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鴻雁
【摘要】 目的 探討補腎疏肝湯聯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媽富隆)治療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臨床效果。方法 140例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 根據入院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7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刮宮聯合媽富隆治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補腎疏肝湯治療, 連續治療3個月經周期,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 經過3個月經周期的治療,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1.4%, 高于對照組的82.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常規刮宮治療基礎上采用補腎疏肝湯聯合媽富隆治療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能顯著提高治療有效率, 療效確切,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補腎疏肝湯;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圍絕經期;去氧孕烯炔雌醇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1.148
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是婦產科常見病, 也是更年期女性群體高發病[1], 多優于卵巢功能降低, 造成患者出現月經周期紊亂、陰道不規則出血、貧血等表現[2], 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本院在總結上級醫院經驗的基礎上采用補腎疏肝湯配合刮宮、媽富隆治療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取得了較為滿意的臨床效果。為探討此方案的臨床應用價值, 現收集本院收治的140例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 結合文獻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40例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 入選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制定的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診斷標準[3]。排除標準:①治療依從性差, 不能配合完成此次統計者;②合并生殖系統器質性病變者;③合并血液系統疾病, 凝血功能異常者。根據入院順序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 7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44~56歲, 平均年齡(49.4±4.0)歲, 病程3個月~1年, 平均病程(4.6±1.7)個月;對照組患者年齡46~58歲, 平均年齡(49.3±4.1)歲, 病程4個月~1年, 平均病程(4.7±1.8)個月。針對本次統計與患者及其家屬簽定知情同意書。本次調查過程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并備案。兩組患者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常規采用刮宮+媽富隆治療, 在刮宮后陰道出血的第3天, 加用媽富隆(批準文號H20130491, N.V.organon)進行治療, 1片/次, 1次/d, 連用21 d, 連續治療3個月經周期。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補腎疏肝湯治療, 組方:浮小麥、糯稻根、茯苓各30 g, 淮山藥、白芍、淫羊藿、山萸肉、柏子仁、熟地黃各15 g, 柴胡10 g, 菟絲子、地骨皮各20 g, 甘草6 g。用水煎服, 1劑/d, 分2次服用, 連續用藥3個月經周期。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隨訪6個月, 并根據中華醫學會制定的《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療效評定標準》中的相關規定[4], 顯效:隨訪期間未發生子宮異常出血, 月經規律, 經量正常;有效:隨訪期間偶有少量出血, 經量較治療前明顯減少, 經期基本規律;無效:陰道不規則出血, 治療前后出血量無顯著變化, 貧血程度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3個月經周期的治療, 隨訪6個月,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1.4%(顯效34例, 有效30例, 無效6例), 對照組為82.9%(顯效31例, 有效27例, 無效12例),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簡稱功能性子宮出血或功血, 多由神經內分泌失調引起, 排除子宮、卵巢等器質性病變。常發生于青春期、圍絕經期, 圍絕經期婦女卵巢功能下降, 孕激素水平降低[4], 不能對抗高水平的雌激素, 導致子宮內膜增長肥厚, 造成局部內膜組織缺血、脫落, 使內膜呈現不完全性剝脫, 表現為陰道不規則出血。
在中醫學上, “崩”是指經血非時暴下不止, “漏”是指經血非時淋漓不盡, 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屬中醫學上“崩漏”范疇[5], 伴隨癥狀屬“經斷前后諸癥”范疇。祖國醫學對“崩漏”記載歷史悠久, 《金貴要略·婦人妊娠病脈證并治》:“婦人宿有……而得漏下不止者, 其病不去故也”。認為病機為沖任不固, 經血失約。《素問·上古天真論》:“女子七七任脈虛, 太沖脈衰少, 天葵竭, 地道不通, 故形壞而無子也”。治療應以補腎疏肝、寧心安神、調和氣血為主。觀察組患者在常規刮宮、黃體酮治療基礎上加用補腎疏肝湯治療, 方中山萸肉性微溫, 歸肝腎經, 止月水不定, 補腎氣, 興陰道, 填精髓, 淫羊藿溫補腎陽, 浮小麥、糯稻根固表止汗, 菟絲子補腎益精, 補肝血, 健脾氣, 白芍, 性微寒, 歸肝脾經, 有養血調經斂陰之功, 諸方合用, 共奏補腎疏肝之功。本研究結果分析,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1.4%, 顯著優于對照組的82.9%(P<0.05), 臨床效果值得肯定。
綜上所述, 在常規刮宮治療基礎上采用補腎疏肝湯聯合媽富隆治療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能顯著提高治療有效率, 療效確切,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慧婷.二仙止崩湯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功能性子宮出血.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1, 17(16):298-299.
[2] 王薇華.補腎固沖湯治療圍絕經期功能性子宮出血50例療效觀察.中醫藥導報, 2012, 18(3):40-41.
[3] 馮變景.中西醫結合治療圍絕經期功能性子宮出血80例.河南中醫, 2007, 27(6):56.
[4] 宗秀紅, 于娟.益氣固本止血湯聯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療圍絕經期功能性子宮出血療效觀察.國際中醫中藥雜志, 2014(12): 1134-1135.
[5] 呂伯中.炔諾酮配合中藥止血湯輔助治療圍絕經期功能性子宮出血58例.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3, 11(15):43-44.
[收稿日期:2015-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