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燕
【摘要】 目的 探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臨床護理體會及護理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43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臨床資料, 分析并總結護理效果。結果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糾正時間:<12 h 38例, 24~48 h 4例, >48 h 1例, 72 h內所有患者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均得到糾正; 32例患者在36 h臨床癥狀好轉, 血糖降至<10 mmol/L, 無一例患者死亡, 全部患者病情好轉出院。結論 對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護理重點為嚴密觀察病情變化, 按醫囑補液, 使用胰島素, 糾正水、電解質失衡, 同時需要重視基礎護理和心理護理才能有效地提高治愈率。
【關鍵詞】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護理體會;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1.160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糖尿病嚴重急性并發癥之一,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發生率約為22%[1]。糖尿病由于內分泌代謝紊亂, 脂肪加速分解, 引起高酮血癥, 酮酸在體內超過正代謝水平而發生代謝性酸中毒, 最終引起酮癥酸中毒, 嚴重時引起患者昏迷、死亡。因此, 對于糖尿病患者有效的護理是減少酮癥酸中毒的關鍵, 住院期間有效的護理也是提高治愈率重要一環。本院對收治的43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經過及時有效的治療和精心護理, 療效滿意, 現將護理體會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43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 男19例, 女24例, 年齡29~81歲, 平均年齡(51.4±17.3)歲;入院診斷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2], 1型糖尿病5例, 2型糖尿病38例;淺昏迷6例, 深昏迷3例;血液化驗:周圍血糖33.9~91.2 mmol/L,
血鉀2.10~4.50 mmol/L, 血鈉155~174 mmol/L, 血漿滲透壓345~491 mmol/L。血氣分析pH 6.90~7.30, 尿酮體(+ ~++++), 患者入院后立即給予氧氣吸入、心電監護、留置胃管、尿尿, 建立多條靜脈通道, 并給予快速補液, 經過胃管行消化道補液、經靜脈持續使用小劑量胰島素持續泵入并監測血糖, 急診床旁血液透析及糾正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等措施。
1. 2 護理方法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早期采取有效治療和精心護理是搶救成功的關鍵[3-5], 護理措施包括心理護理、嚴密觀察病情、快速補液、糾正酮癥和飲食護理等, 具體如下。
1. 2. 1 病情觀察 患者入院后專人護理, 心電監護監測心率、脈搏、血壓的變化, 嚴密觀察患者意識、瞳孔變化、生命體征、皮膚彈性以及皮膚濕度, 是否出汗、尿量等變化, 詳細記錄24 h出入量, 以及每隔2~4 h監測患者血糖、血酮體、血鉀、血氣分析等血液生化指標變化。對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病情變化快, 記錄病情、治療、檢查及結果、護理措施等內容, 要及時、準確、詳細、完整。本組患者入院時, 淺昏迷6例, 深昏迷3例, 因此意識、瞳孔變化尤為重要, 還要嚴格觀察并記錄患者意識的恢復情況;在監測床旁皮下血糖時, 當血糖<13.9 mmol/L時, 立即報告醫生, 改輸5%葡萄糖注射液加入普通胰島素(5:1)輸入[2]。病情穩定后改用胰島素皮下注射, 并逐漸恢復平時的治療劑量。在給予病情觀察的同時還及時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 氧氣(3 L/min)吸入, 昏迷患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防止患者窒息死亡。本組12例患者常規藥物治療, 效果不滿意, 入院后6~12 h后行急診床旁血液透析治療。護理在上述常規觀察的基礎之上, 還需要觀察置管通暢以及固定情況, 告知家屬在給患者翻身、拍背后需檢查置管固定情況。
1. 2. 2 補液護理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高滲狀態引起腦組織細胞脫水導致[3]。為了糾正患者高滲狀態, 給予患者快速靜脈補液, 首先建立多條靜脈通道, 快速補充等滲鹽水, 以先慢后快的原則, 輸液時注意觀察, 避免患者出現心臟負荷過重出現心力衰竭, 此時建立深靜脈穿刺, 監測患者中心靜脈壓, 根據心率、血壓、尿量及中心靜脈壓隨時調整輸液速度;給予補充胰島素, 監測血糖<16.7 mmol/L時, 適當靜脈補充葡萄糖液防止發生低血糖。本組7例患者早期存在休克癥狀, 最低60/40 mm Hg(1mm Hg=0.133 kPa), 經快速補液后3例血壓回升至正常, 另外3例給予補充人血白蛋白后血壓仍然不穩定, 遵醫囑予多巴胺5~10 μg/(kg·min)持續微泵靜脈注入, 血壓逐漸升至正常。遵醫囑給予患者留置胃管注水補液, 是給予患者補液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此時應該注意持續補液的速度不宜過快, 避免出現大量胃腸道補液后患者出現腹脹等情況發生。在補充胰島素降低血糖時要避免血糖下降過快而引起腦水腫、低血糖、低血鉀等[4], 進一步加重昏迷。此時還應該觀察患者是否出現面色蒼白、手抖、出汗等低血糖反應;所有處理措施嚴格三查七對, 同時落實好每班床邊交接班制度。
