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國/青銅峽市葉升農業服務中心
玉米田間氮磷鉀肥料最佳施用量及適宜的比例實驗
李新國/青銅峽市葉升農業服務中心
【摘 要】通過玉米田間肥料實驗,結果表明:決定玉米產量高低的主要元素是氮肥,沒有氮肥的施入是不能保證玉米有高產,穩產的表現。但磷肥和鉀肥也是不可缺少的元素。因為磷肥和鉀肥是決定玉米千粒重和結實率的重要元素。因此,在生產實際中要合理施肥,從而達到玉米高產、穩產的目標。
【關鍵詞】玉米;土壤肥力;田間試驗;施肥
通過玉米田間肥料實驗,以掌握青銅峽市邵崗鎮甘城子村沙地玉米生產的最佳施肥量,肥料搭配;摸清土壤供肥能力、肥料利用率、土壤養分校正系數等參數。通過本次實驗主要探討中低產田玉米氮、磷鉀最佳施肥量及適宜比例,通過實驗檢測出土壤中缺乏什么元素,以及節約化肥開支,提高化肥利用率,以使玉米產糧、品質、經濟效益最佳,同時探究中低產田玉米土壤基礎肥力水平,為測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據。
1.按OPT 設計,設5個處理3個重復,實驗共占地930m2,每個小區凈面積為27.3m2,小區長7m,寬3.9m,各小區隨機排列,小區40cm起壟做埂,埂寬55cm,設3個重復。各重復間用150cm水渠隔開,各小區獨立排灌,具體排列見圖1

圖1 各小區設計圖示
2.實驗材料
供試玉米品種:興農1號。
供試肥料:尿素(含N46%)磷肥:魯西二銨(含P2O546%、N18%)、硫酸鉀(含K2O5%)。
前茬:水稻;種植方式:(單種)氣吸式點播;參試品種:興農1號,土壤類型:淡灰鈣土;肥力水平。

表2 10~20cm土壤測試結果

表3 各處理施肥水平

表4 各小區氮肥施用期
試驗田于10月8日開始收獲,小區單收、單脫、稱重、測水,計算小區實際產量,折合畝產量見表5所示 。

表5 試驗處理及產量結果

表6 試驗后取土化驗結果
不同處理玉米生物學特性及產量構成,在每個小區中取10株,進行考種,計算其平均值。

表7 2013年玉米豐缺試驗考種匯總
從表7中可以看出,處理1和2小區實際產量最小,分別為24.9kg、22.9kg,最高位處理5,其小區實際產量為32.6kg,說明缺氮對玉米產量影響較大,其次是鉀肥,鉀肥對玉米產量的影響大于缺磷,但小于缺氮,就本實驗來說對玉米產量影響最大的是氮肥的使用。以下通過方差分析小區產量,論證出肥料養分對玉米的顯著性差異。
1.小區單產的方差分析

表8 玉米豐缺指標實驗-小區實際產量的方差分析

變異原因 自由度 平方和 均方 F值 F0.05 F0.01區組間 2 664.64 332.32 4.625 4.46 8.65處理間 4 290.74 72.685 1.0116 3.84 7.01誤差 8 71.851總變異 14 927.23
區組間F=4.625〉F0.05=4.46,說明在0.05水平上,區組內差異顯著。處理間F=1.0116,F0.05=3.84,說明處理間無顯著性差異。
2.小區單產多重比較

表9 duncan‘新復極差測驗的多重比較
從以上表對此實驗進行分析:
1.豐1小區什么肥料都沒有施入,靠的主要是土壤往年剩余的肥料養分和前茬水稻秸稈還田的自然肥力,從長勢情況看,苗瘦弱、營養生長緩慢,成穗率比較低。表現嚴重缺氮,此處理玉米穗小,穗粒數少且抽雄早,這是缺氮肥的重要表現。
2.從豐2處理情況看,它的實際產量略低于豐1,此處理沒有施入氮肥,但施足了磷肥和鉀肥。豐2處理也表現出嚴重的缺氮癥狀,苗瘦弱、穗小、營養生長不夠,但此處理表現抽穗比較早,千粒重高于其他4個施肥水平的千粒重。
3.從豐3施肥水平來看,它的產量明顯高于豐1、豐2。因為施入了氮肥,它的營養生長旺盛,葉色正常。結實率也高于豐1、豐2。此處理表現缺磷癥狀。這與施入鉀肥有關系,它的成穗率比較好。
4.豐4處理在產量上表現與豐3基本相同。
5.從豐5處理來看,它的產量高于其他4個施肥水平的處理,明顯表現為產量高,其他生物學性狀表現突出,穗重、千粒重為突出。
綜上所述,決定玉米產量高低的主要元素是氮肥,沒有氮肥的施入是不能保證玉米有高產,穩產的表現。但磷肥和鉀肥也是不可缺少的元素。因為磷肥和鉀肥是決定玉米千粒重和結實率的重要元素。因此,在生產實際中要合理施肥,從而達到玉米高產、穩產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