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腳下
他叫趙偉,微信名叫“喬頓”,被圈里人戲稱為“喬幫主”。有多年校園招聘經歷的他發現大學生求職存在很多誤區。為此,他辭去年薪百萬的工作,投身服務大學生求職的公益事業中。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由他牽頭成立的公益組織——“招聘兄弟會”發展勢頭良好。此外,他還和高校建立合作關系,希望通過搭建高校公益聯盟,幫助大學生走好邁入職場的第一步。
放棄高薪,
全身心奉獻公益事業
2000年大學畢業后,趙偉曾先后入職德勤、星巴克做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工作沒多久,有位親戚把孩子送來,請他幫忙做職業輔導。這個年輕人求職屢戰屢敗后,心安理得地在家做起了“啃老族”,已經兩年了。趙偉和他溝通后,發現他求職概念很模糊,讓他不禁想起自己求職時遇到的困境:盲目投遞簡歷,面試時極其緊張,不懂得如何展示自我。經過趙偉大半年輔導,這個年輕人成功走出家門,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從那一刻起,趙偉心里就有了指導幫助大學生求職就業的想法。
趙偉入職期間主要做校園招聘這一塊,他發現大學生求職有以下痛點:一是不知道企業需要員工具備哪些能力;二是信息不通暢,導致好機會從身邊錯失;三是未經過有針對性的實習,對想加入的公司了解不夠,存在盲目選擇的情況。造成以上這些問題,根本原因是當前教育中缺乏對學生求職技能的輔導,導致學生對企業要求的職業素養、職場勝任力的認識不夠。每次見到那一張張青澀的面龐、一雙雙迷茫的眼睛,趙偉就覺得有必要和大學生分享經驗,幫助他們走好邁入職場的第一步。
于是,趙偉建立了一個“招聘兄弟會”微信群。不過他本職工作繁忙,空閑時間很少。兩難抉擇擺在面前:一邊是百萬年薪、職業發展前景廣闊的工作,另一邊是發自內心呼喚、值得為之付出一切的事業。
多少次睡夢中,趙偉夢見自己丟了星巴克的工作,糾結難過;“招聘兄弟會”也在他的左右搖擺中作鳥獸散,這讓他更恐懼。趙偉意識到,“招聘兄弟會”注定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他和妻子說了自己的想法,妻子沉默不語。他們剛買了新房,雖說沒房貸,但他辭去這份工作,以后日子可能要吃緊。趙偉突然覺得對不起這個女人,想收回自己說的話。妻子終于開口說話:“你不要為難自己。只要你想做的事,我一定全力支持?!边@句話讓趙偉徹底沒有了后顧之憂。2014年11月底,他成為“招聘兄弟會”的全職員工。
悉心輔導,
助力學生克服求職痛點
光有“招聘兄弟會”的線上平臺還不夠,趙偉決定找一塊線下根據地。他想開一家咖啡館,在網上發出了眾籌申請,很多資深人力資源管理人士愿意資助他。半個月后,“兄弟會”咖啡館正式運營。在那里,每個周末,都會有經驗豐富的導師坐鎮,免費為面臨求職難題的大學生解答各種各樣的問題。
2015年10月31日的求職講座,從下午2點開始,一直講到晚上6點半,整整4個半小時。有50多名同學參加,把不太寬敞的咖啡館坐得滿滿當當。趙偉在講課中激情四溢,與同學們時不時進行互動,同學們聽得極其認真,連廁所也不愿意去,生怕錯過一個重要細節。講課結束后,趙偉還組織同學們進行了模擬面試。
有位求職屢屢受挫的大學生說:這次講課讓他明白面試不只是回答幾個問題,更在于如何展示職場勝任力。溝通能力也不僅僅是會說話,而是包括準確表達自我、耐心傾聽對方講話、及時有效的反饋、善于總結歸納等環節,讓談話始終保持在良好狀態中。
咖啡館的面積有限,無法惠及更多大學生。趙偉決定上門服務,目前,“招聘兄弟會”已和上海大學、同濟大學、中南民族大學等多所高校建立長期合作關系。
有的業務需求讓趙偉猝不及防。2015年9月的一天,一名電力學院的學生打來電話,說要組織一場有300個研究生參加的求職培訓,想找幾個經驗豐富的人力資源管理培訓師,場地已訂,通知已發,時間定在5天后。趙偉耐心聽完,告訴對方不要著急,他會想辦法盡量促成。
