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友
職業病不僅“造病”時間長,而且潛伏期更長、往往在勞動者變更、離職或退休多年后才被發現。因此,一些無誠信的用人單位對事后出現的職業病以種種理由一推了之,拒絕擔責。下面案例告訴勞動者,至少五種推諉扯皮情形,用人單位必須承擔責任!
一、未辦工傷保險,最后單位擔“優先”責任
[案例]農民工老梁于2010年4月到A煤礦從事技安、掘進工作。2012年又轉到B煤礦從事井下掘進工作。B煤礦未為老梁辦理工傷保險。半年后,老梁因身體不適自動離職。2013年6月11日,老梁參加職業病鑒定,被確定患二期塵肺病。老梁找到B煤礦要求按職業病標準享受相應待遇。B煤礦提出,老梁所患職業病系先前的用人單位危害造成的,應由先前的用人單位(A煤礦)承擔責任。
[分析]《職業病防治法》第五十三條規定:勞動者被診斷患有職業病,但用人單位沒有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的,其醫療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單位承擔;最后的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該職業病是先前用人單位的職業病危害造成的,由先前的用人單位承擔。據此,老梁可選擇B煤礦為被申請人,要求其按職業病損害之工傷保險待遇標準承擔賠償責任。當然,若A煤礦在承擔賠償責任后,有證據證明該職業病是先前的用人單位的職業病危害造成的,可另行主張權利,由先前的用人單位承擔。
二、離職未檢查,用人單位擔“舉證妨礙”責任
[案例]王某系某煤業公司職工, 2004年10月退休時,該煤業公司未組織王某進行任何職業健康檢查。2006年8月至2009年1月王某因慢性支氣管炎急發、肺氣腫多次住院。2012年3月,王某被診斷為塵肺。2013年11月,被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為(職業病)工傷。2014年1月,王某被鑒定為傷殘四級,部分護理程度依賴。雙方對王某享受工傷待遇無爭議。王某要求所在煤業公司承擔2004年10月(退休時)至2013年11月期間的護理依賴損失。公司認為,王某是于2013年11月確認為職業病的,之前是否患有職業病、是否需要護理依賴,沒有證據證明。
[分析]根據《職業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勞動者。本案煤業公司在王某離崗時,未組織職業健康檢查,導致不能確定王某患塵肺病和需要護理依賴的確切時間,也無法就其離職的職業健康狀況進行舉證,煤業公司的行為已經構成了舉證妨礙,且對于妨礙舉證的行為具有故意或過失,應承擔相應的不利后果。
三、公司清算注銷,受益股東擔難脫干系責任
[案例]2000年3月,陳先生開始在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從事金屬拋光工作。2010年底,因公司要搬遷,陳先生辭職離開公司。2011年3月,陳先生在找工作體檢時發現肺部有問題,懷疑是塵肺職業病。陳先生向原公司提出請求協助進行職業病檢查鑒定時,該公司不僅不承認陳先生從事金屬拋光工和他近10年的工作時間,還以公司已清算解散注銷為由拒絕承擔責任。
[分析]股東自行對公司進行的清算不具有債務免除的效果,涉案公司清算組若未曾向原告催告申報債權,在報紙等媒體刊登的注銷公告也只寫明了該公司成立清算小組、辦理注銷手續,并無催告債權人申報債權的內容,公司在未足額清償債務的情況下注銷,股東又在公司注銷后獲得公司財產權益,債權人有權要求獲益股東在所獲財產利益的范圍內清償公司債務。據此,陳先生可以該公司的股東為被申請人,申請確認勞動關系仲裁,而后再進一步依法維權。
四、工傷多年后被確診職業病,訴訟時效重新計算
[案例]農民工洪伯于1993年在一家金礦從事井下勞動時遭遇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經工傷鑒定委員會鑒定為工傷,并享受工傷待遇。事后,該金礦在幫助洪伯轉診途中,將處于植物人狀態的洪伯送回老家,并收回了全部病志資料。之后的多年治療中,因金礦幾經改制,洪伯醫療費等一直由個人墊付。2014年11月,經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再次鑒定確認:62歲的洪伯不僅全部喪失勞動能力,而且被確認為“職業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遲發性腦病、雙耳神經性耳聾,重癥癲癇”。但洪伯妻子再次找到改制后某金礦公司時,得到的回答是早已過了訴訟時效。
[分析]《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洪伯是于2014年11月鑒定為職業病,那么他的訴訟時效應從鑒定之日,也就是洪伯發現身患職業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遲發性腦病時起算。據此,只要洪伯于2015年11月之前申請仲裁維權,應當會得到法律支持。
五、確認勞動關系之訴,不受時效限制
[案例]農民工老趙在一家個體小煤礦從事采掘工作7年,離職5年后的2014年12月初,經某醫院診斷,確認為塵肺病,懷疑其患上職業病。為向改制后的某煤炭公司追索職業病待遇,老趙向職業病確認部門提出診斷申請,可工作人員告訴他,根據《職業病防治法》《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規定,申請職業病診斷必須有勞動關系證明。因老趙當初未與個體煤礦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無法證明勞動關系,隨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確認勞動關系仲裁,仲裁委以過了一年仲裁訴訟時效為由,駁回其申請。
[分析]確認勞動關系之訴,是民訴三類“訴”中的確認之訴,確認之訴不同于給付之訴和變更之訴。只有給付之訴和變更之訴適用訴訟時效制度,確認之訴不受訴訟時效限制。據此,老趙不服仲裁決定之時,可依法起訴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