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在大家還沒有從經濟危機中拔出腿來,各式各樣的意外卻毫不留情的當頭砸來,似乎只有美國接著引領世界經濟,然而現實并沒有看起來這么美好。
一家金融機構發布消息,“美匯指數持續疲弱,在97水平前徘徊,遲遲無法突破。我們認為目前美國的經濟狀況還沒有要用到負利率政策的地步,但加息必然延後。我們需要密切留意數據的表現。”
市場交易進入寒冬
近日,香港萬得通訊社報道了關于外匯交易員面臨裁員潮的事情。據金融研究機構Coalition Development,2015年全球12家大型銀行已削減5%的外匯一線員工,是2010年以來外匯部門裁員總量的逾25%,并遠超股票、企業金融、固收、商品交易等等多個部門。
而原因,除了自動化交易程度提高,更重要的就是整個外匯市場交易量日益萎縮。即便因局勢的動蕩導致貨幣市場波動不斷,也因此讓銀行業的外匯收入大增,也依然無法掩飾其整體的交易量。“過去幾年,倫敦和紐約一些最大型銀行的交易平臺上,日元、瑞郎和澳元等交易活躍的貨幣成交額有所下降。”
不止銀行,很多外匯經紀商也在糾結不已。澳大利亞零售外匯經紀商DMM FX宣布,自2月8日起,該公司所有客戶出入金均不再收取費用。同時,ThinkForex(智匯)亦宣布,在2月活動期間將放棄客戶在交易中產生的一切費用。英國監管的零售外匯經紀商FXOpenUK宣布,針對ECN賬戶降低傭金費用及推出新的收費架構。這也是他們應付慘淡市場逼不得已采取的方式。
貨幣戰爭開打
面對如此狀況的外匯市場,央行也頗為無奈。距離美聯儲加息也就兩個月,美聯儲主席耶倫(Janet L.Yellen)于美國時間2月10日在參議院銀行業委員會作證詞,仍然對美國降息的可能給予否定,但表示不會排除負利率選項。據彭博最新調查結果顯示,美國經濟學家第6次下調對今明兩年美國經濟平均增速預期,至2016年增長2.2%、2017年增長2.3%的速度,創下該調查史上最低預測增速。
美聯儲的加息依然沒有打破周遭央行承受的壓力。1月29日,日本央行意外宣布實施負利率,將金融機構存放在日本央行的部分超額準備金存款利率從之前的0.1%降至0.1%,并從2月16日開始實施。同時,黑田東彥表示:“只要有必要,日本央行將繼續實施QE和負利率,以實現物價穩定目標。”2月11日下午,瑞典央行宣布繼續下調負基準利率至-0.500%,此前,瑞典基準利率水平是-0.350%。瑞典央行表示,未來仍有進一步下調回購利率的空間,并會在必要時出手干預外匯市場。同一天,瑞士央行行長喬丹(Jordan)在接受外媒采訪時透露,不排除進一步誠息的可能性。不久前財經信息服務公司Markit稱,歐元區2月份綜合采購經理指數(PMI)從53.6降至52.7,為—年多來最低水平。德國制造業受海外需求下滑打擊,法國綜合PMI也顯示經濟增長“遲滯”。這些情況還可能讓歐洲央行決策者承受在3月會議上加碼刺激力度的更大壓力。
然而效果如何卻依然有待商榷。日本央行的負利率政策后,日元匯率暴漲,日元兌美元升值了9個百分比。根據摩根士丹利的數據,受負利率政策影響,日本銀行業凈息差降至25年來新低。而且有報道稱,“受負利率影響,歐洲銀行股今年至今下跌近28個百分點。”因為“負利率不僅會侵蝕凈利息收入降低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還會導致現金囤積和貨幣市場活躍度的僵化。”所以這樣爭相降低利率,是否越來越飲鴆止渴,成為大家不得不直視的問題。
人民幣升值預期加重
而另一個關注重點就一定要提開啟貶值通道的人民幣。我曾經在之前一期的展望中提到,即便外匯市場低迷不已,但是在原有格局之下,市場中似乎并不存在太多懸念,可是人民幣明目張膽的殺入世界貨幣中,就成為最大的變數。我年初在臺灣看到過一篇社論,即便時至今日,世界在看中國依然是神秘而龐大的代名詞,自從習總書記開始引領中國,大部分人都認為中國的未來發展更加清晰也更加模糊,清晰在于,蟄伏幾十年東方巨龍開始動作頻頻,目標是奪回亞洲大國的地位,而模糊的是如何做且做到什么程度,至于是否會成功,卻并沒人質疑,因為中國現在的領導層日漸展現出他凌厲的手腕。人民幣施行匯改之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全年中間價貶值5.8%。對此,三菱東京日聯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首席金融市場分析師李劉陽指出,“‘新匯改’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讓人民幣貶值,而是因為我國的貿易結構、經濟結構在發生變化,繼續讓人民幣與美元綁定已非明智之舉。”而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出席全美州長協會會議時表示:“他們(中國)很想通過把受到國家補貼的商品,傾銷到美國市場來解決短期問題。”至于長遠,奧巴馬提出:“中國的干預行動是讓人民幣升值而不是貶值。因為很多人已經開始對中國的經濟感到不安。”易憲容先生也表示,“扭轉當前人民幣匯率的貶值預期,也意味著中國股市重新進入一個新的自我修復階段。”
擁有升值預期的人民幣、美元,和貶值預期的日元、歐元等混戰在—起,到底誰的方式能打破目前的僵局,外匯市場的格局一定會被改寫。而亂世之中,正是獲利的好機會,只要記住“當斷則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