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寄語】
徜徉于閱讀的世界,你的生活會因此而多彩;漫步于寫作的空間,關注生活,你會發現世界如此美妙!和讀書、寫作為伴,同生命對話,與心靈私語,相信你的人生一定會更加充實,更加豐盈,更加有意義。
(朱 兵)
【學校簡介】
安宜高級中學坐落于寶應縣城, 2005年8月由原城鎮高中和城郊高中合并組建,2010年晉升為省四星高中。校園占地200余畝,建筑面積約7萬平方米,有單體建筑12幢。學校現有4000多名學生,400多名教職工。學校布局合理、環境優美、設施先進、管理科學、底蘊深厚,是一座具有濃郁“現代化、園林化、生態化、人文化”氣息的校園。
學校秉持“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堅持“大愛、盡責”的校訓,以學生為本、教育為基、文化為重、特色為上,致力于教學模式、管理方式、評價形式等方面的改革實踐,在素質教育實施、特色辦學實踐、課程改革推進、師生個性發展、校園文化建設以及國際合作交流等方面不斷譜寫教育發展的新篇章。學校辦學質量年年攀升,成為寶應縣高中教育的窗口學校,獲得了“國家教育質量管理示范基地”“全國體育先進單位”“首屆浙滬蘇長三角地區教科研優秀團隊”“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平安校園”“江蘇省招飛工作先進單位”“江蘇省園林式單位”“揚州市首批‘數字化校園”“揚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揚州市教科研示范校”等幾十項榮譽稱號。
現在,學校正緊扣“更加規范、更高質量、更具特色”三大主題,緊抓“管理、隊伍、教科研、素質教育”四大支柱,不斷推進學校教育事業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科學發展、跨越發展。
小家尤可貴
高一B(6)班 陳藝琳
當指尖的縷縷清甜滑入口中,熱氣氤氳,全家人圍坐小爐邊,剝著菱角,話著家常。小家匯成千萬家,千萬家燈火通明,掃蕩了天地間的黑暗。
細雨芳香,幸福于菱角。
騰騰的熱氣在開鍋的剎那間撲面而來,“細丫頭,剛煮的菱角快吃幾個。外面冷吧?”奶奶系著圍裙忙碌著。我脫去雨披,向那熱氣騰騰的清香跑去,“哎呀,身上都濕了,去擦干,我幫你剝!”奶奶揩了揩手上的水漬,慢慢挑起菱角,“咝咝”,嘴里嗔怪著燙,用小刀一切為二,用她那勤于農耕,皺巴巴的雙手費力地擠著兩頭,白亮亮的菱角肉就露了出來。嚼在齒間,清甜如甘霖。細雨芳香,幸福于菱角。
寒燈長影,幸福于無聲。
下晚自習后的夜晚,出了教學樓頓時寒氣逼人,不得不緊縮著身子彳亍而行。昏黃的燈下是一位位迫切等待兒女的父母的身影。當然,也有我的母親。在茫茫人群中,她顯得那么渺小,卻總擠在我能看見的位置最先呼喚我。她騎著電動車,我坐在后座,她為我擋著刺骨的寒風,路燈拉長了我們的身影。到了樓下,她執意背過我的書包,咬牙忍著腳上傷口的疼痛,還回頭笑著說:“走啊,快回家,別凍著。”寒燈長影,幸福于無聲。
深情無言,幸福于懷抱。
我小時候很黏爸爸,但他卻總嫌我嬌氣,很少抱我。長大后我時常會抱抱他,他也不再“抗議”。中考幾分之差,敗北的我很不甘心,卻無法逃避現實。我把自己反鎖在家里,在黑暗中一個人啜泣。爸爸有些擔憂,不停地敲房門,在門外安慰著。當他好不容易打開門,那一刻,像是心愛的玻璃球打碎了一般,他沉默著,只是用他那充滿溫暖和力量的大手抱住我。我再一次失聲痛哭。他輕輕撫摩著我,用無言的父愛為我寬心。深情無言,幸福于懷抱。
這就是我的小家的幸福。有人曾問我,想要轟轟烈烈,還是平平淡淡,我只笑道:“又有誰不想有轟轟烈烈的經歷呢?只不過平平淡淡才是真。”生活不是電視劇,總有那么多跌宕起伏、轟轟烈烈的幸福;生活就是現場直播,是最真實的。小家幸福是每個人向往的,小家幸福尤可貴。
記得那年去周莊,沒有爸媽的陪伴。閑玩時,聽得一曲南音,是曾和家人共賞過的,我一下子被里面的鄉情感染,第二天就中止行程,在爸媽的詫異中回到這個溫暖幸福的家。
異鄉總不能讓人嘗到家特有的幸福。聽一曲南音,吟哦著這小家尤可貴!
