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偉華
【摘要】 目的 探討乳酸亞鐵對妊娠合并缺鐵性貧血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90例妊娠合并缺鐵性貧血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 每組45例。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方法治療, 研究組患者予以乳酸亞鐵片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治療總有效率、總滿意度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 對妊娠合并缺鐵性貧血患者進行治療后, 研究組患者的紅細胞計數(RBC)與血紅蛋白(Hb)、治療總有效率、總滿意度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乳酸亞鐵片對妊娠合并缺鐵性貧血患者的臨床癥狀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值得廣泛應用。
【關鍵詞】 乳酸亞鐵片;妊娠;缺鐵性貧血;臨床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0.099
缺鐵性貧血主要出現在孕婦妊娠期間, 是臨床貧血中最為常見的一種類型。胎兒在母體內的生長發育都需要吸收大量的鐵, 孕婦在懷孕期間一旦出現缺鐵的現象不僅對母體有嚴重影響, 還會使胎兒的健康發育受到影響, 因此, 懷孕期間的孕婦更需要攝入適量的鐵元素, 否則到了妊娠期間極容易引發缺鐵性貧血[1]。目前, 臨床上常常采用乳酸亞鐵片來治療妊娠合并缺鐵性貧血的孕婦, 這種治療方法能夠很好的對孕婦缺鐵癥狀進行改善, 增強患者的身體抵抗力, 促進患者宮內胎兒的健康發育, 并且治療效果非常顯著。本文主要分析對妊娠合并缺鐵性貧血患者予以乳酸鐵片治療的效果, 并將本次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院接收治療的妊娠合并缺鐵性貧血的患者90例,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 每組45例。對照組患者年齡最大29歲, 最小24歲, 平均年齡(26.00±1.25)歲。研究組患者最大年齡32歲, 最小21歲, 平均年齡(26.00±2.25)歲。鐵性貧血患者臨床癥狀主要包括乏力、頭暈、心慌氣急、腹瀉、食欲減退等。檢查的項目主要包括:患者紅細胞、血小板、血紅蛋白以及紅細胞比積等。兩組患者未出現重度貧血,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的臨床治療。研究組根據患者不同貧血程度進行分級, 并且根據不同程度貧血的患者給予相應的藥物予以治療。其中, 對于一些輕度貧血的患者, 醫護人員囑咐其在飯后服用1片乳酸亞鐵片, 1片/次, 3次/d;對于中度貧血的患者, 醫護人員囑咐其在飯后服用2片乳酸亞鐵片, 2片/次, 3次/d;1個療程為4 d。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總滿意度、不良反應及RBC及Hb情況。治愈:治療結束后, 患者心情舒暢, 面色紅潤、頭暈腹脹等癥狀完全消失, 患者血小板上升。有效:治療后, 患者的貧血現象得到緩解, 并且身體逐步恢復健康。無效:患者貧血程度加重, 身體虛弱, 血小板降低, 面色蒼白。總有效率=(治愈+有效)/總例數×100%;滿意度根據自制量表進行評價, 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 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治療后, 研究組治愈35例, 有效8例, 無效2例, 總有效率為95.56%;對照組治愈25例, 有效12例, 無效8例, 總有效率為82.22%;研究組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P<0.05)。
2. 2 兩組患者治療總滿意度對比 治療后, 研究組非常滿意為28例, 滿意為15例, 不滿意為2例, 總滿意度為95.56%;對照組非常滿意為27例, 滿意為10例, 不滿意為8例, 總滿意度為82.22%, 研究組總滿意度優于對照組(P<0.05)。
2. 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治療后, 研究組頭暈1例, 腹痛1例, 其他不良反應1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7%;對照組頭暈1例, 腹痛1例, 食欲下降2例, 其他不良反應6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2.22%,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2. 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RBC對比 治療前研究組RBC為(2.02±1.25)×1012/L, 治療后為(3.95±0.75)×1012/L;治療前對照組RBC為(1.95±1.38)×1012/L, 治療后為(3.62±0.58)×1012/L;研究組治療后RBC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b對比 治療前研究組Hb為(53.5±19.5)×1012/L, 治療后為(125.8± 15.5)×1012/L;對照組治療前Hb為(52.5±18.8)×1012/L, 治療后為(110.5±15.6)×1012/L;研究組治療后的Hb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鐵元素是人體血紅蛋白、細胞色素以及某組織酶結構當中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 因此, 當人的體內缺少鐵元素時就會降低血紅蛋白的生成量, 導致人體發生貧血的現象, 貧血一般分為輕度貧血、中度貧血與重度貧血三種類型。貧血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有腹脹、頭暈、腹瀉、乏力、心慌氣急、面色蒼白、食欲減退等[2-4]。其中, 不同患者的缺鐵程度各不相同, 因此貧血癥狀也不同。
妊娠合并的缺鐵性貧血屬于妊娠期間常見的一種并發癥, 妊娠期間的孕婦貧血可引發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在分娩時期會導致出血性的休克, 在產后會引發感染。孕婦貧血最終都會影響宮內胎兒的健康發育, 也極有可能導致胎兒出現貧血、發育遲緩的現象。可見, 對妊娠期間的孕婦補充適量的鐵元素十分必要, 不管是對母體還是對胎兒, 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 孕婦在懷孕期間出現缺鐵性貧血癥狀不容小覷, 應當及時進行有效的治療, 確保孕婦及胎兒的安全[5-7]。乳酸亞鐵片主要是由優質乳酸原料合成, 并且水溶性較好, 且吸收率高, 孕婦服用后起效較快, 患者經治療后, 患者的紅系指標顯著上升, 臨床癥狀也得到明顯的改善, 并且服用之后不會出現任何不良反應, 對孕婦自身以及胎兒不會造成影響[2]。
本次研究當中, 予以乳酸亞鐵片來治療的研究組, 患者的RBC與Hb、治療總有效率、總滿意度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均優于對照組, 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 在臨床上對妊娠合并的缺鐵性貧血患者予以乳酸亞鐵片進行治療, 治療效果十分顯著, 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 程靜.乳酸亞鐵片治療妊娠合并缺鐵性貧血的療效和安全性.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3, 24(1):145-146.
[2] 李萍.乳酸亞鐵片治療妊娠合并缺鐵性貧血的療效分析.亞太傳統醫藥, 2012, 8(4):91-92.
[3] 梅峰, 江華. 乳酸亞鐵片治療妊娠合并缺鐵性貧血52例報告. 中國臨床醫學, 2007, 14(6):856-857.
[4] 李憶凡. 乳酸亞鐵片治療妊娠合并缺鐵性貧血的效果研究.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18):228.
[5] 羅國楨, 李麗萍. 乳酸亞鐵片治療缺鐵性貧血的臨床療效. 中國醫藥導報, 2009(17):59-60.
[6] 羊裔明, 李曉明, 吳華新,等. 乳酸亞鐵片治療缺鐵性貧血的臨床療效. 華西藥學雜志, 2005, 20(4):367-370.
[7] 盧瓊. 用乳酸亞鐵片治療缺鐵性貧血50例的臨床療效分析. 醫學美學美容旬刊, 2013(9):278-279.
[收稿日期:201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