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 勤
?
藥品招標價格對我國藥品定價方法改進的啟示
殷 勤
【摘要】目的 探討我國藥品定價方法的改進。方法 分析安徽省藥品招標目錄中注射用抗菌藥物的價格,并回顧國外藥品定價方法。結果 以成本加成為基礎的定價方法在我國藥品價格實際制定中存在一定局限性,綜合運用利潤控制法和成本加利潤控制方法,并在各個定價環節中運用藥物經濟學理論對我國藥品進行定價是較好的方案。結論 運用藥物經濟學手段是對我國藥品定價方法改進的有益啟示。
【關鍵詞】藥品招標;價格分析;成本加成;利潤控制;藥物經濟學改進
皖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安徽蕪湖 241000
近年來,我國人口正進入老齡化階段,急劇增長的醫療費用,加重了政府與個人的經濟負擔,也已成為國家重點干預的對象和亟待解決的問題。藥品作為醫療費用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勢必成為國家調控醫療開支的關鍵點。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在積極探索多種政策和方法來控制藥品價格,而藥品價格的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本研究選取“安徽省2012年縣級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中標目錄”(以下簡稱“目錄”)中注射用抗菌藥物的價格進行分析,參照國外的藥品定價方法,為我國藥品定價方法的改進建言獻策。
我國藥品定價方法有三種,包括政府定價、招標采購定價和企業自主定價,其中政府定價具體又分為統一定價和單獨定價。目前,各級政府控制藥品價格的主要方式為藥品集中招標采購,這種采購制度也影響著多數醫療機構的藥品使用,但藥品定價方法直接影響招標采購的價格。在我國,政府定價和自主定價是以成本加成為基礎[1]。從“目錄”中注射用抗菌藥物的價格分析可知,此種定價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
1.1 成本加成法影響定價的真實性,導致藥品價格高低懸殊 如上所述,目前我國藥品定價主要采用成本加成法,社會平均成本、限制最高零售價成為我國政府實施藥品政策的主要方法。招標價格主要由四部分組成,即含稅出廠價、由生產成本、期間費用、銷售利潤和增值稅,生產成本和期間費用是核心。各項成本數據的核查和統計的準確性是這種定價方式是否準確的前提。而在實際中,由于我國藥品成本價格信息不暢通,造成政府定價部門難以掌握藥品的實際生產成本,使得對藥品的社會平均成本計算誤差大,藥品定價失去科學依據[1]。此外,政府定價部門人員嚴重不足,缺乏對生產企業的有效監控,導致企業上報的生產成本遠高于實際生產成本,常將流通環節的成本混入生產成本中,造成社會平均成本計算不準確[2]。
本研究分析了“目錄”中注射用抗菌藥物的劑型(表1),同種藥品、不同劑型之間存在較大價差。粉針劑的價格明顯高于水針劑,例如同為辰欣藥業的0.5 g阿奇霉素粉針劑的價格明顯高于水針劑9.72倍。此外,同一藥品不同廠家、不同規格之間價格也相差甚遠,如表2可見頭孢呋辛就有11個規格,有15家生產企業中標,最低價只有1.57元,而最高價達13.42元,價格比值達8.55倍。
表1 693種中標抗菌素的不同劑型價格對比(單價:元/支)
1.2 成本加成法導致藥品臨床價值難以體現 在我國,多數藥品為仿制藥,企業自主研發能力嚴重不足,因此避免了高額的研發費用,使得我國藥品成本不高,也同樣不遵循原研藥品成本前期較高、后期快速下降的規律。“目錄”中注射用頭孢菌素均為仿制藥,各類醫療機構常常統計不同價位藥品的使用數量,價格超百元的藥品常受監控,統計發現1 g拉氧頭孢和1 g頭孢他啶+他唑巴坦價格均超過100元。
表2 693種中標抗菌素中注射用頭孢菌素類價格對比分析(單價:元/g)
筆者認為,藥品定價設計成本規則和具體標準不能僅從控制價格的標準出發,而忽視其臨床價值是否存在巨大差異。否則,易導致治療同種疾病的藥品中,一些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和經濟便利性的優勢藥品得不到體現。例如,筆者無法判斷開封豫港制藥廠17.50元中標的4.0 g注射用頭孢曲松鈉的臨床效果與北京佑眾全椒制藥廠中標的4.77元相比的差異。
1.3 成本加成法不利于引導企業主動降低成本 定價的具體操作是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價格司醫藥價格處對企業上報的生產成本進行核實,對于企業生產成本是否合理,是否有進一步降低的可能存在監管不力的缺陷。例如,上述監管部門所采用的成本加成法在實際執行中非但未使企業主動降低成本,還會誘導企業虛報成本提高藥品價格。而虛報藥品成本的企業,所非法獲取的高利潤并未給企業帶來發展的動力,反而使企業降低成本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極大降低,長期的結果必然不利于企業的發展和我國制藥產業水平的提高。“目錄”中,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復合制劑的價格均高于單一頭孢菌素類抗生素,頭孢噻肟+舒巴坦均價為(55.42±8.17)元,頭孢噻肟均價為(3.19±1.58)元,兩者相差17倍,雖然復方制劑的療效高于單一成分,但無法核實加了舒巴坦成分后對藥品價格的影響有如此之大的合理性。
