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青松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造好的學習環境,形成學生濃郁的學習氛圍,帶領學生提升學習能力,探討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并闡述了幾種創設教學情境的方法,以及產生的日常實踐中的一些思考。
【關鍵詞】情境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數學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引導學生進入數學情境中,發展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創設情境教學的具體方法有很多,結合小學數學教學實踐,可以這樣進行情境教學:
一、引進故事法
小學中低年級學生對故事很感興趣,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運用生動的語言來描述故事情節,激發學生在故事情景中,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教師可以創設故事情境,吸引學生產生疑惑,在疑惑中思考,產生強烈的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認識周長的時候,教師可以引進《喜洋洋與灰太狼》,編一個童話故事,羊村發生了盜竊案,小螞蟻儲藏在糧倉里的蛋糕被盜了。小螞蟻可著急了,繞著一片樹葉的邊線走了起來,走完樹葉的一圈突然想到:趕快向村長報案,于是小螞蟻就報案了。警察來到糧倉偵察一番后發現一條重要的線索:在門口留下了三種動物的腳印,警察掌握了這一條線索后就去調查了。教師可以啟發學生,你們也可以動手畫一畫腳印,這就是周長的概念。教師通過學生測量的方法,進一步了解了周長,最后警察知道了誰是小偷。教師創設了優秀的教學情境,收獲了好的教學效果。學生都積極參與,活躍了教學的氛圍,挖掘了學生學習的潛能,課堂成為學生測量和統計競賽的場所和海洋,學生的積極性被很好地調動起來。教師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引發了學生高昂的學習熱情,高效的故事情境,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了生動的學習情境,啟迪了學生的心智。
二、引入問題情境
提問是很好的學習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提問,提出有質量的數學問題,帶領學生通過課堂提問走進數學課程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提出學生想解決卻要經過思考的高質量的問題,能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上進心,促進學生努力思考,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例如教學圓的知識的時候,教師運用電腦顯示:米老鼠坐的車輪是正方形的車輪,它在顛簸,為什么會顛簸呢?它坐的舒服嗎?接著,教師又顯示,米老鼠坐在圓形的車輪上,但是車軸不在圓心上,這樣還是會顛簸嗎?為什么米老鼠還不舒服?教師引起學生思考,學生可能會尋著問題找到答案,要想讓米老鼠不顛簸,必須將車軸到車輪的距離都相等,那么車軸就要安在圓心的地方。這樣,教師再次動態顯示:這次米老鼠經過學生改進后,開車開得很穩妥很自在。教師可以配合語言說:米老鼠在感謝我們大家呢。這樣,教師就引出了教學的內容,這樣的問題情境很有趣,學生在笑聲中鞏固了知識,內化了知識,體會到了知識的妙處,體驗到了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知識的成就感,學生從學習中感受到了幸福感,快樂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欲望,增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引入操作情境法
小學生都喜歡動,教師要指導小學生多多動手操作。小學數學教師要設計學生動手操作的學習環節,讓學生運用數學學具擺一擺,放一放,折一折,量一量,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鍛煉,促進學生理解能力的提升,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認識物體時,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開展學生參與的學習活動,展開同學之間的分工合作和交流。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堆積木,在游戲中感受物體有著不同的形狀,引導學生將這些物體進行分類,再觀察每一類別的物體,然后,教師抽象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等物體,讓學生初步認識這些物體。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再動手觸摸,感受每類物體的特點,組織學生小組合作交流討論,說一說每組物體的特點。教師帶領學生積極動手參與,觀察、分類中幫助學生形成表象,深化認識,加強了學生對各種不同形狀的物體的認識。
四、引進生活情境
生活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大世界,大課堂。小學數學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從已經有的學習生活經驗出發,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模型從而應用。生活中有很多數學知識值得學生們學習。教師要通過教學,讓學生的數學課堂轉向生活大舞臺,讓學生領悟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到處有數學。教師要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的眼光和思維去看待生活,觀察生活,體悟生活,思考生活。如果教師在教學中經常運用和生活相關的事例,那么學生就會覺得一切都很親切,一下子有可能就會喜歡上數學學習。
五、引進競爭情境
小學數學教師運用競賽的方式組織教學,全面激發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在競爭中進步,在競爭中成長。教師要將一切競爭性的因素和機會都轉化為學習的內在的動力。
教師可以在數學課上開展數學競賽,鼓勵優秀的小組,對表現不夠好的小組給予鼓勵,提出希望和新的要求。教師引進競爭機制到課堂教學中,展開小組之間的競賽,能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發展學生的競爭意識。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帶領學生走進數學教學的情境中,給學生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產生持久的學習動力,保證學生熱愛學習數學,點燃學生熱愛學習的火焰。
總之,情境教學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真切的學習環境,能激發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增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要努力創造各種教學情境,教會學生提升終身可持續性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林黎珍.創設問題情境,激起學生的數學探究需求[J].才智,2009(24)
[2]王啟玉.課堂教學要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