其實,他心里也沒底。電力學院地處上海原南匯地區,交通不方便。如果下午6點半開始講座,培訓師下午兩三點就要從公司出發,培訓結束到家估計要第二天凌晨1點多。更要命的是,對方只給他5天時間。培訓師的工作日程排得很緊,通常在一周前確定,中間不會有什么空檔。趙偉又深知,如果爽約,必將會給“招聘兄弟會”造成難以估量的負面影響,無論如何他都要一試。他立即將消息發到微信群上,僅僅過了10分鐘,就有4人響應號召,其中包括費列羅的招聘總監、上海一汽的人力資源高管。
他把好消息第一時間通知了電力學院的那名學生,可對方又提出新要求,說這場培訓是自發組織的,學校只提供場地,他們還缺幾千元錢。趙偉犯難了,“招聘兄弟會”是公益性組織,手頭沒有多少資金,他只好求助幾位報名的培訓師,問他們企業是否還有招聘經費或CSR(企業社會責任)經費。最終,費列羅的招聘總監解了燃眉之急。
那次講座下午6點半開始,來了近400人,就連場地的過道上都擠滿了人。講課持續3個多小時,互動環節中,學生們提了20多個問題。直到夜里11點多,講課才結束。四位培訓師回到家已是第二天凌晨2點多。大家雖極為疲倦,內心卻充滿極大的滿足感。
2015年11月21日,趙偉又在松江大學城舉行一年一度的千人公益論壇,上千學生從中受益。通過朋友關系,他請來了《職來職往》節目嘉賓——陳默老師、雅思教父劉洪波,還有6名中國最牛的90后總監、創業者。
除了線下的講座、論壇、培訓,趙偉還專門申請了一個meeting HR群號做線上服務?!罢衅感值軙钡某蓡T根據自身時間安排,輪流在上面值守。每位人力資源專員公益在線一小時,為學生答疑解惑,每個人回答20分鐘。經過線下培訓,絕大多數學生愿意加入微信群,繼續與職業導師們交流。此外,這也是發現人才的平臺。人力資源專員們通過與學生交流,發現有培養潛力的苗子,等到學生參加面試,雙方已有了解,增加學生被錄用的概率。
合作共贏,
服務一杯茶
“招聘兄弟會”的成員都是自愿加入。要做成這項公益事業,光靠趙偉一個人肯定不夠。除了6000名成員外,他手下還有15人的全職團隊以及近20名兼職人員。整個團隊,加上他平均年齡25.8歲,基本上以“90后”為主。對這支核心團隊,他更多是驅動和鼓勵。正如他自己所說:“我對待成員的態度不是給一杯茶,而是服務一杯茶?!苯o一杯茶,更多是一種蠻橫和居高臨下的態度。他愿意站在“90后”的角度思考問題,愿意花時間與他們探討目標以及可能遇到的痛點,一起商量解決辦法。
一次開內部工作會,有個“90后”團隊女成員說:“每個人都有夢想,能和組織夢想一致那最好。如果兩者發生矛盾,希望能保留自己的夢想?!壁w偉不反對成員有這種想法,還鼓勵這個女孩子說出夢想。他創辦“招聘兄弟會”,就是幫助更多大學生圓夢,更何況是身邊的團隊成員。看到他們成長,比他自己做出成績還高興。他會做好對成員的服務,不過分強制,讓對方感到充分被認可、被尊重。
隨著“招聘兄弟會”的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大,很多企業、社會組織向趙偉表達合作意向,如大荊網、中華英才網、歐美同學會、獵聘網等。通過與求職網站合作,他希望網站能幫到同學們,讓他們找工作更精準。但他有一個前提:合作只是為了更好地做公益。
談到未來的發展目標,趙偉希望打造兩個平臺:一是年輕人力資源專員的成長交流平臺,二是學生求職講座、輔導平臺。而后一個平臺是“招聘兄弟會”發展的重中之重。目前,很多年輕人認為找工作是企業的事、老師的事,認為是自己的事的人很少。趙偉懇切地說:“我們希望打造一個以學生為中心來驅動的平臺——遇見招聘官大學生職業發展俱樂部,學生們提出職業上的需求和困惑,我們全力去服務?!?/p>
趙偉說,他會一直把這項公益事業做下去,只要同學們能從中受益,哪怕他的生活質量因為辭去年薪百萬的工作而下降,他也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