 g, 7 d內劑量達到600 mg/d;B組首次劑量為200 mg/d, 隨后每天增加200 mg, 4 d內劑量達到600 mg/d,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治療情況。結果 A組患者總有效率為72.73%,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6.36%, B組總有效率為68.18%,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9.09%, 兩組總有效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A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神經分裂癥急性期給予患者奎硫平100 mg/d快速加量治療的效果顯著, 建議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 奎硫平;精神分裂癥;不同劑量;急性期
精神分裂癥屬于臨床常見的一種復雜綜合征, 急性期易興奮, 可見嚴重精神病癥狀, 常做出破壞、攻擊行為, 對自身及他人的人身安全構成威脅, 因此給予患者及時有效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1]。為了研究奎硫平不同劑量治療精神分裂癥急性期的臨床效果, 本院對收治的44例精神分裂癥急性期患者進行研究, 將其分為兩組, 分別給予不同劑量奎硫平治療, 現作出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收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44例精神分裂癥急性期患者, 隨機分為A組與B組, 各22例。A組男12例, 女10例, 年齡最大59歲, 最小18歲, 平均年齡(38.65±6.78)歲, 病程2個月~20年, 平均病程(9.85±3.38)年;首次發病16例, 復發6例。B組男11例, 女11例, 年齡最大60歲, 最小年齡18歲, 平均年齡(38.78±7.07)歲, 病程2個月~19年, 平均病程(10.25±2.92)年;首次發病17例, 復發5例。本次所有入選病例均無肝腎功能障礙者、哺乳期婦女及妊娠期婦女。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奎硫平治療, A組患者首次劑量100 mg/d, 隨后每天增加100 g, 7 d內劑量達到600 mg/d;B組首次劑量為200 mg/d, 隨后每天增加200 mg, 4 d內劑量達到600 mg/d。兩組患者在用藥2周后, 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PANSS)總分<30分時, 可依患者病情每天適當增加劑量, 但最大劑量≤800 mg/d;若患者不能耐受600 mg/d的劑量可將其降至400 mg/d。若部分患者在用藥第1周有過度興奮癥狀時可合并氯硝西泮治療。
1. 3 療效判斷標準 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1個月后進行效果評價, 治療期間詳細記錄其不良反應發生率。根據PANSS評分[2]對患者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評價。PANSS評分減分率>80%為痊愈;減分率在50%~79%為顯著進步;減分率30%~49%為好轉;減分率<30%為無效。總有效率=(痊愈+顯著進步)/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A組、B組總有效率分別為72.73%、68.18%,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A組出現頭暈3例, 嘔吐3例, 嗜睡2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6.36%(8/22);B組出現頭暈5例, 嘔吐4例, 嗜睡4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9.09%(13/22),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精神分裂癥屬于常見精神科疾病, 發病機制不明確, 臨床癥狀也存在較大差異性。患者可見不同程度的行為障礙、感知障礙、精神障礙、認知障礙等癥狀, 精神活動方面也不協調, 急性發作期間患者可因幻想或妄想支配做出一些敵對或攻擊行為, 傷害自己或其他人[3, 4]。奎硫平是現階段臨床常用的一種抗精神分裂癥藥物, 主要是通過阻斷多巴胺D2受體來發揮藥物作用, 且具有良好的選擇性, 可有效改善患者陽性癥狀[5]。并且奎硫平對5-HT2A受體也有良好阻斷作用, 能夠促進DA釋放, 緩解患者認知損害癥狀及陰性癥狀。
臨床研究表明[6], 在精神分類癥治療中奎硫平初始劑量應從低劑量開始, 隨后逐漸向大劑量增加至目標劑量, 但對于精神分裂癥急性期患者需給予快速控制, 但奎硫平易導致患者出現嗜睡、頭暈及嘔吐等不良反應, 所以還是應充分考慮患者的耐受能力。在本次研究中, A組患者總有效率為72.73%, 與對照組的68.18%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A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6.36%, 顯著低于對照組的59.09%(P<0.05)。
綜上所述, 奎硫平初始劑量為100 mg/d, 隨后每天增加100 mg, 在7 d內將奎硫平增加至600 mg/d的用法安全性最高, 且不影響療效, 在臨床上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梁英, 蘇允愛, 黃繼忠, 等.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療精神分裂癥急性期興奮激越的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013, 27(4):262-267.
[2] 袁剛, 曾昱, 余雪芹.奎硫平與利培酮治療73例首發精神分裂癥的對照研究.重慶醫學, 2014, 43(4):411-413.
[3] 高威.喹硫平兩種劑量快速加量治療精神分裂癥急性期患者的臨床對照研究.實用藥物與臨床, 2014, 17(12):1632.
[4] 董紅霞, 梅紅彬.奎硫平與奧氮平治療老年期精神分裂癥比較. 醫藥導報, 2012, 31(2):184-185.
[5] 程艷霞, 鄒敏, 饒凡. 奎硫平所致不良反應文獻分析.中國醫院藥學雜志, 2012, 32(3):222-224.
[6] 蔣燕升.奎硫平2種劑量快速加量治療精神分裂癥急性期患者的對照分析.中國傷殘醫學, 2014, 22(1):154-155.
[收稿日期:201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