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平 陳喜麗
?
脫細胞異體真皮基質填塞與切開掛線術治療肛瘺患者的臨床效果
胡海平 陳喜麗
【摘要】目的 比較脫細胞異體真皮基質填塞與切開掛線術在肛瘺患者中的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收治的肛瘺患66例者,根據患者入院順序及患者意愿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3例。觀察組患者采用脫細胞異體真皮基質填塞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切開掛線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3.0%,對照組為18.2%,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無復發病例。結論 脫細胞異體真皮基質填塞術治療肛瘺患者效果非常理想,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無復發。
【關鍵詞】脫細胞異體真皮基質;切開掛線術;肛瘺;臨床效果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肛腸科,湖南長沙 140000
【Key words】Acellular dermal matrix;Incision and thread;Anal fistula;Clinical effect
肛瘺是肛腸科常見疾病,患者痛苦大,嚴重影響身體健康和生命質量。肛瘺的治療目的是一期痊愈,降低患者的疾病復發率。目前,臨床上多采用手術治療肛瘺,但復雜性肛瘺患者術后復發的概率非常高,嚴重影響患者的康復。掛線治療是臨床上最常用的肛瘺治療方式,但治療后效果并不理想。脫細胞異體真皮基質填塞是一種微創治療,本研究就脫細胞異體真皮基質填塞與切開掛線術在肛瘺患者中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收治的肛瘺患者66例,根據患者入院順序以及患者意愿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3例。觀察組患者采用脫細胞異體真皮基質填塞治療,其中男19例,女14例,平均年齡(43± 19)歲;平均病程(9±4)d;低位肛瘺12例,高位肛瘺21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切開掛線術治療,其中男20例,女13例;平均年齡(43±18)歲;平均病程(9±5)d;低位肛瘺11例,高位肛瘺2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美藍探針確定患者瘺管情況,將有孔的一端傳入橡皮筋,食指深入直腸,將肛門拉出,然后抽出探針,將橡皮筋留在瘺管內,切開瘺管外口與內口間的皮膚,在掛單位組織外緣用血管鉗夾緊,扎緊橡皮筋,掛線完畢后用無菌輔料覆蓋。術后常規給予抗菌、換藥治療。
1.2.2 觀察組 患者取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巾,采用美藍探針確定患者瘺管情況,將瘺管外口、內口周圍組織環形切除,徹底清理瘺管,將瘺管內的腐敗物質、肉芽組織全部清除。用雙氧水及甲硝唑鹽水沖洗瘺道,消毒會陰、直腸、肛管,自外口向內口植入脫細胞真皮基質材料,采用10號線縫扎脫細胞異體真皮基質,將其固定在瘺管外皮膚處,入瘺管內至內口,拆除縫扎的絲線,用4~0薇蕎線將脫細胞異體真皮基質縫合固定在內口黏膜肌層并同時閉合內口黏膜,用薇蕎線將脫細胞異體真皮基質與瘺管外口皮膚固定,剪去外口處多余的脫細胞異體真皮基質,剪去多余的組織,用無菌敷料覆蓋,術后常規給予抗菌、換藥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同時對患者隨訪半年,觀察疾病復發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2.2 疾病復發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均無復發病例,復發率為0.0%。
肛瘺的致病原因主要為肛腺感染誘發直腸膿腫,直腸膿腫破潰后會采用切開引流進行治療,若患者治療后傷口感染不愈,則很容易誘發肛瘺。患者疼痛非常嚴重,且肛瘺不會自行愈合,需要采取手術治療[1]。以往臨床上多采用肛瘺切開、肛瘺切開掛線方式進行治療,但患者手術創傷較大、傷口愈合時間長,且術后很容易發生肛門畸形,嚴重者會誘發大便失禁,非常不利于預后[2]。因此,需要尋找一種創傷小的手術方式進行治療。
脫細胞異體真皮基質填塞術是一種新的微創手術,不會對患者造成較大的創傷[3-4]。該手術方式能夠有效保留肛門原有組織的支撐結構,填塞后能夠作為細胞支架使用,誘導新的血管生成、促進組織細胞恢復,能夠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此外,患者治療后并發癥發生率非常低,大大改善了患者的預后。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中僅1例發生術后感染,而對照組患者1例發生大便失禁、4例發生肛門畸形、1例發生感染,進一步證實脫細胞異體真皮基質填塞術在肛瘺中具有更為顯著的療效。
綜上所述,脫細胞異體真皮基質填塞術在肛瘺患者中的治療效果更加理想,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無復發,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
參考文獻
[1] 林家威,吳鴻根,黃順榮,等.脫細胞異體真皮基質填塞與切開掛線術治療肛瘺的對比研究[J].微創醫學,2013,8(6):687-688.
[2] 王健誠,王煒,張科,等.脫細胞異體真皮基質填塞術治療高位肛瘺的臨床對比研究[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4,18(34):223-226.
[3] 趙勇,朱震宇,趙玉涓,等.脫細胞真皮基質在復雜性肛瘺手術中的臨床應用[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2,6(23):7787-7789.
[4] 韓加剛,土振軍,趙寶成,等.脫細胞異體真皮基質治療肛疹的愈合機制研究[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1,12(14):964-967.
Clinical effects comparison of acellular dermal matrix filling and incision and thread in treatment of anal fistula
Hu Haiping Chen Xili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acellular dermal matrix filling and incision and thread in the treatment of anal fistula.Methods 66 cases of anal fistula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3 to Febr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hospitalization order and patients’ awareness.Each group contained 33 cases,with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iven acellular dermal matrix filling treatment,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incision and thread treatment.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se two group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complications incidenc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3.0%,and 18.2% in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P<0.05).Two patients had no disease recurrence,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0.0%.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acellular dermal matrix filling in the anal fistula is good,and the complications incidence is low.
作者簡介:胡海平(1978.11-),碩士學位,主治醫師。研究方向:肛腸外科手術
【中圖分類號】R657.1+6
【文獻標志碼】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