在我國,由于調價程序復雜,效率低下,定價一旦實施,要進行調整相對比較困難,耗時也長。但是在市場經濟中,藥品的生產成本是持續變化的,近年來由于我國原材料、人工和燃料動力等費用的迅速上漲,已成為藥品費用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析“目錄”中注射用頭孢菌素1 g價格低于2.00元的有7個品種,以及上海現代哈森(商丘)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鹽酸林可霉素注射液中標價僅為0.14元,筆者擔心這些低價藥品有可能出現“降價死”的狀況。
國外藥品的定價考慮了藥品生產方、銷售方和使用方的需求,探索出了比較系統的定價方法,并取得了讓多方較為滿意的結果。定價方法有參考定價、控制利潤定價法、國際價格比較和成本加成等。其中參考定價、控制利潤定價法、國際價格比較主要用于報銷類藥品的定價,而成本加成法應用較少,主要用于特殊藥品的定價。表3總結了近幾年來已發表的對國外定價方法研究的文獻分析[3-11]。
表3 國外幾種主要定價方法的比較分析
3.1 多種定價方法并行 藥品價格除了與藥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成本有關以外,還與藥物的經濟性有很大關系。因此,藥品價格的制定應綜合考慮生產經營成本、處方量或市場使用量、創新程度、各項質量療效指數、競爭能力等因素,實行成本加成的定價辦法[12]。目前,我國藥品價格主管部門已經形成了參照國外定價方法,完善我國藥品定價方法的共識,并已在實際定價中綜合運用利潤控制法和成本加利潤控制方法對相應藥品進行定價[13],這種綜合了順加作價法和制定最高零售價格的定價方法,使企業利潤空間透明化、標準化,將各個環節的利益進行均衡,從源頭控制藥品價格,避免因企業虛報成本造成藥品價格虛高合法化現象。
3.2 利用藥物經濟學原理進行定價 一些國家將藥物經濟學評價作為實施藥品價格管制、控制藥品費用的通行手段,并將這一手段廣泛應用于制定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藥品報銷價格、臨床推薦用藥指南等諸多環節。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這一手段也是控制醫藥費用增長的必然選擇,因其體現了以價值為導向的價格形成機制,也是破解我國藥品價格管理難題的有效方法[14]。一些學者通過探討理論推導和實證分析相結合的藥品定價方法,驗證了藥物經濟學理論的確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藥品價格的快速增長[15-17]。
藥物經濟學評價的主要方法包括成本-效用分析、最小成本分析、成本-效果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新藥價格的制定主要使用成本-效果分析和成本-效用分析進行指導。成本-效用分析和最小成本分析均被視為成本-效果分析的一種,而成本-效益分析目前尚不被認可。李海濤等[18]以成本-效果分析法探討了在藥品定價過程中如何運用藥物經濟學評價法。孫利華和郭朗[19]認為,臨床藥品的合理定價方法,應首先確定滿足臨床需要的最低價格品種為該類藥品的代表品,此類藥品以成本加成法確定價格,其他相似藥品以此為基準來確定待定價藥品的價格以及價格漲落幅度。
通過對我國藥品定價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典型的不合理問題,如生產成本虛高、效用評價的忽視等進行分析,本研究提出運用藥物經濟學手段來制定藥品價格的方法,以期完善我國藥品價格制定的合理性和標準化。由于我國藥物經濟學尚屬于起步階段,應用并不廣泛,張馨月等[20]以自設問卷,采用上門走訪等方式對中國制藥企業開展藥物經濟學研究的情況進行調查發現,在訪問成功的247家制藥企業中,有212家(85.83%)未開展過藥物經濟學研究,僅有35家(14.17%)制藥企業曾進行過或正在進行藥物經濟學研究。因此,政府藥品定價部門參照國外經驗,運用藥物經濟學方法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藥品定價方法已成為目前醫療體制改革中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且合理的藥品定價政策對于提高我國制藥水平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潔,葉凱.我國藥品政府定價制度分析及完善策略[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3,30(2):102-105.
[2] 付昕,袁曉晶.對完善我國藥品定價制度的思考[J].價格理論與實踐,2007,27(7):34-36.
[3] 孔琳琳,張方.發達國家控制藥品虛高定價的方式及其啟示[J].中國藥業,2012,21(2):1-3.
[4] 駱玥.歐洲五國藥品定價及費用控制概覽[J].中國醫療保險, 2011,8(3):55-57.
[5] 常峰,張子蔚.國外藥品參考定價研究綜述[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11(2):51-53.
作者簡介:殷勤(1975.12-),碩士學位,副主任藥師。研究方向:臨床藥學,藥事管理。E-mail:yq0553@163.com
【中圖分類號】R95
【文獻標志碼】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4.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