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雨
2015年11月初,紀實電影《兩個人的海島》正式開拍,該片講述了一對夫妻為國守島30年的感人故事。孤懸黃海的開山島僅相當于兩個足球場大小,卻是海防要塞,1939年日軍正是以此為跳板,攻占連云港。因海風呼嘯、人跡罕至、無電、無淡水,這座堪稱“海上水牢”的小島,一度難尋守護者。農民王繼才夫婦,卻在此勇建孤島夫妻哨。盡管差點命喪于此,且時常面臨犯罪分子的威逼利誘,這對貧窮夫妻卻不為所動,終將一座荒島變成了堅不可摧的綠色王國。
妻子勸不走的守島英雄
1986年初夏的一天,灌云縣人武部老政委找到王繼才說:“繼才,組織上交給你一個艱巨的任務,去守開山島。相信你一定能完成好這個任務。”當時王繼才27歲,是江蘇連云港市灌云縣農村的一名民兵營長。他略一沉吟,就答應了。
幾個月前,駐守開山島的部隊撤編后,這座小島被列為一類民兵哨所,在王繼才上島前,灌云縣人武部先后找了十多個人守島,他們之中最長的待了13天,最短的來看了一眼就跳上船折返了。王繼才了解這些情況,所以上島時他已經有了受苦受累的思想準備,“島總要有人守才行,再小也是一片國土啊。”
1986年7月15日早晨,他第一次踏上了距離連云港市燕尾港12海里的開山島,這是一個面積僅有0.013平方公里,相當于兩個足球場大的彈丸小島,步行10多分鐘就能走遍。島上無人、無電、無淡水,除了亂石峭壁,就是叢生的野草和呼嘯的海風。
當天下午,縣武裝部政委臨離島時,給王繼才留下了一些生活物資,以及60瓶白酒和6條煙。王繼才推辭說:“煙酒你帶走吧,我用不到這些。”政委卻說:“你會用上它們的,辛苦了,繼才。”
到了晚上,開山島上一片漆黑,浪濤拍打孤島的聲音被靜夜放大了無數倍,蜷縮在一排舊營房中休息的王繼才,這才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懼,當晚他徹夜未眠。
以前王繼才就聽家鄉人說過,荒無人煙的開山島“石多水土少,臺風四季擾,飛鳥不做窩,漁民不上島,簡直就是一座海上水牢,在那里呆久了能讓人瘋掉。”但他不信,如今體會到了這座荒島的可怕之處,他才發現人們所言不虛。次日,王繼才在島上經過一上午的思想斗爭,最后決定:“下午有船來馬上就走。”
然而,來來往往的漁船沒有一艘愿意為他停靠。有的船只本來正在附近海域捕魚,看到王繼才拼命地揮著衣服喊叫,反而當即跑開了。他心生絕望地暗罵著,甚至想到了跳海。
入夜后的荒島伸手不見五指,海風的吼叫和水鳥的哀唳令王繼才汗毛直立。但想到“酒壯慫人膽”,他當即打開一瓶白酒喝了起來……正是從那夜起,王繼才學會了抽煙喝酒。
往肚子里灌著烈酒,他不由想起臨上島前,父親對自己說的那番話:“那么多革命前輩為了保衛家國都犧牲在了戰場上,現在他們打下的江山要你來守,你就應該守好,到了那里你只是忍受孤獨,起碼不用經歷槍林彈雨。”
王繼才的父親和舅舅都是老革命,從兒時起,他就聽過1939年日軍通過占領開山島這一海上要沖,繼而攻陷連云港的屈辱歷史。一想到這些,他當即把手中的酒瓶往地上一放,坐正身子,“刷”地敬了一個軍禮,朝著空無人跡的開山島喊道:“我王繼才一定不辱使命,為國家守好這座孤島!”