軍訓課
高一B(1)班 朱自然
八月,正是閑人避暑、酷熱難忍的時候,而我們卻一動不動地站立在操場上,在太陽下軍訓。雖然我們很苦很累,但我們卻在這里上了一堂堂精彩紛呈的軍訓課。
你看,我們一個個佇立在烈日下,接受著火一般的炙烤。一顆顆豆大的汗珠順著我們的臉龐流下,一滴一滴沾濕了我們的衣襟,滴在了滾燙的地面上,一張張蠟黃的臉無不表明我們的體力已經消耗到了極限,但教官一點也不為所動。酷暑、暴曬,無不在摧殘著我們這些溫室的花朵。直到教官讓休息,我們才搖搖晃晃地互相攙扶著坐了下來,相互間露出了自豪的笑容。在這里,我們學到了堅持就是勝利。
“今天誰掃地啊?”“我……”“我……”“我……”大家爭先恐后地搶著,“早飯沒吃好吧?來,我分你點零食。”“謝謝!”這些話語縈繞在我的耳邊,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包含了對室友的關心,都彰顯著我們學生宿舍的和諧:同學間互幫互助,承擔著自己的責任;同學間互相鼓勵,幫忙分擔集體的任務……宿舍里的一幕幕在我的腦海里不斷回放,讓我溫暖不已。我們一起訓練,一起吃苦,一起分享歡樂和喜悅。即使軍訓再苦再累,有了他們這群小伙伴,我也不再覺得枯燥乏味了。在這里,我們學到了友誼可貴!
教官有時和我們打成一片,但在訓練時他卻毫不馬虎和前一秒與我們說笑的人簡直判若兩人。他也很懂教育方法,在將近會操時,別的教官都更加嚴格地對待學生,希望能有更好的成績,而我們教官卻不同,他說:“玩就好好玩,但我要求你們更好地訓練,這樣才對得起你們這幾天來吃的苦,受的罪。”于是,我們在會操時精神百倍,斗志昂揚,超常發揮。在這里,我們學到了勞逸結合,事半功倍。
軍訓是一塊磨刀石,它磨去了我們尖銳的棱角,除去了我們品格中的雜質,使我們的精神得到升華。這里,是一個大家庭,團結互助;這里,是一個有趣的課堂,它讓我們沉思;這里,是一個大熔爐,它讓我們洗凈鉛華,磨煉意志……
撇捺之間
高三A(1)班 夏澤煒
人,一撇一捺,一個向左,一個向右,方向不同,可它們卻有著共同的源頭。
——題記
撇捺之間,是兩個世界。
泰戈爾說過,只管走過去,不必逗留著采了花朵來保存,因為一路上,花兒自會開放。于是,有人懷揣夢想上路,誓要大展宏圖。
1989年,一個普通的小女孩出生在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個普通的家庭,誰也不知道她的未來如何。她接觸到音樂與吉他后,便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竭盡全力為之奮斗。如今的她已紅遍全球,成為了最年輕的格萊美獎得主,且連續七次被提名。她,就是能讓你聽了她的歌就愛上她的泰勒·斯威夫特。
泰勒的成功源自對自己音樂夢想的熱愛與執著追求。她最終大展宏圖,讓人們永遠記住了《1989》。
有一撇,就會有一捺,這才是人生。
屠格涅夫說過,人生的最美,當是一邊走,一邊采集路旁的落花。如此,淡泊名利也是一種人生追求。
瓦爾登湖一直令我心馳神往。很多年前,一位偉大的文學家來到了這里,追尋自己想要的生活。他用木頭搭起小屋,自己耕種,自己收獲,他就是梭羅。瓦爾登湖畔恬靜的生活才是他心之所向,是他心靈的歸宿。世界之大,處處無家處處家。
