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欣欣
[摘 要]股利政策是公司財政的焦點內容之一,適宜的股利政策不僅有利于企業創建優越的形勢而且有利于招引不同投資者對其施行長期的投入和理財,對企業長期安定的發展和達成企業凈利潤最大的重要影響,但是股利政策不是完美無缺的,其中還是具有不標準的地方,例如:股利分派情勢多元化而且不均勻,不分派情景廣泛留存等等。
[關鍵詞]金融類;上市公司;股利政策
中圖分類號:F8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2-0311-01
一、我國金融類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現狀
四大國有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等,中信信券、海通券商、廣發券商、國元券商、長江券商等;中國人壽保險、中國平安保險、太平洋保險等;陜國投信托、安信信托、愛建股份信托等是我國金融類上市公司,2015年4月14號,我國滬深兩股市場共有2661家上市公司,有1020家在上交所,1641家在深交所,共有41家金融類上市公司,僅占1.54%,其中,銀行類上市公司數量為16家,證券類19家,保險類4家,信托類2家。通過搜集多年來金融類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統計發現我國金融類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有以下特性:(1)金融類上市公司中不分配政策的較少;(2)股利分配呈現現多元化(3)股利分配政策有很好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二、金融類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存在的問題
(1)股利分派多元化,但是以分紅為主。
通過表格可以發現,2007年鼓勵分派的銀行中有7家銀行選取了分紅的方式,沒有任何一家銀行選取轉增股的方式,有且只有一家銀行選取送股的方式分紅—深發展A。2008年選取分紅方式的銀行數目增加,其中有14家銀行(占87.5%)選取了分紅方式,以分紅為根基,又采取了送股的分派方式的只有民生銀行、深發展A和浦發銀行,沒有任何一家銀行實施轉增股的方式。2009年有十三家銀行選取了分紅的方式進行分派,以分紅為根基,又采取送股的分派方式有招商銀行和浦發銀行,沒有任何一家銀行選取轉增股的方式分紅。
(2)金融類上市公司股利不分派的情景廣泛存在
通過以下表格發現,雖然股利不分派的情景廣泛存在,但是由于完成的事業增多,金融類上市公司股利不分派占的比例在減少。
(3)股利支付率不穩定且持續提高
2006到2010年股利支付率始終不高,從2011年開始,股利支付率迅速增加,在2012年增長到52.51%,但是2008到2010年出現下降的趨勢,可能由于金融危機以及其他原因除此之外大都是增加的趨向。
三、完善金融類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對策
(一)優化股權結構,提供最優股利政策
公司治理的核心內容是股權結構,其是否合理,股東對代理人的監控效率及其他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能否得到正當保護受其是否合理的影響。通過近年來的實踐研究得出,由于股權分置變革,金融類上市公司即將面臨全流通時代,但是其他股東利益依然被第一大股東侵占。所以需要多元化控股主體來互相制衡來建立合理的股權結構,從而發揮治理機制的有效作用。
(二)完善相關法律制度,規范股利分配行為
股東投資者的利益受金融類上市公司公開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的影響,所以國家應制定相關法律制度來規范股利分配政策,鞏固對其的監視和督查,減少不分配情景廣泛留存等現象,保證政策的施行和有效
(三)引入新結構投資者
為了和大股東們更好的抗衡,可以引進新的機構投資者,促進完成金融投資和資產資金的統一,以及降低資本市場的效率。而機構投資者由于其專業性,具有有效的理財隊伍和投資觀念,引進其能夠很大程度上改善資本市場的投資者結構,促進股權結構多元化制衡的效果。
(四)增強中小股東投資權益的保護意識
在現實生活中,因為信息的不對稱,股東通過上市公司所發布的相關政策來判斷其經營能力、盈利狀況,從而做出各項決策,這都需要具備一些證券常識和理性預期,而且股利政策中把許多專業知識及復雜的基本理論,股東需要正確地分析信息以了解公司未來發展動態,防止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
四、結論
公司緊要的財政政策和公司凈利潤分配的其中一種緊要措施是股利政策,而且公司各個益處有干系者的歸納權衡的最終結論是鼓勵政策的確定,其不僅對中國金融行業及中國經濟發展非常重要,而且還存在潛在的能力和力量,所以應該通過擬定科學、穩重、通透的股利政策來招引廣博投資機構實行理智的長遠理財,引領中國證券市場長久穩定成長。
參考文獻
[1] 金融類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現金股利政策關系的實證研究.馮舒婷2013.5.
[2] 楊倩萍.上市銀行公司治理對現金股利政策的影響研究.2014年5月.
[3] 楊漢明.西方企業股利政策文獻評述[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7,(2),123-128.
[4] 原紅旗.中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
[5] 宋玉,李卓.最終控制人特征與上市公司現金股利政策[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7,22(5),106-112.
中國科技博覽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