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治區“十二五”成績單
回顧過去,“十二五”時期是我區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期,取得了哪些成就,還是讓數字說話吧!
◇地區生產總值由1.17萬億元增加到1.8萬億元,年均增長10%
◇人均生產總值由7070美元增加到1.15萬美元,居全國前列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1070億元增加到1963.5億元,年均增長12.9%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由2273.5億元增加到4352億元,年均增長13.9%
◇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2萬億元,是“十一五”時期的2.6倍,年均增長18%
◇三次產業結構由9.4∶54.5∶36.1演進為9∶51∶40
◇糧食產量由431.6億斤增加到565.4億斤
◇牲畜存欄由1.08億頭只增加到1.36億頭只;牛奶、羊肉產量居全國首位
◇農畜產品加工轉化率由51%提高到58%
◇煤炭對工業增長貢獻率由33.5%下降到11.3%
◇非公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由43%提高到64%
◇公路總里程從15.8萬公里增加到17.5萬公里
◇鐵路運營總里程由9500公里增加到1.35萬公里,居全國首位
◇呼包集動車組開行,結束了我區沒有動車組的歷史
◇民航機場由12個增加到24個,居全國前列
◇蒙西電網變電容量突破1億千伏安
◇“十個全覆蓋”工程累計投資886億元
◇全區84.4%的行政嘎查村實現全覆蓋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由55%提高到60.3%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形成改革成果572項
◇累計完成進出口總額623.8億美元,是“十一五”時期的1.64倍
◇五大生態工程和六大區域性綠化工程累計投入546億元
◇10.1億畝可利用草原納入保護范圍
◇森林面積由3.6億畝增加到3.8億畝
◇草原植被蓋度由37%提高到44%
◇各級財政累計投入民生資金1.18萬億元,是“十一五”時期的2.6倍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698元、5781元增加到30594元和10776元,年均增長11.1%和13.3%,高于經濟增速
◇192萬農牧民擺脫了貧困
◇220萬戶城鄉困難家庭居住條件改善
◇累計新增城鎮就業134萬人
◇教育投入年均增長10.9%
◇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8%
◇魯迅文學獎實現零的突破
◇成功舉辦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全面推進依法治區
◇構建起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
◇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
◇大力實施平安創建工程
◇自治區本級行政審批事項和行政權力分別壓減47%和45%
◇自治區本級“三公”經費支出較2010年下降53.3%
根據近期公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決定》,我國將實行生育登記服務制度,對生育兩個以內(含兩個)孩子的,不實行審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這是在“準生證”制度實施多年后,我國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重大變革。
從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獲悉: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內蒙古通過一卡通發放的2015年財政補貼資金突破300億元,達到306.5億元,涉及141個大類的180項補貼,惠及全區4060萬人次。
2015年,內蒙古自治區12315系統共接到消費者咨詢、投訴、舉報、建議14.0483萬件,同比增長了7.1%。其中,投訴涉及爭議金額2.8億元,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5387.8萬元。投訴量排在前十位的商品依次為手機、乘用車、皮鞋、運動鞋、地磚、木門、沙發、機械手表、液晶電視機、床,占商品類投訴總量的37%。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了2015年反“四風”的大數據年報,梳理了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紀委官方網站2015年通報曝光的數據。該年報稱,2015年前11個月,受處理的縣處級及以上級別干部人數比上年增長51%。統計還發現,2015年以來,部分地市通報曝光數量較少,在省級紀委官網,通報曝光數占違紀問題查處數不足20%,部分地市“零通報”。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7日正式啟動5G技術研發試驗,這意味著中國5G發展進入技術研發及標準研制的關鍵階段,將為中國2020年啟動5G商用奠定良好基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IMT-2020(5G)推進組組長曹淑敏說,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將在中國政府的領導下,依托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由IMT-2020(5G)推進組負責實施。其主要目標是支撐5G國際標準制定,推動5G研發及產業發展,促進全球5G技術標準形成。
2016年1月1日,由民政部開發的全國救助尋親網(http://xunqin.mca.gov.cn)正式上線,面向社會公開運行。民政部表示,下一步將督促各地盡快將現有滯留在救助管理機構,尚未開展尋親服務的受助人員信息錄入該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