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闡釋】
藝術是一種力量,應被用于拓展靈魂的屬地;同時,藝術之美應是實際的,它應該為人類和世界服務。當然,藝術家的創造要經過艱難的勞動,雅致如白瓷,通俗如菜刀,乃至一草一木,都可以成為藝術家的工具,經過他們的手,引領我們進入藝術圣殿。
【名人名言】
1.除了藝術之外,沒有更妥善的逃世之方;而要與世界聯系,也沒有一種方法比藝術更好。
——[德國]歌 德
2.藝術的偉大意義,基本上在于它能顯示人的真正感情、內心生活的奧秘和熱情的世界。
——[法國]羅曼·羅蘭
3.藝術乃德行的寶庫。
——[法國]巴爾扎克
4.一個具有天才的人——具有超人的性格,絕不遵循通常人的思想和途徑。
——[法國]司湯達
5.藝術并不超越大自然,不過會使大自然更美化。
——[西班牙]塞萬提斯
6.藝術應當擔負起哺育思想的責任。
——[美國]白朗寧
【故事素材】
與玻璃對話的藝術家
在意大利威尼斯穆拉諾小島的工作室中,盧西奧·布巴克拿起一條玻璃桿,觀看顏色是否符合作品的要求。在意大利威尼斯盛產玻璃制品的小島穆拉諾,人們喜歡稱會做玻璃制品的人為“大師”。盧西奧·布巴克是玻璃制作這個行業內許多專業人士眼中真正的藝術家。
“我已很多年不在意人們的評論,”布巴克說“我只在乎自己與玻璃的關系。”在穆拉諾玻璃制作工藝中,玻璃制品做好后溫度很高,需要立即放入降溫箱中進行冷卻,否則會破碎。布巴克從來不這樣做,人們驚訝他的玻璃為何不會碎,布巴克說這是因為自己在制作過程中全神貫注,“玻璃是有生命的,每分每秒我都需要與它們交流”。布巴克14歲時跟隨父親,接觸玻璃制造。他曾在工廠工作過,日復一日制作穆拉諾傳統的手工玻璃制品。談起這段經歷,他稱是“浪費時間”。后來,布巴克開始學習人體繪畫,并通過制作玻璃人體表達思想與情感。1993年,布巴克在美國新澤西惠頓文化藝術中心學習玻璃制作,這是他藝術創作中的一大轉變。他學會了將自己制作的人體造型與高腳杯、花瓶、燈飾等融合在一起。布巴克的藝術作品有著神秘的童話色彩。作品內容通常來源于神話傳說或是宗教、歷史;作品形態則結合了希臘雕塑的對稱結構和故鄉威尼斯哥特建筑的華美。他曾在美國、土耳其等多個國家舉辦個人展覽,作品被世界各地的收藏家收藏。
90后廚師用菜刀“寫”出書法
每個家庭都有菜刀,可家住大渡口區新山村的涂建川,不僅用菜刀做出了美味佳肴,還創立了獨門的菜刀書法。
一把菜刀、一盆墨水,將紙放在平整的桌子上,寫字前用菜刀先在盆中攪一下,然后手握菜刀,緩急有序地在紙上寫字。片刻,一個碩大而堅挺有力的“竹”字就出現在記者面前。這個“竹”字,每筆每劃上都有細致的花紋,有些像使用菜刀切割的肉片,而“竹”字中的一豎,竹節赫然在目,看起來像幅水墨畫。
涂建川告訴記者,他是在父親的影響下開始喜歡書畫的,畢業后,到學校擔任烹飪教練。涂建川說,去年7月份他開始使用菜刀進行創作,現在,最多5分鐘就能寫一個字。不僅如此,他還能夠使用大蔥等其他工具來書寫。
涂建川說,因為菜刀本身比較滑,而且非常鋒利,在寫字的時候,墨水很難沾上去,還容易將紙劃破。經過多次嘗試之后,他對工具做出了調整,對墨汁進行了調配,以便更好地書寫,同時,為避免劃破紙張,他使用沒有磨過的菜刀來書寫。
“光改變工具還不夠。”手法也很重要,為了能夠在紙上書寫,他嘗試了很多次,最開始每天都要用上幾十張紙來練習,最長一天練習了8個小時。“最關鍵的還是力度。”涂建川說。
菲藝術家用放大鏡“燒制”烙畫
烙畫是繪畫形式的一種,一般是用火燒熱烙鐵,在物體上熨出烙痕。但菲律賓藝術家喬丹·芒奧桑使用的工具并不是烙鐵,而是通過放大鏡聚集太陽光,而后在木板上“燒制”畫作。
芒奧桑首先在木板上畫好草圖,然后用放大鏡匯聚太陽光,并將焦點對準木板上將要“繪畫”的地方。通過控制焦點的大小和距離,來改變燒灼痕跡的深淺。可想而知,如此復雜的工序使得芒奧桑耗費數月才能完成一件精美的作品。
芒奧桑是菲律賓科迪勒拉山系地區的伊哥洛特人,上小學時就對繪畫感興趣,19歲開始了繪畫的藝術生涯。
據悉,芒奧桑曾在菲律賓斬獲多項繪畫大獎。但芒奧桑堅持認為,名聲只是其次,通過作品表達當地社會生活和文化才最為重要。
另類畫家江文斌
