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金股利政策是現代公司財務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能否激發投資者持續投資的熱情和信心;關乎企業能否在行業內形成良好的信譽;能否在社會上樹立優秀的形象。更加決定企業能否擁有良好穩定的發展前景。本文以我國上市公司發放現金股利的政策為研究對象,分析在現有經濟發展形勢下,上市公司現金股利發放現狀、問題,同時分析形成現金股利發放問題的原因,最后提出優化我國上市公司股利發放政策的相關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上市公司;現金股利;股利政策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9-000-02
對于股利政策的討論最早起源于自米勒和莫迪格里安尼《股利政策增長和股票股價》一文,文中提出著名的股利無關論(即MM理論)。經過眾多經濟與管理學家的討論與驗證后逐漸形成了傳統股利政策理論和現代股利政策理論。國內對于公司股利發放行為的研究起步較晚,對于股利政策的研究最初主要是從西方股利分配理論的實證檢驗入手,后期結合我國資本市場的特點進行探討和嘗試。
一、上市公司現金股利發放現狀
(一)不分配股利現象嚴重。2010至2012年間,我國主板市場中,進行現金股利分配的公司占總數的比例分別為51.4%,54.6%,56.2%。2009年及以前年份數據見下表。
不進行或少量的股利分配可以滿足部分成長期企業未來發展過程中對于資金的需求。但也有部分企業,盡管其擁有大量可分配利潤,卻仍選擇不進行股利分配,同時大肆在資本市場融資并提高高管人員薪資。這種行為無疑在侵犯投資者特別是中小股股東的利益。
(二)現金股利派發水平較低。有些公司的財務指標在滬、深兩市當中名列前茅,但現金股利派發水平依然很低。我國目前幾大板塊中上市公司現金股利發放情況:主板、創業板、中小板企業2009、2010和2011年進行現金分紅公司占比合計分別為為48.35%,48.42%,59.72%;現金分紅比率合計分別為21.19%,20.05%,23.36%;股息率分別為0.50,0.56,1.01。可以看出,我國上市公司派發股利情況總體不樂觀,能夠派發股利的企業占比較低;在派發股利的企業中,派發水平較低。
(三)股利政策缺乏連續性和穩定性。由于部分上市公司不重視中小投資者利益以及機構幕后操縱、大股東套現等行為的存在,股利分配政策缺乏聯系性和穩定性始終是企業內部詬病。據不完全統計,2001至2010年,我國證券市場中能夠實現連續支付股票股利的公司有132家,僅占上市公司總數的13%左右。2003年至2009年每年分配股利的上市公司占上市公司總數量低于20%。即使是部分能夠實現派現的公司,派現數額在不同年份也存在分布不均的問題。同時上交易所和深交易所歷屆年報顯示,我國上市公司股利發放金額總體波動幅度較大,股利發放缺乏穩定性。
(四)融資派現問題嚴重。一些公司為了滿足公司大股東分紅的訴求,選擇在資本市場圈錢來實現派現而形成”惡性分紅”局面。上市公司可以選擇增發股票這種方輕松地獲得大量社會資金,如果上市公司將其主要精力集中于增發股票而非經營運作與資源整合上,融資派現這種不健康的現象將會進一步加劇。
二、我國上市公司現金股利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公司盈利能力不高。大量研究數據表明,企業盈利的能力與企業的股利政策能否持久呈現出明顯正相關關系,而盈利能力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公司取得主營業務利潤的。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總體盈利水平不高,有些上市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缺乏核心競爭力,無法取得持續長遠的發展,主營業務利潤在利潤總額中所占份額不高,導致公司市場價值得不到提高。造成公司現金股利發放率較低。
(二)融資渠道狹窄。高效的融資渠道可以幫助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及時獲得資金,現在企業融資大部分通過其自有資金和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資金積累進行內源融資。通過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渠道外源融資可能難以在企業需要資金的時候及時提供,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企業為保證及時進行內源融資從而減少或不進行現金股利的分配。
(三) 公司內部股權結構不合理。我國資本市場中,代表國有股股份的實際控制權往往掌握在少數管理層人員手中,這就導致企業不愿向中小股東分配現金股利的現象越來越嚴重。股東所持股份無法通過市場及時有效變現,中小投資者利益被侵害的問題一直存在。
