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桃叔
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頭一遭給了中國人。得獎的老太太叫屠呦呦,姓也稀罕名也怪。
“呦呦鹿鳴”嘛,這名字出自《詩經》——是不是馬上覺得這名字“高大上”了呢?
咱們都是念過書、參加過高考的人,可別說你不知道什么叫“呦呦鹿鳴”。《鹿鳴》是《詩經·小雅》里的頭一篇。《紅樓夢》里的賈政老爺問兒子寶玉的書讀到哪兒了,寶玉的“保鏢”李貴同志,根正苗紅,是一個文盲,卻也知道回老爺一句“呦呦鹿鳴,荷葉浮萍”呢——當然,這是“呦呦鹿鳴,食野之蘋”之誤了。
據說,屠老太太出生時,其父聽到其哭聲呦呦,憨如小鹿,老先生就隨口吟誦出“呦呦鹿鳴”,并為其取名為“呦呦”。
瞧人家的名字起得又俏皮、又脫俗、又雅致!
親愛的朋友們,別羨慕。我要是告訴你,周星馳的名字出自《滕王閣序》里的“雄州霧列,俊采星馳”,我要是告訴你莫文蔚的名字出自《周易·革卦》里的“君子豹變,其文蔚也”,這時候你是不是要捂緊自己的身份證,對上面的那個庸俗的名字,是否有珠玉在側、自慚形穢之感,會不會有抱著一套《小學生課外必讀國學經典》,沖到派出所去改名字的沖動?
屠老太太生于1930年,那還是民國時期。當時的人起名字時太講究,都喜歡在經典古籍里尋章摘句找靈感。而且還有“男楚辭,女詩經,文論語,武周易”的講究。
最好的例子就是寫《人間詞話》的大學者王國維了。王國維曾叫國楨,后改名國維,這兩個名字均出自《詩經·大雅·文王》中的“王國克生,維周之楨”。
我們的習總書記在對科技工作者的講話中,就引用了“王國克生,維周之楨”這一句話,來說明科技創新要靠人才。
像王國維這樣有出處的名字在民國時候多得很,比比皆是。
蔣介石,名中正,字介石。這都是蔣介石從家鄉出來闖世界時改的名字。其年輕時追隨國父孫中山,慕“中山”兩字的所有筆畫都是平直且很中正,故取名中正——您瞧瞧,“中山”和“中正”這四個字只有橫和豎,沒有撇和捺。
中正也罷,介石也罷,也都是有出處的,都是《周易·豫卦》里的話:“介于石,不終日,貞吉”“象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
對了,蔣介石跟隨孫中山在東京組建中華革命黨期間,曾有一個日本名字叫石田介雄,這個名字顯然是把“介石”二字鑲嵌進去了。
有“小委員長”之稱的國民黨將領陳誠,字辭修,出自《周易·乾卦》:“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
民國時期最負盛名的軍事家蔣百里,字方震,其名出自《周易·震卦》:“震驚百里,不喪匕鬯。”
抗日名將孫立人的名字取自《論語》:“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張聞天的名字出自《詩經·小雅·鶴鳴》中的“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
歷史學家傅斯年的名字出自《詩經·大雅·下武》中的“於萬斯年,受天之祜”。
古建筑學家陳從周,其名取自《論語》:“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數學家陳省身,其名取自《論語》:“吾日三省吾身。”
看,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吧,只是這些名字如今聽起來有些陌生了。來,說個顏值高、名氣大的吧,不然怕諸位讀者不耐煩了。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對, 我要說的是民國才女林徽因。
此名出自《詩經·大雅·思齊》的“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這是她做過清朝翰林的祖父為她取的。
沒錯,剛開始叫“徽音”,后因常被人誤認為當時的一位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這個美好的名字與她的美貌、才情太般配了。難怪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這三位大才子都癡情于她。
最后娶了才女的是梁思成。巧得很,梁思成的名字也源于《詩經》。難怪梁思成在這場“奪美大戰”中會勝出呢。就如《紅樓夢》里的故事,既然是金玉良緣,一個有玉,就有一個金鎖來配——人家是同一個世界中的同一類人。
梁思成的名字出自《詩經》中的“湯孫奏假,綏我思成”,意思是此人將來大有成就。
嗬,大有成就!梁思成的爸爸是超級牛人梁啟超,他起的名字能不好嗎?
再來說徐志摩的名字吧。徐志摩本來按族譜排列,取名徐章垿,有點土氣了。“徐志摩”是其去美國留學時他父親給另取的名字。說是小時候,有一個名叫志恢的和尚替他摩過頭,并預言此人將來必成大器。其父望子成龍心切,即替他更此名。
嗬,必成大器!這名字也算被高僧開過光了,能不好嗎?
徐志摩的詩歌里充斥著“飛”和“云游”,甚至還取了一個云中鶴的筆名。沒想到其命運也如云中之鶴,年紀輕輕就因飛機失事罹難,命喪天宇,魂歸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