2015年3月底,中國陶瓷藝術大展暨首屆湖南(醴陵)陶瓷博覽會在醴陵成功舉辦。在此次湖南(醴陵)陶瓷博覽會上,望城長沙銅官窯展區大放異彩,在“第十屆全國陶瓷藝術創新與設計評比”中,銅官陶人獲得了三銀五銅的好成績。其中,望城長沙銅官窯杰出代表江文斌先生的作品尤其引人注目。他參展、參評的作品都是陶意瓷板畫《君生我未生》系列作品、釉下五彩瓷板畫,用黑白兩色來表現人物,這是首創,此前沒有人探索過。他用創新的手法,沒有進行分水,黑色釉料經過高溫窯變,有濃有淡,有黑有灰,畫面活潑靈動,突出了人物線條美。為什么叫陶意瓷板畫?因為畫面表現的內容是長沙銅官窯的陶文化,詮釋的是一首題在陶壺上的唐詩: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化蝶去尋花,夜夜棲芳草。
顏志雄:鉑金印相將成藝術家新寵
影像藝術家顏志雄1979年生于湖南,2001年畢業于湖南文理學院美術系,主修藝術設計,曾獲中國攝影界個人成就最高獎金像獎、中國攝影藝術大展金獎、奧地利超級巡回攝影大展金獎、中國人像攝影大展金獎等數百項榮譽。顏志雄先生的此次影展是運用古法鉑金工藝涂刷技術制作的一系列攝影作品。
鉑金印相是手工涂刷的藝術,鉑金影像的最顯著的特點是擁有豐富的階調、微妙的灰度、足夠的細節,造就出詩意的復古影像。影像的鉑鈀金屬晶體并不浮于紙張表面,而是嵌入到紙張纖維中,呈現出一種凹凸的美感,形成獨特的質感,同時使得藝術家的作品得以長久保存。現代數字化技術的日新月異,使鉑鈀印相煥發了新生命,涂刷的技術實現了現代科技與古典工藝的完美結合。至今,制作一張鉑金照片依舊需要手工涂刷,徹底打破了照片可以機械復制的觀念。
馬軍 雙魚座的另類瓷話
馬軍與一間德國畫廊合作多年,并為享有“歐洲第一名瓷”之稱的德國品牌Meissen親手制作了作品。歐洲瓷器的起源,與德國Meissen瓷器密不可分。1710年,Meissen的第一家陶瓷制作坊建成于一座古堡內,它也是歐洲第一家瓷器制作工廠。三百多年來,Meissen瓷器以其高雅設計、皇家氣質、純手工制作聞名遐邇,被歐洲貴族稱為“白色金子”。“他們的制瓷技術很高超,延續了中國官窯制作的工藝流程,我給他們做了一個仿古瓷器的iPad,我和Meissen的合作恰似溝通了事物的兩端——傳統與現代,中國與西方。”
馬軍的創作思路,用他自己總結的話,便是“大方向很肯定,小的方面通常不會事先過分細究”。這跟雙魚座有關,即便是藝術創作也逃不開星座的特質。“直覺比較強,而且敏感、感性。一旦觸發了一個點,我理性的一面就會解鎖出來。每當做作品時,都需要一個感性層面的訴求來說服自己,對我來說,這種力量很強大。”
馬軍的創作方式是跳躍性的,或許一下午都在看書,也可能一會兒又去學英語,再或者一天中的很大一塊時間都在寫字。雙魚座的思想時常會飛到虛無縹緲的世界中,也會陶醉在音樂、繪畫、詩歌和幻想的美好意境中。
瑞士藝術家研發模擬飛行器
可體驗翱翔天空的感覺
隨著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虛擬現實已經在娛樂、游戲等領域為用戶帶來了身臨其境的體驗。據美國獵奇新聞網站2015年12月26日報道,瑞士藝術家兼發明家麥克斯·瑞內爾研制出一款模擬飛行器,可以讓用戶像鳥兒一樣體驗翱翔于天空的感覺。
據悉,麥克斯和他的團隊耗時6個多月,利用虛擬現實頭戴顯示器發明了這款模擬飛行器——Birdly。為了模擬飛行狀態,用戶需要趴在一個模擬平臺上,然后雙手展開,放在兩個操控板上,最后再佩戴虛擬現實頭戴顯示器體驗飛翔的感覺。兩個飛行操控板具有阻力反饋系統,能夠幫助用戶操控飛行狀態,并且與頭戴顯示器共同完成對飛行體驗的模擬。
此外,Birdly內置美國許多城市的虛擬現實景觀程序,用戶可以體驗在林立高樓之間穿梭的感覺。值得一提的是,Birdly頭部甚至安裝有一個風扇,用來模擬飛行時的氣流阻力,因此當用戶“飛過”大海上空,就能“聞到”海水的咸味和海風的清新。
目前,該項技術支持美國許多城市飛行模擬,收到的體驗用戶反饋都很積極。有用戶表示,Birdly確實能給人帶來身臨其境的感覺。
麥克斯表示,該項技術最大的挑戰是編寫運動控制設備程序以及如何將這些程序轉換為符合人類感官的飛行體驗。他希望這款飛行器不僅能夠用于娛樂,而且能夠用于殘疾人士治療。
“云音樂”
說到“云音樂”,大家應該都會立即聯想到某些流行媒體音樂客戶端或在線存儲服務。但是這個“云音樂”,卻要更加接近于它的字面意思。據外媒報道,美國藝術家大衛·鮑文(David Bowen)將一架鋼琴與計算機連接到了一起,然后通過計算機程序來解析云層的圖像,最終將其中蘊含的運動信息通過機械裝置在鋼琴上演奏了出來,將云層運動轉換成鋼琴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