到第35天,酒喝光了,煙也抽完了,王繼才就挖出島上的大葉菜,碾碎了用報紙卷著抽,以此排遣孤寂。
直到第48天,他才盼到了一條漁船駛近開山島。船頭站著的,竟是妻子王仕花——全村最后一個知道丈夫去守島的人。
看到“野人”般的丈夫胡子拉碴、滿身臭氣,妻子的眼淚奪眶而出:“別人不守,咱也不守,回去吧。”這時,王繼才卻平靜而堅定地對妻子說:“你回去吧,我決定留下。你不守我不守,誰守島?這可是家鄉的前哨陣地。”望著妻子乘坐的漁船徐徐離開,孤身一人的他坐在島上放聲大哭。
不懼威逼利誘的夫妻哨
但讓王繼才萬萬沒想到的是,20多天后,妻子王仕花帶著大包裹上島了,她堅決地說:“開山島不能沒有你,我也不能沒有丈夫,以后我就不走了。”原來,經組織同意,她已經辭去了村小學教師的工作,并將兩歲大的女兒托付給了婆婆,毅然來和丈夫并肩守島。“你是哨所所長,我就是哨員,從今以后你也有兵了。”王仕花開心地調侃。王繼才一把擁住妻子,感動得熱淚盈眶。
從此,兩個人守護著一座孤島,一起勞動、一起巡邏。不忙碌的時候,王繼才也會和妻子相擁聽濤,下跳棋,回憶兩人的初戀故事……生活雖艱苦,卻也不乏浪漫。
王繼才夫妻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升國旗。天剛蒙蒙亮,他們就在小操場舉行兩個人的升旗儀式,王繼才展開國旗,王仕花莊重敬禮。“國旗是國家尊嚴的象征,開山島雖小,也是祖國的領土,必須插上五星紅旗。只有看著國旗在海風中飄揚,才覺著這個島是有顏色的。”王繼才說。
但最讓他覺得對不起妻子的,是1987年兒子出生時的事。當時他太大意,沒有提前送妻子去醫院。等到了預產期,大風連刮六七天,漁船靠不上岸。王仕花在島上臨產前,王繼才捶胸頓足,妻子卻忍著巨大的疼痛,吩咐丈夫燒開水、煮剪刀。兒子出生時,剛露出了頭,她喊丈夫一把托住;兒子剛落地,她又讓丈夫果斷地剪斷臍帶。當聽到兒子的第一聲啼哭,王繼才也坐在地上哭了。
島上夏天特別濕熱,冬天異常陰冷。天熱的時候王繼才一家只好睡到房頂上,天冷時他們則不得不搬進山洞里。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夫妻倆都患上了風濕性關節炎和嚴重的濕疹。醫生告訴他們,只有離島才能根治。但為了守島,他們不得不放棄治療,病發時常常在夜里被疼醒,只能互相敲打止痛。
臺風來時,船只無法出海,小島就成了與世隔絕的孤島,斷糧斷水的日子每年都會遇到一兩回。1993年8月,臺風連續刮了17天,島上糧絕,只剩下半桶救命的淡水。無奈之下,夫妻倆就用背包繩拴在腰間,互相拉著,頂著狂風,在礁石上撿海螺充饑,但后來風太大,連海螺也撿不成了。等救援人員上島時,夫妻兩人已經3天沒吃一口飯,餓得話都說不出來。
升旗、巡島、觀天象、護航標、寫日志……每天早晨升旗后,夫妻倆便開始一天中的首次巡島,在哨所觀察室用高倍望遠鏡掃視海面,觀察島上的自動測風儀、測量儀是否正常。晚上7點,夫妻倆再次巡島一遍。一天的工作結束后,他們就記下當天的守島日記。夫妻倆就是這樣幾十年如一日地重復著每天的工作,從未中斷過。
除了工作的單調枯燥,生活環境的艱苦,他們有時候還會面臨犯罪分子的威逼利誘。因開山島位置獨特,有很多地下工事,曾是不少犯罪分子看重之地。
1999年,商人孫某想打著“旅游開發”的幌子,在島上創辦一個色情場所。為了堵住王繼才夫婦的嘴,他悄悄塞給老王3萬元錢,說:“以后你不光是島主,還是我們公司的股東,有錢大家一起賺。”
當時,這對守島夫妻每年的工資加一塊才5000多元。上有年邁父母,下有3個子女,憑這點錢,很難維持全家人的開銷。為節省開支,夏天,王繼才在島上很少穿鞋子,大多時候穿個大褲衩,光腳赤膊地干活;喝酒時,他的要求更低,妻子炒一盤咸黃豆,他都覺得奢侈。但就是這樣一對貧困夫妻,卻斷然拒絕了這筆巨款。
王繼才一面阻止不法商人的胡作非為,一面迅速報告上級。孫某眼看事情要敗露,就拿王繼才兒子的生命進行威脅:“就算你不怕死,也得為孩子想想吧,他可才十幾歲……”“我是為國家守島,如果家人出事了,你也跑不掉。”王繼才憤怒地吼道。
見他軟硬不吃,孫某氣急敗壞,帶人把王繼才狠狠打了一頓,并放火燒毀了哨所值班室。幸好當地公安機關和武裝部門聞訊后及時趕來,才將孫某一伙繩之以法。
這些年,他們先后發現并協助公安邊防部門破獲了多起走私、偷渡案件。繼夫妻倆榮獲省級“勞動模范”和“國防工程先進管護員”榮譽后,2011年“八一”節前夕,王繼才又受到了南京戰區的通報嘉獎!