(四)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按照我國《公司法》規定,公司稅后利潤需要先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支付優先股股利,計提法定贏余公積金和任意盈余公積金。可以看出,在層層提取后,可分配給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已寥寥無幾。我國證券市場尚不夠成熟,監管不到位,上市公司的違規、違法行為大多都是尋找法律的漏洞,鉆空子實施牟利。
三、健全上市公司現金股利發放的建議
(一)提高公司盈利水平和質量。企業作為市場經濟中最具活力的競爭主體,盈利能力是其賴以生存的基本要求。企業使用投資者投入的資本進行經營,所得到的增值自然要拿出一部分回饋給投資者。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或得一席之地,就應避免陷入被動的惡性價格競爭,而應該多層次、全方位地打造自身特有的利潤增長點,制定長遠發展戰略,形成契合自身優勢的利潤增長模式。
(二)完善公司股權結構和財務狀況。從公司股東所掌握股權的角度來看,公眾股相對分散的事實,導致其缺乏凝聚力;從股東權利的行使角度來看,社會上的中小股東雖然投入資金較多,但所購得的股權遠少于非流通股股東。非流通股股東只有通過與上市公司進行關聯交易等方式獲得收益,導致股利發放政策更加不規范。穩定的收益以及充足持續的現金流可以降低企業面臨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此時,上市公司有能力也更有意愿傾向于股利分配。
(三)強化上市公司派現意識。以制度強化約束上市公司再融資額度的上限為IPO(股票首次發行價格),或與公司一定期限內現金股利發放數額掛鉤,以促進上市公司加大企業分紅力度,增加公司盈利但不分配的機會成本,強化其派現意識。這些措施包括:加強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約束;制止上市公司超能力派現;打擊惡意送配股等行為。
(四)培養多元化投資主體。投資主體由原來的單一出資者轉向多元化投資組合可以遏制上市公司通過大規模設置原始股、異常分紅等手段向特定目標人群輸送不正當經濟利益的目的。因此,促進培養上市公司投資主體多元化應該作為未來證券市場法律法規政策制定的一個立足點。
(五) 降低股利收入所得稅。根據我國相關稅收法規政策,投資者在上市公司股利發放中取得股息收入的50%,需納入個人所得稅計稅范圍,征收稅率為20%。投資者獲得現金股利的成本可能遠遠高于進行股票買賣所獲得的“自制紅利”的成本。如果企業發放大量現金股利,股民收入所得中的很大部分需要上交國家財稅部門,這樣就降低了企業和投資者對現金股利發放的積極性。
總之,股利發放問題一直是我國股票投資者,尤其是中小股東關心和熱議的話題。隨著我國對上市公司監管力度的加強及監管措施的進一步出臺和落實,股利發放過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現象正在逐步得到改善,投資者的投資信心和投資熱情也將進一步得到激發。
參考文獻:
[1]崔方林.我國上市公司現金股利問題分析[J].會計師,2014,(22):5-6
[2]張楊.我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問題的研究[J].中國商貿,2013,(16):96-97
[3]鄔忠敏.淺析我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J].時代金融,2013,(06):226
[4]張孝梅,王勇.我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現狀分析及政策建議[J].會計之友2011,(04):89-92
作者簡介:宋毅妹(1992-),女,漢族,河南省洛陽市人,會計碩士,單位:河南大學商學院會計專業,研究方向:公司財務與審計。
摘要:會計電算化在信息化影響空前的今天,在各會計領域都比較重視,因為它關系著企業財務管理和財務工作人員的效率,財務工作的開展和會計電算化是相互促進的,會計電算化的應用在專家們的研究整理下已經有了很多明顯的優勢不少大的方向上已有很多突破,但仍然某些但是在細節方面的研究還存在著不足,本文將要分析會計電算化對于財務工作的實際影響情況。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財務工作;影響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9-000-02
會計電算化首先興起于國外,它主要是指計算機和會計工作的融合,利用計算機的高運算能力代替手工難以完成的會計任務,同時也為了能實現財務數據等自動化處理,把會計的思路和計算機應用結合形成電算化會計系統。目前我國的會計電算化發展還不夠充分,很多企業甚至還沒有實施會計電算化。接下來,本文將要分析會計進行電算化實踐和財務工作的關系以及財務工作在會計電算化過程中受到的現實影響情況以及分析在該研究中可利用的一些措施,以便為會計的電算化實踐研究做出貢獻。
一、會計電算化實踐和財務工作相互關系的四個現實狀況
