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細珍
?
戴明循環在病案回收管理中的應用價值
葉細珍
【摘要】目的 探討戴明(PDCA)循環在病案回收管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回顧性選取實施PDCA循環前2013年1—12月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中醫院收治的11 258例患者病案資料,收集實施PDCA循環后2014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2 035例患者病案資料,比較PDCA循環前后病案回收率、甲級病案率。結果 2014年病案3 d回收率、7 d回收率、甲級病案率均明顯高于2013年,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 在病案回收管理中應用PDCA循環法,可明顯提高病案回收率,改善病案質量。
【關鍵詞】戴明循環;病案回收管理;應用價值
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中醫院,廣東河源 517300
出院患者的病案回收是病案管理工作中的重點,能否及時將病案回收歸檔是確保病案完整保存的基礎,但由于各種因素影響,在實際工作中病案回收工作往往十分拖沓,直接影響著病案資料轉化為醫療信息。PDCA循環又稱戴明環,是由美國戴明博士提出的一種質量管理系統,包括計劃階段(Plan,P)、執行階段(Do,D)、檢查階段(Check,C)、總結處理階段(Action,A)[1]。本研究就PDCA循環在病案回收管理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選取實施PDCA循環前2013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1 258例患者病案資料,其中男5736例,女5522例,年齡4~81歲,平均(47± 11)歲,住院時間5~35 d,平均(13±4)d;所屬科室:內科4852例,普外科3674例,骨科2254例,泌尿科478例。另外,收集實施PDCA循環后2014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2 035例患者病案資料,其中男6118例,女5917例,年齡2~85歲,平均(48± 12)歲,住院時間5~41 d,平均(14±3)d;所屬科室:內科5124例,普外科3901例,骨科2415例,泌尿科595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住院時間、所屬科室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PDCA循環
1.2.1 P階段 對本院病案回收管理現狀進行調查,對各臨床科室病案回收率、缺陷返修率、病案首頁質量等進行評估,找出存在的問題,并對其原因進行分析。住院患者數量增加、法律意識欠缺、病案管理人員與臨床醫師溝通不足、培訓不到位、獎懲制度未落實等均是導致病案管理問題出現的原因。根據上述情況嚴格按照衛生管理部門《病歷書寫基本規范》的要求制訂病案回收管理計劃[2]。
1.2.2 D階段 依據《病歷書寫基本規范》《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建立健全病案回收管理制度、病案首頁管理辦法、獎懲制度等,使病案回收管理有法可依。加強科主任在病案書寫環節的監控作用,督促各級醫師及時、真實、正確地完成診療記錄,使合格病案在規定時間出科歸檔。醫務科定期對病案進行現場抽查,發現問題后責任到人,限期整改[3]。
加強對病案管理人員專業知識和法律知識的培訓,并協同醫務科對醫師進行培訓,將臨床常用的診斷名稱與ICD-10診斷編碼建立對照目錄,發放至各科室,以便查閱。將病案首頁中常見的共性錯誤作為典型案例講解,降低病案首頁返修率。定期邀請法律專家對典型醫療糾紛案例進行解析,以提高醫師的法律意識[4]。
病案管理人員應加強與醫師的溝通,對到期未回收病案、回收病案內容有缺項者及時反饋,督促醫師修正。將病案回收情況納入科室績效考核,逾期未回收者扣主要責任人和上級醫師的績效工資。收到病歷缺陷通知單未及時修正者扣主要責任人的績效工資。病案管理人員對病案缺陷未登記、未發放修正通知或催交通知者扣款到責任人。每月對病案回收率、病案首頁質量優秀者予以獎勵,并作為晉升職稱的考評指標之一[5]。
1.2.3 C階段 實施PDCA循環法6個月后,對臨床各科室病案回收情況進行檢查,將檢查結果作為持續改進依據。實施PDCA循環法后病案回收率明顯上升、缺陷返修率明顯下降、病案首頁質量評分明顯提高,但仍存在3級醫師缺簽、漏簽名、檢查報告單缺失等現象,提示下一階段的整改目標以病案出科前自查、終審、收集為主,確保完整、合格的病案出科,避免發生醫療糾紛因病案不合格而給醫院造成損失[6]。
1.2.4 A階段 及時總結病案管理經驗,鞏固已取得的成績。比較實施PDCA循環前后病案問題數量,在今后的工作中實施3級質量監控,包括以醫師自查為主的基礎質量監控、各科室內部、醫院質量監控部門的過程質量監控、患者出院后的終末質量監控。重視病案管理工作,在衛生管理部門制定的《病歷書寫基本規范》《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指導下結合本院實際情況,做好病案管理工作。
1.3 觀察指標 比較PDCA循環前后病案回收率、甲級病案率。采用住院病案質量評價表對病案質量進行評價,其中評分≥85分為甲級,70~84分為乙級,60~69分為丙級。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014年病案3 d回收率、7 d回收率、甲級病案率均明顯高于2013年,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實施PDCA循環前后病案回收情況及甲級病案情況比較[例(%)]
我國衛生管理對出院病案的完成時限制定了明確要求,但在實際工作中部分醫師常不能在規定時限內完成病案書寫,其與我國醫療行業人力資源緊張相關。臨床醫師不僅擔負著門診、住院、手術等工作,還承擔著一定的教學任務等工作,忽略了病案書寫的時限性和病案質量。且部分醫院對病案完成時限的具體管理流程存在缺陷,領導不重視病案管理工作,導致未嚴格規范醫師行為,造成病歷資料流轉秩序混亂、病案回收不及時。病案科工作效率低下,嚴重影響病案及時歸檔,無法保證數據統計的及時性和準確性,一旦發生醫療糾紛,會給醫院造成較大安全隱患。
PDCA循環運用先進管理理念進行病案回收管理,改變了傳統的重醫療、輕病案的觀念,通過P、D、C、A循環,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及時、優質的病案不僅可以保證患者的合法權利,還有利于保護醫務人員的自身權利,應當將病案回收管理作為醫院管理工作的重點。實施PDCA循環管理可有效提高病案回收管理工作效率,改變傳統病案無法及時回收,促進病案室工作流程程序化、條理化,確保病案及時歸檔,首頁及時錄入,有利于保障數據準確性、及時性。另外,在實施PDCA循環后,可明顯提高出院病案歸檔率,縮短復印或病案查找時時間,避免患者長時間等候帶來的糾紛。
本研究結果表明,實施PDCA循環后病案3 d 和7 d的回收率以及甲級病案率均明顯高于PDCA循環前。提示在病案回收管理中應用PDCA循環,可明顯提高病案回收率,改善病案質量。
參考文獻
[1] 鐘綺玉,張小平,黃潔平.應用PDCA循環法加強基層醫院病案質量管理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15):135-138.
[2] 周曉清,明星辰,梅正平,等.PDCA循環法在病案回收管理的應用[J].中國病案,2014,15(10):11-13.
[3] 李麗星,洪嘉銘,梁瑜,等.出院病案回收管理系統的應用[J].中國病案,2012,13(4):48-49.
[4] 陳美笑,盧振輝.PDCA在病案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病案,2014,15(8):7-9.
[5] 杜靜,閻莉,張菊芬,等.病案回收管理信息系統的使用對病區工作的影響研究[J].中國數字醫學,2014,9(8):116-117.
[6] 曾程慧,陳才壽,張敏,等.PDCA循環法在病案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病案,2015,16(5):10-12.
【中圖分類號】R197.323.1
【文獻標志碼】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4.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