滄海霽月,危崖勁風,遷客騷人,把心留給真純,淡泊名利。王安石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幽靜臆造出一個真純的世界,供心棲居;陶潛用“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恬然構造出一座小屋讓人休憩;而東坡、太白更是以舟為伴,隨心漂泊,他們都淡泊名利。
而在如今的生活中,年輕人朝歌夜弦、燈紅酒綠,把心放逐于名利場、浮華世界中。人們回到富麗堂皇的家中,恍如隔世,被無精神之家可歸的寂寞與空虛緊緊包圍。因此,我們更應學會如何寫好“人”。
人生有很多種活法,大展宏圖和淡泊名利都沒有錯,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它們都源自于我們內心最真實的渴望,就如同“人”這個字由一撇和一捺構成一般,少了任何一筆,就不是一個完整的人生了。
用心寫好一撇一捺,你就能體悟到人生的真諦。
陳 叔
高二A(11)班 張語涵
我家樓下住著一位怪人,我們都叫他陳叔。
之所以說他怪,其實也僅僅是因為他的相貌與眾不同:50歲左右,一只眼睛深陷下去,渾濁而沒有光彩;另一只眼睛卻是明亮而又極富神采。黝黑的臉上有一條猙獰的疤痕,猛地一看,十分駭人。
陳叔是在我上初中時搬到我家樓下的。剛開始,我看到他就很害怕,不敢跟他說話。每次媽媽叫我喊他叔,我都是很不情愿的,可是他對我卻很和善,每次都問我吃飯了沒有,還常常給我雞蛋吃。漸漸地,我越來越喜歡他了。他還經常幫助鄰居,哪家的電燈壞了,哪家的下水道不通了,他都熱心地去修,所以鄰居和他相處得也很不錯。聽媽媽說,陳叔以前上過學,還寫得一手好字呢!
日子就這么一天天平靜地過著,可是這種寧靜終究被一件小事打破了。
記得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中午,我下樓去扔垃圾,看見陳叔正在和鄰居家的孩子們玩,其中的一個孩子要吃糖,陳叔說,你牙齒不好,不要吃糖。那孩子就生氣了,指著陳叔罵道:“要你管,獨眼怪!”陳叔怔住了,陽光太刺眼,我沒有看清他的表情。這時,孩子的家長在旁邊拉了一下孩子,隨意說了一句:“瞎說什么呢!”陳叔沒有說話,只是慢慢地轉身,一步一步向自己家走去。這樣的情景讓我心寒。
孩子們的心智尚未成熟,童言無忌,我可以理解。可是那個家長呢,不以身作則,好好地教育孩子,反而如此冷漠。那一刻,我很憤怒,卻也很無奈。此后,我腦海里一直都是陳叔孤獨的、漸行漸遠的背影。
也許是出于沒有為陳叔打抱不平的歉疚心理,我往他家跑的次數越來越多,找他練字,找他下棋,問問他農村老家的趣聞軼事……終于,他臉上的笑容多了起來,那只眼睛也越來越有光彩。
雖然我和陳叔相處得很好,但不尊重他的人卻很多,特別是孩子。而陳叔卻又特別喜歡孩子,常常對他們笑臉相迎。陳叔不知他一笑,臉上的疤痕就越駭人,這樣,換來的是孩子們更多的疏遠和嘲笑。
我上高中了,要住校,要離開家,離開陳叔,傷感之余我也有些擔心,擔心別人會傷他自尊。
臨別那一天,陳叔來送我,還送給我一份禮物。我到了學校打開一看,是一幅字:懂得尊重,善莫大焉。旁邊還有一行蠅頭小楷:鵬程萬里,前程似錦。我的眼睛一陣濕潤,想著善良的陳叔,只愿周圍的人都能善待他。
如今,每當我看到床頭的那幅字,都會想起那個面目丑陋而內心善良的老人,我覺得他比誰都值得尊重。
【本版習作指導教師:徐殿才、陳軍、高秀鳳、查國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