(一)電算化設施程度決定著財務工作的效率
會計在電算化實踐的過程中需要有明確的指導思想,應該與實際財務工作始終保持同步性,把會計電算化和財務工作緊密結合,細致的進行實踐活動,耐心在電算化實踐應用中滿足財務工作的需要。雖然在當前會計電算化已經在我國各大企業,單位等群面普及,但是卻出現了嚴重的不協調,很多大型的、經濟實力雄厚的企業在會計電算化方面發展非常充分,會計工作者能在工作中高效的進行工作。而在某些小型企業會計電算化的實施就比較落后,很多財務工作需要人為操作,導致財務工作的進度非常低。
(二)會計電算化存在不安全因素,財務工作面臨風險
在信息化時代,網絡系統在電算化的應用上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使得會計電算化面臨網絡不安全,很容易受到網絡病毒或木馬的攻擊,整個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安全性面臨嚴重挑戰。而在會計電算化內部系統因為發展不夠完善,自身也有很多的漏洞,容易因為系統崩潰等問題造成財務數據等的丟失,這也就使得財務工作需要嚴格的保密工作和備份存檔工作。
(三)會計電算化管理依賴著財務會計軟件,但又無法和企業更多的部門加強聯系
因為在企業發展中會計電算化需要以個承載的會計軟件,因此市面上出現了很多可以進行財務管理的電算化軟件,這些軟件的設計和開發的優劣決定了財務工作開展的順利與否,而且在企業中除了財務管理部門外還有很多其他的部門,電算化財務軟件并不能在應用中和更多的部門加強聯系。
(四)會計電算化軟件的功能不夠全面,數據信息的利用效率不高
當前的企業單位處理會計電算化軟件依賴的辦法主要集中在自主的開發和市面購買,而很多企業都沒有研發人才和團隊,這樣市面的財務軟件就變得比較暢銷了。但是這些市面上流行的財務管理軟件雖然實現了企業的會計電算化管理操作,但是卻并沒有其企業財務需求的角度出發,也沒有和企業相關部門有聯系和配合,因此其單一的功能下,不僅沒能滿足企業部門的綜合管理,也做不到財務數據的高效利用。
二、會計電算化對財務工作的具體影響
首先,影響財務工作的轉型。在未來的會計工作中,電算化的軟件等等會隨著電腦軟件的全面開發進入企業的財務管理系統,使得會計系統的結構隨之發生變化,財務行業的電算化越高,需要的財務人員將越加減少,或者是需要的財務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電腦系統軟件應用開發,電腦硬件維護和軟件維護兼備等方面的才能,而更多的財務人員將不得不下崗或者轉向財務分析工作,會計電算化一方面加強會計財務工作效率,但另一方面又使得財務人員面臨難題。
其次,影響財務數據處理以及流程步驟。會計電算化后企業的所有財務相關的內容會數據化,因而就不能存在賬本之類的傳統類型。這些數據化的財務信息可以隨時靈活的編排,反復更具需要靈活的整理,也可以直接根據需要生成有效的報表,而傳統的流程也就發生了變化,一些傳統的方法也不在需要,比如:平行登記法等技術。
最后,影響財務內部控制管理。傳統的財務管理制度和人員管理制度因為會計電算化的實施已經不能滿足需要,而財務信息的更改、刪除等在電算化管理后變得更加容易,極易造成財務信息不完整和不安全,因此必須在內部控制上制定嚴格的、完整的管理制度,從人員的素質、思想、獎懲制度等方面做細致的制度建設,以確保財務信息的真實有效性。
三、會計電算化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領導對會計電算化重視程度不夠
企業領導片面地認為會計電算化只是取代手工記賬模式,從而提高會計核算的準確性與效率,未能充分認識會計電算化在企業管理與規范會計核算流程等方面的作用,導致企業在設計、購買會計電算化軟件模塊時,只強調會計核算模塊的功能,未針對企業特點設計分析、預警等管理模塊。
(二)企業缺少會計電算化專業人才
會計電算化軟件運行不僅要求企業財務人員應具備財稅方面專業知識,而且還需擁有一定的計算機軟件操作技能。目前, 我國大部分企業財務人員均由手工記賬人員向電算化財務人員轉化,財務人員只具備簡單的微機操作技能,對財務電算化數據備份、模塊調用及財務分析缺少相應的技能,無法真正實現會計電算化核算、管理職能。
(三)會計電算化基礎管理工作薄弱,導致財務數據存在安全隱患
一是財務軟件沒有統一的接口。目前,我國會計電算化軟件均由不同軟件公司根據企業要求設計、研究,各軟件公司為保護技術秘密,在運行平臺與備份數據導入方面與其他公司存在較大差異,一但某企業更換財務軟件,將面臨著財務數據無法對接的風險。二是企業財務數據面臨較大的安全風險。首先,由于財務人員責任心不強,再者由于計算機技術水平的限制,未對財務數據進行及時備份。其次,財務數據面臨來自網絡黑客、病毒的威脅,一但計算機感染上木馬病毒,將給企業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三是企業未建立嚴密的會計電算化管理制度。在人員設置與安全保密方面,未針對不同財務人員設置不同的修改、錄入權限,密碼設置不安全,財務室機房任由非財務人員進入、接觸;未對財務數據進行及時備份、歸類,造成會計檔案丟失嚴重。
現代經濟信息2016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