1. 2. 3 飲食護理 患者經過住院治療后能進食時。遵循糖尿病的飲食原則; 由于患者酸中毒病情影響出現食欲差、惡心等影響進食的客觀因素, 護士應該根據患者個人病情以及標準體質量及勞動強度計算每天所需的總熱量, 按比例3餐或4餐分配制定食譜[5]。在胰島素注射后30 min進食。食物以高纖維飲食為主, 食鹽應控制在3 g/d, 避免食用高膽固醇、高脂肪食物。用胰島素和口服藥物治療時, 按時間服藥, 按時間進餐, 以防低血糖發生。
1. 2. 4 心理護理 糖尿病患者病程長, 治療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這對患者及家屬在心理上、經濟上產生壓力, 患者也容易產生焦慮、恐懼等情緒。此時護理人員應該積極主動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和家庭、社會等方面的情況, 針對性做好心理疏導, 幫助患者學會自我調節、管理, 增強戰神疾病的信心。
1. 2. 5 出院指導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 做好對患者及家屬做好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告知患者飲食治療、運動治療對對于糖尿病控制病情、防治并發癥方面具有重要性, 就目前我國的醫療模式, 患者住院期間教會患者及家屬監測皮下血糖和注射胰島素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注意事項對于患者家庭治療、護理尤為重要, 也是減少各種并發癥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
2 結果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糾正時間:<12 h 38例, 24~48 h 4例, >48 h 1例, 在72 h內所有患者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均得到糾正; 32例患者在36 h臨床癥狀好轉, 血糖降至10 mmol/L以下, 無一例患者死亡, 全部病情好轉出院。
3 討論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嚴重的并發癥, 發病急而兇猛, 搶救不及時會導致患者昏迷甚至死亡, 因此, 指導患者增強對糖尿病的認識, 以引起患者的重視, 增強治療的依從性以及自我護理能力, 減少其的發生治療預防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關鍵[6]。對于搶救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時護理與治療同等重要, 應重視健康教育在護理中的應用。同時患者住院期間指導患者本人以及家屬掌握消毒方法以及建立無菌觀念, 正確測定血糖和皮下注射胰島素等注意事項, 為患者出院后的家庭護理提供保證, 提高患者自我監測和護理能力, 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提高生活質量[7]。
綜上所述, 對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護理重點為嚴密觀察病情變化, 按醫囑補液, 使用胰島素, 糾正水、電解質失衡, 同時需要重視基礎護理和心理護理才能有效地提高治愈率。
參考文獻
[1] Viallon A, Zeni F, Lafond P, et al. Does bicarbonate therapy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severe diabetic ketoacidosis. Crit Care Med, 1999, 27(12):2690-2693.
[2] 衛生部醫政司.《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相關文件匯編.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 2002:3.
[3] 俞森祥.重監護治療學.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 1996:791.
[4] 尤黎明, 孫國珍, 袁麗.內科護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2:435.
[5] 廖二元, 超楚生.內分泌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1:537.
[6] 樓娟亞, 陳優芬, 袁靜云. 1例大量輸注葡萄糖誘發酮癥酸中毒合并高滲性昏迷患者的護理.護理與康復, 2008, 7(3):235.
[7] 宋新霞, 原鴻.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發生原因及護理對策.齊魯護理雜志, 2001, 7(8):614.
[收稿日期:2015-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