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滟滪
摘 要:中職教育在近幾年發展迅猛,分析原因,人們的答案有很多。可是在筆者看來,其實,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社會發展需求中職學校培養出來的專業人才,中職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與社會需求的切合度更高。中職體育作為中職學校教育的主要組成,它與普通學校的體育教育相比,在培養學生能力方面的作用更加明顯。本文筆者結合自身的教育教學經驗對中職體育教學中怎樣實現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做出了闡述。
關鍵詞:中職體育;教學;學生;能力;培養
通過多年觀察我們可以發現,中職學校培養的學生從數量上與能力上并不弱于普通高校的學生。在中職學校,雖然他們獲取的學生資源往往是經過普通高校選拔之后的學生,但是通過中職學校教育培養之后,他們同樣可以成為社會所需求的人才。甚至,在很多領域,他們所表現的適應能力要強于普通高校的學生。中職體育是中職教育的主要組成之一,在教育教學中它的教學重點同樣是培養學生的能力。那么在教學實踐中,中職體育該怎樣培養學生的能力呢?
一、養成體育鍛煉習慣
健康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沒有健康的體魄任何“夢想”的實現都只會是空談。中職生將來要從事的是以體力勞動為主的工作,健康的身體、良好的身體素質是中職生“革命”的本錢。體育教學要讓學生認識到快樂地工作、幸福地生活離不開健康。首先,要教會學生必要的日常保健知識,如怎樣擺脫亞健康;怎樣預防常見傳染病;怎樣預防和控制肥胖等等。其次,要教會學生基本的鍛煉方法,如怎樣進行慢跑;劇烈運動前怎樣做有針對性的準備活動等等。還要有計劃地培養學生1~2種體育愛好并發展成為體育特長,比如籃球、羽毛球、瑜伽、慢跑等。這樣等工作后就可以運用這些技能去鍛煉身體,不至于到時發出“怎么鍛煉呀?我啥也不會”的感慨。最后要讓學生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一個人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絕大部分來源于他在學校所受的體育教育的影響。中職體育教學要充分利用其教育活動實踐性的特點,讓學生在一步步的教育環節中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習慣一旦養成,學生終身受益。
二、形成團隊合作能力
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始終不會是獨自的存在,雖然他們往往是家庭中的獨生子女,但是他們將要面對卻是社會的群體生活。中職生畢業就走上工作崗位,成為公司或工廠的一員。職場如戰場,怎樣才能在職場中處于不敗之地呢?職場生活中處處存在競爭與合作。競爭激發動力,增強活力,促使奮進;合作優勢互補,取長補短,形成合力;既競爭又合作能突破孤軍奮戰的局限,與合作伙伴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實現雙贏。體育是群體性的開放活動,集體性項目都需要相互協作才能戰勝對手、戰勝自我。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安排競賽性的項目,讓全體學生參與,組內形成合作,組與組之間形成競爭,培養他們合作與競爭意識、能力。游戲比賽一般以分組的形式進行,成員自愿結合或教師指定組成的一個小群體,小群體希望通過合作在游戲中獲取成功。游戲比賽前教師要先講明規則要求,然后給小組一定的時間來根據自已小組組員情況排兵布陣,取長補短,相互合作,組成最佳陣容,最后再與其他小組展開激烈地競爭。學生通過體育活動擴大與他人的交往,加強與他人的協作,還能夠積極面對競爭,提高競爭的意識與能力。通過以上教學,中職生踏上社會后才能從容面對各種挑戰,笑傲江湖。
三、擁有面對人生困難的勇氣
“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這句話可以作為每一個人的人生寫照,這也是每一名學生未來的人生歷程。人生前進的道路并不總是陽光明媚、一帆風順,有時也會有狂風暴雨,驚濤駭浪。中職生踏上社會離開了父母的庇護、教師的呵護,能否順利渡過人生中的一道道難關?魯迅先生說過:“偉大的心胸應表現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一切的不幸。”這需要中職生具有對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戰勝挫折的勇氣和能力。體育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情境和提高練習要求等方法,讓學生承受一定的生理、心理負荷,以培養學生不怕困難,敢于挑戰困難、克服困難、戰勝困難的精神。比如利用定向跑創設一個野外逃生游戲,其間人為地設置一些障礙,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或相互間的合作,逐步排除障礙,在規定的時間內成功完成任務。教師也可結合教材對學生提出不同要求,使學生在不知不覺克服挫折,提高抗挫折能力。如,在跨欄跑教學中,可設置不同的欄間距和欄高供學生自主選擇。學生通過不斷地加大欄間距和提升欄高來挑戰自已的生理和心理極限,不斷地完善自我。
四、養成“守法”習慣
學生會成為未來社會其中的一員,他們需要遵循“群體”中固有的規矩與法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自己的規則制度。學校有學校的規則制度,工廠企業有工廠企業的規則制度。只有每個人自覺遵守社會規則,才能形成良好的社會秩序,形成和諧社會。如果不遵守規則,輕則損害社會和他人的利益,重則違法犯罪,最終害人害已。中職生在校期間要學會遵守規則,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為進入社會做好準備。體育教師可通過各種比賽和游戲來讓學生知道規則的重要性,并在比賽和游戲中嚴格遵守規則和要求,養成遵守規則的好習慣。如游戲前教師要提出規則要求,游戲中要監督規則執行情況,游戲結束后要及時點評。對為追求成績和勝利而不惜違反規則要求的個人或小組提出批評教育,并取消其比賽成績,讓同學們知道違反規則要付出代價。反復教育和訓練,學生會明白公平、公正的意義,學會遵守規則,形成社會必需的良好的價值觀念,這樣走上社會后,才能適應社會,成為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綜上所述,學校對于學生發展起到的作用就是可以培養學生生活與學習的能力。中職體育教育教學中承擔著同樣的教學任務。甚至在中職體育教育教學中,它在這方面比普通高校教育更直接、更明顯。中職體育教學要適應中職生發展的需要,要優化體育教學目標,不能只停留在發展身體素質和教會體育技能上。要充分利用體育教學的實踐性、集群性和互動性,多教會學生一些生存技能,讓學生學會生存,全面發展,從而更好地去適應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