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建軍
近幾年語文高考的辨析病句題有擴大信息容量的趨勢,四個辨析句子中,有的句子字數達60字。著重看易致病部位,著重審讀致病的關鍵詞(或短語)是辨析病句的一種快捷有效的方法。具體方法如下:
1.抓詞語的照應,是解題的切入點之一。
例如:學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進功能的校園文化,學習者能否真正適應并融入它,這對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起著重要作用。
兩面與一面不搭配,前面兩個“能否”改為“能”。
2.看介詞運用是否恰當,是解題的切入點之二。
例如:根據公司的戰略發展規劃,需要引進大批優秀人才,包括服裝量體師、團購業務員、技術總監、高級設計經理等大量基層和高層崗位。
介詞位置不當導致句子缺少主語,將“根據”放在“公司”后,去掉“的”。
又如:大學畢業生不應該只關注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饑飽,真正需要關注的是作為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個體對于群體、社會、他人的責任和義務。
“對于”應該為“對”,這兩個介詞凡是可以用“對于”的地方,都可以用“對”,但是有的能用“對”的地方不能用“對于”。“對于”常指問題(貶),且只能做補語或獨立于句首做狀語,而“對”常用作介詞。表示“跟”“朝”和“向”的意思時只能用“對”,不能用“對于”。這里“群體、社會、他人”表示的是人與事物的關系;另外這一句中“群體、社會、他人”的排列順序應該是“他人、群體、社會”。
3.重視含有否定意義的詞語,是解題的切入點之三。
例如:雷鋒精神當然要被賦予新的內涵,但誰又能否認現在就不需要學習雷鋒了呢?
反問句相當于一重否定,再加上否定詞“否認”“不”,三重否定與所要表達的意思恰好相反。
4.抓詞語之間的搭配,是解題的切入點之四。
例如:在這部對話式作品中,作者闡明了對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堅持信仰、愛憎分明等被現代性所遮蔽的人類理想精神的張揚。
“闡明”與“張揚”屬搭配不當。
5.看詞序是否恰當,是解題的切入點之五。
例如:由于規劃周密、準備充分,去年在北京舉辦的第29屆奧運會成為奧運會中歷屆參賽國最多、開幕式演藝最精彩的一次盛會,好評如潮。
語序不當,“歷屆”應放在“奧運會中”之前。
6.看句子是否有歧義,是解題的切入點之六。
例如:該集團的資金大都是外界籌措,利息之高令人難以想象,然而高額利息使該集團在資金運轉上所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
“利息”的含義不明確,可改為“貸款利息”。
7.看句意是否合乎邏輯,是解題的切入點之七。
例如:去年的大賽我們的工作得到了好評,今年的比賽從命題、決賽、海選到頒獎,我們又被指定參與活動的全過程,一定要高度重視,不可有疏忽。
賽事的正常順序應該是“命題、海選、決賽到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