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要】 目的 探討和分析激素替代療法對絕經后女性內分泌及脂代謝情況的影響。方法 150例絕經后女性,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75例。對照組不給予治療, 觀察組給予激素替代療法治療。觀察兩組代謝水平以及性激素水平。結果 觀察組在治療后血清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以及三酰甘油(TG)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TG、TC以及LDL-C顯著高于治療前, HDL-C低于治療前,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半年治療后, 觀察組血清雌二醇(E2)、尿促卵泡素(FSH)和黃體生成素(LH)與治療前相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但對照組LH、FSH顯著高于治療前, E2低于治療前,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激素替代療法對絕經后女性內分泌具有改善作用, 且能夠顯著改善患者脂代謝情況。
【關鍵詞】 激素替代療法;絕經后女性;內分泌;脂代謝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1.129
婦女絕經是指卵巢功能衰退, 月經停止[1]。婦女絕經前后出現性激素波動或減少所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為主, 且伴有神經心理癥狀的一組癥候群稱為圍絕經期綜合征或更年期綜合征[2]。臨床癥狀主要為煩躁、易激動、內心不安、抑郁, 還伴有陣發性臉潮紅、潮熱等。當患者體內缺失特定的激素時, 通常采用激素替代療法治療[3-5]。本研究選擇150例進行健康體檢的絕經后女性作為研究對象, 旨在探討和分析激素替代療法對絕經后女性內分泌及脂代謝情況的影響, 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進行健康體檢的絕經后女性150例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女性均表現有絕經癥狀,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75例。觀察組年齡47~54歲, 平均年齡(51.3±2.5)歲;對照組年齡45~55歲, 平均年齡(50.9±2.4)歲。均排除乳腺疾病史等患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不給予藥物治療, 但對其進行觀察。觀察組則給予激素替代療法治療。具體方法如下:口服戊酸雌二醇片(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20299) 1 mg/d, 連續服用11 d, 后聯合地屈孕酮[Abbott Biologicals B.V.(荷蘭), 注冊證號H20130110]治療10 d, 地屈孕酮10 mg/d, 服用21 d后停藥7 d再進行下次治療。在治療期間觀察是否發生乳房腫脹、水腫、胃腸道反應等不良反應。對兩組隨訪半年, 記錄半年內兩組脂代謝水平及性激素水平。
1. 3 療效觀察 觀察兩組脂代謝水平(TC、HDL-C、LDL-C、TG)及性激素水平(E2、FSH、LH)。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不同時期脂代謝水平比較 治療前, 對照組TG(0.8± 0.4)mmol/L, TC(4.2±0.7)mmol/L, LDL-C(1.9±0.8)mmol/L, HDL-C(1.8±0.6)mmol/L, 治療后, 對照組TG(1.2±0.5)mmol/L,
TC(4.6±0.9)mmol/L, LDL-C(2.5±0.7)mmol/L, HDL-C(2.0± 0.3)mmol/L;治療前觀察組TG(0.8±0.3)mmol/L, TC(4.2± 0.5)mmol/L, LDL-C(4.2±0.5)mmol/L, HDL-C(1.8±0.4)mmol/L,
治療后, 觀察組TG(0.8±0.3)mmol/L, TC(4.2±0.6)mmol/L, LDL-C (2.0±0.3)mmol/L, HDL-C(1.8±0.2)mmol/L。觀察組治療后TG、TC、HDL-C以及LDL-C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TG、TC以及LDL-C顯著高于治療前, 但HDL-C低于治療前,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不同時期性激素水平比較 對照組治療前LH、FSH、E2分別為(35.2±2.5)、(46.6±1.6)、(13.6±2.5)mU/ml, 治療后分別為(38.5±3.8)、(53.2±1.2)、(9.7±3.1)mU/ml;觀察組治療前LH、FSH、E2分別為(34.9±1.7)、(46.9±2.7)、(14.3±3.2)mU/ml, 治療后分別為(34.6±2.1)、(46.8±1.9)、(15.2±3.8)mU/ml。觀察組LH、FSH、E2與治療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但對照組LH、FSH顯著高于治療前, E2低于治療前,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小結
許多絕經后女性雌激素分泌減少, 導致其發生皺紋增多, 肌肉漸松弛, 易出現疲勞或乏力、頭疼、頭暈和血壓不穩等癥狀, 嚴重者可影響其日常生活。可使用具有性激素活性的激素替代療法來糾正性激素不足有關的健康問題[6-8]。
本次研究發現, 觀察組在治療后TG、TC、HDL-C、LDL-C、LH、FSH 以及E2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明激素替代療法能夠顯著緩解女性絕經后的性激素水平及脂代謝水平。
綜上所述, 激素替代療法能夠顯著緩解絕經后女性內分泌, 且對代謝情況具有穩定作用, 在臨床中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 袁運水, 吳六鳳.性激素替代療法在更年期婦女保健中的應用研究.中國婦幼保健, 2015, 30(3):399-400.
[2] 李莉. 更年期女性激素替代療法的合理應用.中國藥業, 2014, 23(6):56-57.
[3] 申素峰, 張愛萍.激素替代療法對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量表評分及激素水平的臨床研究.中國臨床研究, 2014, 27(1):71-72.
[4] 王夢花.激素替代治療對絕經后女性內分泌及脂代謝水平的影響.中國鄉村醫藥, 2015,22(2):41-42.
[5] 王海靜,楊連偉.激素替代治療對老年女性內分泌及脂代謝水平的影響.中國衛生產業, 2013(1):88-88.
[6] 陳劉紅,陳友國,楊偉文.低劑量激素替代治療對絕經后婦女纖溶系統及脂代謝的影響.貴陽中醫學院學報, 2013, 35(2): 137-138.
[7] 王恩圣.圍絕經期及絕經后女性應用激素替代治療后對胰島素抵抗水平的影響.浙江大學, 2014.
[8] 梁存艾.更年期激素代替治療對女性脂類代謝的影響.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 2015, 2(7):73-74.
[收稿日期:2015-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