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群


【摘要】 目的 分析一貫煎加味治療慢性膽囊炎的臨床效果。方法 78例慢性膽囊炎患者, 隨機分為西藥組和一貫煎加味組, 各39例, 分別給予西藥和一貫煎加味治療。對比兩組臨床療效。結果 一貫煎加味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西藥組(P<0.01)。兩組B超檢查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治療慢性膽囊炎, 一貫煎加味的療效優于西藥, 并且降低了患者的并發癥, 避免了一些不良反應,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關鍵詞】 一貫煎加味;慢性膽囊炎;臨床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0.123
隨著社會的進步, 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 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進入人們的日常, 導致膽囊炎患者越來越多。臨床上, 患者多會有腹脹痛、口干、惡心干嘔、排斥油膩等行為。有資料表明, 老年人群的患病率約40%, 成年人的患病率為10%以上。慢性膽囊炎是臨床一種常見病, 也是一種多發病[1]。西醫分析誘發膽囊炎原因很多, 諸如細菌感染、膽內結石或者某些刺激等[2]。中醫則認為肝氣郁結、肝郁血瘀、肝膽濕熱和膽胃不和會引起慢性膽囊炎。一貫煎加味的主要功能就是緩解肝腎不足和臟腑不得滋養的問題[3]。相比西藥來講, 一貫煎加味對慢性膽囊炎的療效較好,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2~2015年于本院就診的78例慢性膽囊炎患者, 年齡22~67歲, 平均年齡(43.5±8.5)歲, 病程3~5年, 其中男40例, 女38例。將患者隨機分為西藥組和一貫煎加味組, 各39例。所有患者在本院已被確診為慢性膽囊炎, 診斷依據是《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主要癥狀表現為右脅脹痛, 飲食油膩致病情加重, 脈弦。次癥表現為腹脹、口干、惡心干嘔、痛引肩背等。符合上述主次癥各2項即可判斷為慢性膽囊炎。
1. 2 方法 一貫煎(首載柳州醫話, 由白沙參、麥冬、當歸、生地、枸杞子、川楝子組成)加味組采用中醫辨證治療法, 結合具體癥狀實施加減治療, 水煎服, 1劑/d, 1個月為1個療程, 預計3個療程。肝膽郁熱患者給予基本方為一貫煎:白沙參、麥冬、當歸各15 g, 生地10 g, 枸杞子15 g, 川楝子10 g, 枳殼10 g, 川芎和柴胡各10 g, 郁金、赤芍和威靈仙各15 g, 金錢草和虎杖各40 g。郁熱氣滯患者以疏肝理氣為主, 注意安撫患者情緒, 可以增加木香、青皮或者梔子、丹皮。郁熱血瘀患者, 可以增加茵陳、大黃和枳實以除濕通腑、清熱利膽。郁熱陰虛患者可增加枸杞和沙參達到疏肝滋陰的目的。郁熱缺乏中氣的患者, 應多注意休息, 不宜過度勞累, 可增加黃芪、茯苓等藥材。郁熱虛寒的患者, 可添加生姜和大棗等治療虛寒。
西藥組給與靜脈滴注消旋山莨菪堿與抗生素, 選用抗生素為200 mg阿莫西林, 2次/d, 1個月為1個療程, 共治療3個療程。
1. 3 療效評價標準 依據中藥新藥治療膽囊炎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評價兩組的療效, 共分為四個級別。見表1。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一貫煎加味組無效0例, 有效11例, 顯效20例, 痊愈8例, 總有效率為71.79%。西藥組中, 無效、有效、顯效、痊愈例數分別為4、14、17、4例, 總有效率為53.85%。總有效率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2. 2 兩組臨床B超檢查結果比較 B超檢查表明, 一貫煎加味組顯效患者中有1例患者的B超檢查為無效, 有效患者中也有1例患者的B超檢查為無效, 所以一貫煎加味組的B超檢查總有效率為94.87%。而西藥組中, B超檢查為無效的患者5例, 故B超檢查總有效率為87.18%。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慢性膽囊炎的發病率越來越高, 同時也成為醫學界面臨的又一大新難題。慢性膽囊炎患者中肥胖者居多, 且女性居多[4]。與此同時, 慢性膽囊炎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 容易發生膿流、壞死等癥狀[5]。西方醫學主張手術治療慢性膽囊炎,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已廣泛應用。但是, 手術帶來的壓力使某些患者選擇保守治療, 本研究采用的一貫煎加味治療正是很好的保守療法, 且效果良好。
中醫文化博大精深, 對慢性膽囊炎的記載頗多。《靈樞·經脈篇》言:“少陽經……是動則痛, 口苦, 善太息, 心脅痛不能轉側”[6]。脅脹、口苦、惡嘔都是慢性膽囊炎的主要癥狀。古人認為膽內寄相火, 易于化熱致實。唐宗海的:“膽與肝連, 司相火, 膽汁味苦, 即火味也。相火之宣布在三焦, 而寄居在膽腑”解釋的恰到好處。現在一些學者也談到膽氣易郁、易虛、易化熱化火, 一貫煎加味可以清熱祛火、活血行氣、鎮靜止痛, 在臨床上有較好的療效[7]。從現在藥理學角度來說, 白芍、枳殼等藥材的消炎止痛、收縮膽囊和通利膽道的作用顯著, 利于治療慢性膽囊炎。
無論急性膽囊炎還是慢性膽囊炎均需要良好的護理服務。對患者的傷口及時處理, 與患者之間的良好溝通, 注意病房的衛生等都是治療膽囊炎的基礎保障。良好的養病環境可提高一貫煎加味治療慢性膽囊炎療效。從根本上解決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的成因機制及其治療方法, 需要加強相關基礎和臨床研究[8]。本研究從傳統中藥出發, 依據患者的實際病情, 辨證治療39例患者, 其療效相比于西藥組要高一些。對于治療慢性膽囊炎, 一貫煎加味的療效優于西藥, 降低了患者的并發癥, 避免了一些不良反應,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希望本報告可以為臨床用藥提供一定依據。
參考文獻
[1] 宋春堂.分析64例慢性膽囊炎患者應用中醫辨證治療的療效觀察.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 7(24):193-194.
[2] 林進興.中西醫結合治療膽囊炎40例.中國中醫藥, 2014, 12(22):142-143.
[3] 龐厚安, 潘昶東.一貫煎加味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療效分析.中國醫學創新, 2012, 9(28):150-151.
[4] 沈德華.急慢性膽囊炎應用一貫煎加味治療的臨床效果分析.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5, 6(4):83-84.
[5] 盧綺萍.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行保留及切除膽囊的爭議與共識.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15, 35(1):49-53.
[6] 吳振龍.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膽囊炎臨床研究.亞太傳統醫藥, 2015, 11(16):107-108.
[7] 張小云.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膽囊炎合并膽結石的臨床療效觀察. 中國衛生產業, 2014(10):1321-1322.
[8] 李玉玲.淺析急性膽囊炎的護理干預.中國農村衛生, 2014, 15(54):52-53.
[收稿日期:2015-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