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者容潮林的創業項目從最初不足10人的“90后”團隊、年營業額不足20萬的小型作坊式餐飲公司,發展到現擁有員工50余名、年產值超百萬的餐飲企業。在咖啡屋里,從創業初期的點滴艱辛,到如今企業的平穩運行,容潮林向我們講述他的創業故事和經歷。
暖色調的燈光、舒適的布藝沙發、柔和的輕音樂……走入這間由大學生容潮林親手創辦的咖啡屋,你能夠感受到一份怡然自得的情調。
在過去兩年間,容潮林的創業項目從最初不足10人的“90后”團隊、年營業額不足20萬的小型作坊式餐飲公司,發展到現擁有員工50余名、年產值超百萬的餐飲企業,這些他是如何做到的?在咖啡屋里,從創業初期的點滴艱辛,到如今企業的平穩運行,容潮林向我們講述他的創業故事和經歷。
送外賣是一件很簡單的苦力活,但在容潮林看來,這里頭可“折騰”的東西太多了:送一份外賣之前要學會如何與他人打交道、為工作人員分配好運送區域和最佳路線、精心采購安全健康且符合學生口味的食材、所獲得的利潤如何管理和分配……
送外賣,這僅僅只是他熱衷于折騰的一個例子。每次寒暑假,他都會獨自一人前往成都、廣州、昆明等地打工,積累豐富的工作經驗。在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就讀期間,無論是送外賣,還是做代理,抑或是做銷售,只要是能做的生意他都盡量攬下來;即便在學校食堂勤工儉學過程中,他也細心觀察和學習食堂的采購流程、運營機制以及財務管理等各個工作細節……
多年的“折騰”,培養了他與眾不同的市場洞察力,這也促使他注意到高校當中的空白市場:水果類、飲品類、休閑類的餐飲項目為什么不能在高校里面做?高校市場是一塊大蛋糕!于是,一個自主創業的念頭漸漸在他腦海中產生。
在學校的政策支持和老師的指導下,他與合作伙伴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讓一個集休閑、學習、娛樂、工作為一體的水果工坊店從創業構想成為現實。
趕工期正值暑假,學校食堂暫不營業,他與伙伴每天只能以饅頭、餅干、方便面等充饑;為了趕在開學“黃金期”前開業,從標志的設計到原材料的采購,從店面裝修到定制設備,他都和合作伙伴一起加班加點,幾乎天天都是通宵達旦……終于,在2012年9月8日這一天,水果工坊店正式開門營業。
由于迎合學生群體的消費喜好,且具備了先進的運營理念,水果工坊店一開業就贏得了學生消費者的喜愛。首個創業項目的一帆風順,讓他充滿信心,并于今年初創辦了一個以現調咖啡和精致烘焙為主的咖啡店。盡管在開店初期,資金一時無法周轉,但得益于他多年的“摸打爬滾”,借助所積累的人脈關系,資金問題很快得到解決。
“今后我將繼續開拓高校這塊餐飲業市場,目前各項工作計劃已經在籌備中,同時我也將利用我所創業的項目,為在校大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創業的機會?!闭劦浇窈蟀l展,容潮林自信滿懷。
【創業啟示錄】
敢“折騰”,善“折騰”,這是創業最初的沖動。大學生既然選擇了自主創業這條路,前方不管是遍地鮮花,還是一路荊棘,都要堅持下去——年輕沒有失敗,“折騰”到底,總會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