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燕
時間是寶貴的,逝去了就再也回不來;時間是公平的,不會虧待任何人。一些人之所以碌碌無為,是因為虛度中荒廢了人生;一些人之所以走向了成功,是因為努力中用好了時間。做時間的主人,別做時間的奴隸。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事業略有小成的美國商人賈尼尼和銀行家科涅爾的女兒結婚。婚后,賈尼尼到科涅爾的銀行上班。為了考驗一下他的能力,也為了讓他得到更好的磨煉,科涅爾決定讓賈尼尼從最底層的工作做起。
一次,科涅爾到賈尼尼所在的部門察看,當時離下班時間還有十分鐘。辦公室的員工都在聊天,畢竟這個時候該忙的工作都已經忙完了,況且當天是周末,大家都討論起了如何度過周末。科涅爾掃了一眼,打算離去時,卻發現賈尼尼仍趴在電腦桌上忙碌著。科涅爾好奇地站在賈尼尼身后,想要知道他到底在忙什么。
賈尼尼把電腦桌面上已經完成的任務文件夾一個個刪除,然后打開一個文檔,把周一需要做的工作羅列出來,并按照輕重緩急標注了時間。接著,他又瀏覽了一遍今日完成的工作,然后長舒一口氣關掉了電腦。關掉電腦后,賈尼尼仍沒有加入到和同事閑聊中,而是認真地把辦公桌收拾了一遍。最后,看著干凈整潔的辦公桌面,賈尼尼面帶微笑地站了起來,這時候也恰好到了下班時間。
看到眼前這一切,科涅爾連連點頭,贊嘆地對隨行者說:“賈尼尼日后必成大器。”事實證明,科涅爾的判斷是正確的。后來,賈尼尼憑著多年積累的經驗,開辦了一家銀行,并用獨特的經營模式,打破了美國傳統的民主,秘密建成了遍布歐美的意大利銀行分行網。晚年,賈尼尼終于被推上了“全美第一銀行家”的寶座。
其實,賈尼尼成功的理由很簡單。一個人能利用下班前的短短十分鐘,完美地做好今日工作總結,安排好明日工作任務,并努力為自己創造一個整潔的環境。那么,他一定有著足夠的約束力和自控力,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怎樣去實現。所以,他必然會是一個極其優秀的人才。
(選自《新青年·珍情》2015年第10期)
閱讀品悟
時間是公平的,卻被人們不一樣地利用。有的人珍惜時間,哪怕短短的十分鐘,也被充分利用;也有的人,總覺得時間很充裕,浪費一點無所謂。殊不知,有時候成敗就在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