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杰
【摘 要】中國現代杰出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過對待孩子要“出于衷誠,真心認他們作朋友,真心要他們作朋友的親切表示。”本本分析了“用心”理念指導下的學校管理方法。
【關鍵詞】“用心”理念;學校管理
葉圣陶曾說過對待孩子要“出于衷誠,真心認他們作朋友,真心要他們作朋友的親切表示。”這與我校“培養合格公民,用心成長;培養優秀教師,用心教育”的辦學目標十分融通。多年來,我校在“用心”這一核心理念的統領下,凝煉出了“教育始于用心,教育現于用心,教育成于用心”的教育理念,用心打造特色文化校園,用心提煉優秀品質校園,用心保障兒童發展健康,用心促進兒童成長幸福。
首先,培養合格公民,用心成長。
用心促健康。孩子的健康成長是第一位的,所以我們從狠抓學生的養成習慣入手,首先是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開展各種衛生評比活動;其次是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教會他們制定每日的作息時間表,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再次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比如通過班會課、知識問答等活動形式來宣傳健康的飲食習慣,讓孩子明白少吃零食和垃圾食品,同時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
用心保平安。為了切實增強學生的消防安全意識和防火、滅火知識,12月9日,我校組織全校性的消防安全知識宣傳教育活動,滄浪消防大隊大力支持,現場演示教練,學生獲益匪淺。長期以來,學校高度重視安防工作,用心保平安,讓家長放心,讓上級部門放心。此外學校還注重交通安全的教育,并注重交通方面的習慣養成,比如穿馬路要走斑馬線、走樓梯要靠右走等等,從點滴細節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
用心練真功。我校一直重視學生書寫訓練。起始年級抓學生的書寫習慣,狠抓學生的基本功,要求學生字跡端正、筆劃清楚;中高年級則有更進一步的要求,我們特邀書法老師來校指導學生書寫,使他們了解書法的魅力。每周我們都安排好幾節課讓學生“用心”寫字,使孩子們在用心寫好字的同時獲得了文化修養的浸染與熏陶。
用心讀好書。我們每年把開學工作會議設計成閱讀沙龍的形式。老師們帶著自己假期中閱讀的書籍及認真書寫的百字微讀后感,交流各自的閱讀收獲。八十多位老師,八十來本書,兩個小時中卻凝聚了老師們很多的感悟和思考。交流的人是在分享快樂,傾聽的人更是一種快樂。以這樣讀書沙龍的形式,能讓老師們更好地走進新學期,用心教學,更用心于教育。用心閱讀已經成為我校每一個班級的一大特色。
用心練書法。要求孩子們能寫一手好字,那教師的字必須讓學生佩服。所以學校非常重視教師書寫能力的培養,爭做學生的“活字帖”。在讓孩子們練字的同時,也組織教師每周進行練字。活動開展以來,校園里出現了教師們利用點滴空閑時間忙練字的喜人景象,教師們相互交流、切磋寫字技藝,不僅促進了自身專業素養的提高,還帶動了學生寫好字的興趣,形成了師生共同練習,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圍。
爭“心”級班主任,當最美老師。我校為了全面提高教師素養,制定了“心”級班主任的評選方案。35位班主任老師,結合自己平時的教育工作,認認真真地對照“五心”(用心教育、用心管理、用心愛生、用心創造、用心溝通)標準省視自己,在努力爭得良好成績的同時尋找自己的不足。評選“心”級班主任的過程中,學校實行人性化管理,十分重視個人的自我申報、年級評議,充分傾聽學生與家長的意見。“心”級班主任的評選,提高了每一位班主任的綜合素質,人人爭當學生和家長心目中最美的老師,提升了學校的社會美譽度。
其次,打造特色校園,用心管理。
葉圣陶先堅信“一切知識的根本就是道德,若不在德行上扎根,縱有知識,并無是處。”我們的辦學目標是傾一心一意,用心促進學生健康幸福的成長。
用心育人,豐潤學生健康品格。學校組織好“三禮”活動,不但使學生在儀式中得到教育和啟迪,而且給學生的小學各個重要成長階段留下幸福、美好記憶。把用心文化全面精細地滲透到德育活動中去。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用心打造學校的社團品牌。學校借助綜合社會實踐課程積極進行“童年經驗,60件小學生親身經歷的事”的項目研究,通過生活體驗活動,形成體驗式生活綜合實踐體系,整合家校、社區與地域資源,促進學生健康、自然的成長。力求在實踐經歷中累計童年經驗,操作活動中豐富童年體驗。
用心教學,充盈每個學生智慧。基于學校“用心文化”的校園文化建設,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致力于營造用心學習的氛圍,打造用心課堂。以常規為抓手,指導教師用心實施教學,引導學生用心學習,學生不僅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教學質量也會有所提升。
用心鑄師,打造優秀教師隊伍。學校深知教師是優質教育資源中最活躍最重要的因素,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在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影響方面,要把整體管理與整體教育統一起來。用心進行教師隊伍建設,精心為教師設計合理的教師培訓計劃,將之與教師個人的成長感、幸福感疊加起來。
用心合作,融合優質教育資源。學校聯合體構建資源互惠、方法互動、成果互享、考評互助的獨特運行機制。
“習慣的養成即自我教育的機制形成,這便是基礎教育的任務。”葉圣陶先生的話啟示我們,要堅守小學基礎教育的使命和責任,要從培養國家棟梁之才大處著眼,從養成學生良好習慣著手,用心育人,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習慣培養和訓練中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創造,真正成為葉老所期盼的“夠格的社會成員和國家公民”。
葉圣陶始終認為,一個學校的教師都能為人師表,有好的品德,就會影響學生,帶動學生,使整個學校形成一個好校風,這樣就有利于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對學生的成長大有益處。因此,為教師者應當對教育事業高度負責,樂于奉獻。為教師者要學生做到的,教師一定先做到。要學生養成的良好習慣,教師一定先要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