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穎
【摘 要】
“互啟雙合”教學模式,是一種以橫向的角度,讓學生以交流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寫作;以縱向的角度引導學生學會從模仿到原創,逐漸提高寫作水平的教學模式。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
高中 語文 互啟雙合 作文 教學模式
如何提高高中生的寫作水平,是很多高中語文教師面臨的難題。“互啟雙合”教學模式,是一種以橫向的角度,讓學生以交流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寫作;以縱向的角度引導學生學會從模仿到原創,逐漸提高寫作水平的教學模式。
一、應用相互交流的方法讓學生確定寫作主題
在傳統的作文教學方法中,教師會為學生確定學習的主題,經過教學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法容易讓學生產生被動的學習心理,學生會覺得自己根本不能寫自己想寫的文章,于是消極的對待語文寫作。應用“互啟雙合”的教學模式,教師可為學生劃定一個學習范圍,讓學生自己決定寫作的主題。
比如,有一名教師在開展教學課時,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要求每個小組一起讀當天的報紙,教師要求學生從報紙中選一則自己感興趣的時事新聞作為學習主題。當這些學生覺得有寫作選擇權時,他們就會積極的閱讀寫作的素材,開展寫作活動。
高中語文教師可應用“互啟雙合”的寫作模式,為學生選定一個學習范圍,比如教師可引導學生共同閱讀一類圖書、閱讀一份報紙、一起討論某一個生活話題,讓學生從中找到自己想寫的內容,然后積極的投入寫作。
二、應用相互啟發的方法讓學生拓展寫作題材
在傳統的作文教學方法中,學生最常出現的作文問題是學生的寫作范圍過于狹窄,比如撿錢的題材、扶老奶奶過馬路的題材都已經是被學生寫過無數遍的題材。為了幫助學生更到豐富的寫作題材,教師可引導學生從多種角度去思考寫作的主題,讓學生的切入點具有創意性。
依然以以上高中語文教師引導學生寫時事題材的作文為例。有一個學習小組決定了評論有一名教師跪著上課的新聞話題,學生覺得這種教學方法有背生活常識,這背后一定出現了社會問題。當學習小組確定了學習主題以后,一時之間,學生不知道應該如何評論這篇時事新聞,這一名教師引導學生嘗試從生活、醫學、教學、社會等多重角度來思考這件事,然后立足一個價值觀來禪述這件事。當教師這樣引導學生時,學生才發現同一件事可以以那么多的角度來談論,一時間,學生就像眼前打開了新世界,于是學生以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以多種角度談論這件事。
高中語文教師要在“互啟雙合”寫作教學模式中引導學生從多種角度思考寫作題材,選擇一個具有創意的角度寫作文。
三、應用模仿寫作的方法讓學生積累寫作經驗
當學生決定了寫作內容以后,部分學生的寫作基礎不扎實,他們不能立即寫出一篇高質量的文章,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仿寫文章開始,打好寫作基礎,積累寫作知識。
比如以教師引導學生寫以上的時事評論為例,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時事評論是一種什么題材?學生經過思考,可了解時事評論最常見的體裁為雜文體裁及議論文題材。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他們以前學過哪些經典的雜評以及議論文?學生經過思考,可以發現他們在初中時代曾學過魯迅的《論雷峰塔的倒塌》,這是一篇優秀的雜文范文;學生學過最經典的議論文范文為《勸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這兩篇為范本,打好作文框架。
部分學生的寫作基礎不足,他們不能正確的把握寫作的流程,高中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找作文的同類題材范文,應用仿寫范文框架的方法把握寫作文的流程,這種讓學生從仿寫走向原創的寫作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降低寫作難度,引導學生逐漸積累語文知識,這一環節即為“互啟雙合”中的“雙”。
四、應用獨特的寫作構思讓學生形成寫作風格
一篇優秀的文學作品,一般不僅僅著眼于描述人、事、物,它們通常在作品中注入作者的情感、價值觀,這種情感或者能感染他人,這種價值觀或者能引發他人的思考。當人們意識到一篇文章有獨特的文學藝術價值、獨特的思想時,便會認為它是好文章。高中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作文的框架可以模仿他人的作品,作文的思想則必須透露出學生自己的情感。
依然以那一名語文教師引導學生寫時事評論為例。有一名學生曾經問過:“我對這件事沒有自己的看法啊,沒有自己的想法就不能寫作文嗎?”這一名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當他看到這篇新聞時,第一反應是什么?學生經過思考,認為當時有一瞬間的憤怒。教師問他為什么會憤怒,這一名學生說,他無法相信在現代化的社會里,居然有允許教師跪著上課,而且大家都接受這種事實,毫不驚異的樣子。教師就引導學生結合《論雷峰塔的倒塌》為框架寫自己的想法,這名學生的寫作片段如下:“我們現在只能看到一個老師不好好保重身體,好好養病,卻拖著病體跑來上課,這種行為還被媒體鼓勵,看的人還流著感動的眼淚。對此只能一笑。如果一個人做著不正常的事情,那可能還只是他個人的原因,若是不正常的事情還被鼓勵起來,大家去爭相效仿,那又是什么情形呢?”從這一名學生寫的作文來看,他認真的思考了這件事,并把自己的情感、價值觀注入了作文里。
所謂的“合”,是指教師要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到作文里,這是文章寫作的核心,學生只有在作文中展現了自己的思想,適才的學習才全部有了價值。讓學生結合剛才學過的知識,應用一條“獨特的思想”的線把它們都串聯起來,就是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的最后一個環節。
【結 語】
“互啟雙合”的寫作教學模式是指導小組合作學習與仿寫教學這兩種教學模式結合起來,發揮兩種寫作教學模式優勢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黃朝玲.“讀、悟、說、寫”作文教學模式的運用【J】. 廣西教育,2015(33)
【2】蔡云云.“微寫作”作文教學模式初探【J】. 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5(09)
【3】劉承英.高中語文“互啟雙合”作文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J】. 天津教育,2015(Z1)
【4】陳蓉. 三“點”一“線”學寫作——以八年級上學期游記單元寫作為例【J】. 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11)
【5】周穎. “當堂寫——小組改——教師評”作文教學模式的優化【J】. 考試周刊,201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