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宇

【摘要】 目的 探討甲巰咪唑聯合左甲狀腺素治療兒童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亢)的臨床療效。方法 85例兒童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兒 , 根據治療藥物的不同分為單用組(甲巰咪唑, 35例)和聯合組(甲巰咪唑聯合左甲狀腺素, 50例), 并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游離四碘甲狀腺原氨酸(FT4)、血清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和促甲狀腺激素(TSH)的變化情況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兒FT4、FT3和血清TSH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聯合組患兒FT4、FT3和血清TSH明顯優于單用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組患兒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率高于單用組, 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左甲狀腺素聯合甲巰咪唑在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方面臨床效果明顯, 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巰咪唑;左甲狀腺素;臨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1.116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是臨床內分泌科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 主要是因為甲狀腺激素大量分泌所導致的一種臨床綜合征[1]。近幾年來, 據調查分析我國兒童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疾病已經嚴重威脅著兒童的健康成長, 因此需要臨床上予以積極有效的治療。本院對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兒采用甲巰咪唑聯合左甲狀腺進行治療, 發現其臨床效果明顯, 現將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0月~2014年10月在本院就診的85例兒童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兒進行研究, 所有患兒臨床癥狀表現包括怕熱多汗、食欲亢進、手抖、易怒、多食消瘦、突眼以及性格突變等, 根據臨床表現診斷為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按照選取治療藥物的不同將患兒分為單用組(35例)和聯合組(50例)。其中單用組中男20例, 女15例, 年齡最小4歲, 最大10歲, 平均年齡(5.7±1.4)歲, 病程1~9個月, 平均病程(5.7±1.6)個月, 甲狀腺腫大情況包括重度8例、中度10例、輕度17例;聯合組中男30例, 女20例, 年齡最小3歲, 最大12歲, 平均年齡(6.3±1.9)歲, 病程1~12個月, 平均病程(5.9±2.0)個月, 甲狀腺腫大情況包括重度15例、中度19例、輕度16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單用組患兒予以甲巰咪唑(北京燕京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0440)治療, 3次/d, 0.4 mg/次, 共治療14 d。聯合組患兒在單用甲巰咪唑基礎上予以左甲狀腺素(海南海靈制藥廠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60091)治療, 12.5 μg/d, 共治療14 d。在治療期間, 若患兒有肝功能異常則予以聯苯雙酯片護肝處理;若白細胞數低于正常值, 則予以維生素B4和利血生處理等。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前后FT4、FT3及TSH的水平變化情況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治療前后FT4、FT3和血清TSH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FT4、FT3及血清TSH的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FT4、FT3及血清TSH的水平明顯優于治療前, 且聯合組明顯優于單用組(P<0.05)。見表1。
2. 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單用組患兒皮疹1例、白細胞減少癥1例、藥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1例、肝功能異常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1.4%; 聯合組患兒皮疹2例、白細胞減少癥2例、藥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1例、肝功能異常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4.0%,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2083, P=0.7281>0.05)
3 討論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一般是由眾多因素導致的甲狀腺反饋機制障礙, 造成血液中的甲狀腺激素濃度異常增加而發生的一類以全身代謝顯著增強為其臨床特征的內分泌系統疾病[2]。甲亢的主要臨床癥狀表現包括情緒激動、怕熱多汗、多食消瘦、特殊眼征、心率過速以及甲狀腺腫大等。據臨床統計分析, 甲狀腺功能亢進的兒童患兒發病率在5%左右, 其中以青春期的患兒最多見。由于兒童甲亢發病較為隱匿, 又加上兒童的自治力和主觀能動性較低, 所以早期的性格變化和情緒異常等臨床癥狀較易被忽略, 使得病情受到延誤, 從而對患兒后期的生長和發育造成嚴重影響。目前臨床上治療兒童甲亢首選方法為藥物治療, 其中甲巰咪唑為常用治療藥物。研究報道, 甲巰咪唑對甲狀腺過氧化物酶產生抑制作用, 進而阻斷甲狀腺素的生產。 但是在臨床實踐中, 甲狀腺素會被極大地抑制, 較易引起TSH反饋性增多, 造成甲狀腺組織增生, 因此單純使用甲巰咪唑難以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3]。左甲狀腺素可對垂體-甲狀腺功能軸起到調節作用, 使TSH的合成受到抑制, 進而控制甲狀腺組織的腫大。臨床研究發現, 左甲狀腺素與甲巰咪唑聯合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時具有明顯的協同作用[4]。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前兩組患兒FT4、FT3和血清TSH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聯合組患兒FT4、FT3和血清TSH明顯優于單用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組患兒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率高于單用組, 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左甲狀腺素聯合甲巰咪唑在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方面臨床效果明顯, 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羅淑穎. 兒童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治療分析.基層醫學論壇, 2012, 16(22):2905-2906.
[2] 林奉森, 傅錚, 戴標. 左甲狀腺素聯合甲巰咪唑對彌漫性甲狀腺腫伴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療效分析.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5, 26(18):165-166.
[3] 黃毅. 放射性碘(131Ⅰ)聯合小劑量甲巰咪唑治療甲亢性心臟病臨床分析. 哈爾濱醫藥, 2013, 33(1):5.
[4] 杜牧. 甲巰咪唑聯合左甲狀腺素治療兒童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臨床效果觀察. 中國社區醫師, 2015, 31(33):132-133.
[收稿日期:2015-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