30年締造綠色王國
為了能在開山島扎下根來,上島之初,王繼才夫妻倆就決定在此開荒,把孤島建成美好家園。他們從岸上一點點運來泥土和肥料,在石頭縫里種樹種菜。第一年,栽下100多棵白楊,全死了;第二年,種下50多棵槐樹,無一存活。他們沒有放棄,“人能在島上活下來,樹怎么就活不下來?”
第三年,一斤多的苦楝樹種子撒下去,終于長出一棵小苗。王繼才喜出望外,他充滿信心:“有樹就有生機,有生機就有希望。”多年后,幾十棵松樹、苦楝樹在島上頑強生長,一些青草和瓜果蔬菜也在島上生根發芽,原本一片荒蕪的開山島,漸漸變得滿眼綠色,飛鳥啁啾。
說起王繼才夫妻,在漁民們眼里,他們是親人和恩人。漁民們晚上出海時,他們都會亮起信號燈;遇到雨霧冰雪天,他們就在島上敲響盆子,提醒漁船繞道航行;過往漁民缺糧少藥,他們就拿出自己備用的糧食、藥品贈送。
2009年8月,臺風“莫拉克”登陸時,一艘漁船在開山島附近嚴重傾斜,隨時都可能沉沒。發現這個情況,王繼才馬上給相關部門匯報,并打電話呼叫一艘大型漁船趕到,及時將這艘漁船拖回了港灣。這些年,接受過王繼才夫妻救助的漁民不計其數,過往的漁民都稱他們是“孤島活雷鋒”。
但面對親人時,王繼才卻滿懷愧疚。為了寸步不離地守衛開山島,他先后錯過了父母去世、女兒出嫁……在島上,他和妻子時常會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張碟片,這是2011年春節期間,縣領導前去看望王繼才病中的老母親時留下的視頻。
畫面中,老人淚眼蒙眬:“過去,一有順路船,我就想上島看我兒子。現在我老了,走不動了,去不了了。好多人問我,想兒子嗎?我說不想,其實怎么會不想,但我兒子是為國守島啊,自古忠孝難兩全,在我心中,為國家守海防那是大孝……”
“2012年10月,老母親病情加重,等我趕上岸時,她已經永遠地閉上了眼睛。而在多年前,父親離世前也沒有見到我。”說到這里,老王的眼眶中隱現淚光。
2013年,王繼才在一場臺風中受了重傷,前來看望他的大姐,看到弟弟和弟媳的生活依然清苦,忍不住再次勸他離島:“你們兩口子每月才1000元工資,連兒子上大學和女兒出嫁都要借遍親友,再看看你們吃的這是啥飯。現在咱們村里人外出打個零工,每年都能拿回家幾萬塊錢。”跑運輸的姐姐讓王繼才跟著她干,并許諾每月給他5000元工資。他回了一句:“你賺你們的錢,我守我的島。”姐姐罵一句“倔驢”,忿然而去。
島上風大濕度大,國旗容易壞,近30年來,老王夫婦自掏腰包買了170多面新國旗。開船的人說,國旗是開山島最明顯的標志,出海歸來,遠遠看到島上的五星紅旗,就知道到家了!
令王繼才夫婦驚喜不已的是,2012年元旦,天安門國旗班了解他們的事跡后,竟從北京送來一座全鋼移動升旗臺和不銹鋼旗桿,還向他們捐贈了一面曾經在天安門廣場飄揚過的國旗。當天,天安門國旗護衛隊官兵和王繼才、王仕花一起,在開山島升起了新年第一面五星紅旗。那一刻,夫妻倆覺得所有付出都有了嶄新的意義。
如今的開山島變化極大,防御工事和住房修繕一新,并裝上了太陽能發電系統,用上了熱水器,夫妻倆的收入也有所提高。初來開山島時,王繼才27歲,妻子25歲,如今這對年過五旬的夫婦都已長出了白發。但30年間,他們堅守孤島的決心從不曾動搖。令夫妻倆欣慰的是,2014年兒子研究生畢業后入伍當兵,也接過了保家衛國的鋼槍。
繼當選為“全國十大海洋人物”和“中國十大正義人物”后,2015年11月1日,以王繼才夫妻為原型的紀實大電影《兩個人的海島》,也在開山島正式開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