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
摘 要:多媒體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手段相比,顯示出了它獨特的優勢。它能以強大的交互功能,突破時空的限制,將聲音、圖像、文字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為孩子創設一個生動、形象、直觀、視聽結合的情境。目前,多媒體已廣泛應用于幼兒教育領域并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關鍵詞:多媒體;幼兒教育;教學質量
多媒體的開發和運用,將有力地推動幼兒園教學現代化,解決很多傳統教學中沒有能夠解決的問題,對改革教學結構,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教育效益,全面提高幼兒的素質,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1 創設情景,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
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對于抽象的概念往往不易理解,在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后,利用其自身的優勢,把原來幼兒較難理解的教學內容,和老師較難講清楚的難點變成可觀賞的動畫,從而使幼兒得到較多的感性知識,為進一步形成概念打下基礎。可以將多媒體技術融入幼兒音樂的課堂教學中,將抽象的音樂通過畫面、圖片一系列的處理,使原來許多抽象的、難以理解的內容變得生動有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幼兒的思維水平低,其思維具有固定性、表面性、自我為中心等特性,又困于知識經驗的不足。面對復雜問題的解決,教師要運用直觀性、啟發性、實踐性、趣味性強的課件來充實教學,開闊幼兒解決問題的思路,激發幼兒思維,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在認識了幾何圖形后,讓孩子們立即尋找出生活中的圖形是比較困難的,于是我利用多媒體技術,捕捉事物的顯著特征,制作了圖形漸變然后組合成實物的動畫。當一個個平面圖形經過移動、組合,拼成一件件小朋友所熟悉的生活實物時,大家的感官被調動,積極性又一次被激發,從而調節了幼兒的課堂學習氛圍,進一步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認識。
1.2利用數學多媒體課件對幼兒練習和游戲,可抓住他們“好勝”的特點,創設“成功”的情境,通過帶娛樂性的操作活動,鞏固幼兒已學的知識,讓他們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和快樂,使樂學落到實處。這樣幼兒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就會更加強烈而持久,創新能力就會不斷增強和提高。例如,學習加減法時,老師們課前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準備教具和學具,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開展教學,不僅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弊端,又能使老師教得輕松,孩子學得有趣,更進一步增強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運用多媒體有利于幼兒感知、理解新知識,在探索中了解事物發展的規律和變化。
2 運用多媒體可以優化教學情境
輕松、活潑、流暢、自由的情境能有效地激發幼兒的學習動機。多媒體技術綜合運用形、聲、色、光的效果,創設各種形象生動、靈活多變的學習情境和教學情境,虛擬現實,再現生活物景,把靜態知識動態化,抽象知識形象化,枯乏知識趣味化,從而營造了輕松自然的學習氛圍,喚起了幼兒的有意注意,誘發幼兒的情感共鳴,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這不僅激發了幼兒的興趣,陶冶幼兒的情操,還極大地增強幼兒的認識動力和能力,推動他們學習。例如:大班散文詩欣賞《秋天的雨》,散文詩欣賞教學時往往比較枯燥、乏味,在運用多媒體技術后,將靜態的、平面的畫面變成動態、生動形象的情景,同時背景音樂輕輕地響起《秋日的私語》,雨滴答滴答地從天空中落下來,秋天的大門徐徐打開,一朵朵美麗的菊花盛開了,銀杏變黃了,楓葉變紅了,果子成熟了,誘人的糖炒栗子冒著香氣,秋天的落葉慢慢地從樹上飄落下來,人們忙著采摘果子……, 在這種詩情畫意的教學情境中,幼兒的注意集中,興趣濃厚,積極主動地把所聽、所看到的秋天告訴大家。活動中有聲有色,情景交融,個個投入,幼兒充分感受到了散文中所表現的意境,感受到了文學作品的美。多媒體教學還能使講授與演示融為一體。在豐富多彩富于變幻的信息雙向傳遞中,幼兒愉快、自然、主動地學習。因此,多媒體技術為幼兒園教學活動創設了良好的情景,營造了輕松自然的學習氛圍。如在中班數學“分類計數”活動中,將抽象枯燥的教學內容,變為生動有趣的教學軟件,整個活動以小企鵝變魔術和與小朋友們做游戲的形式,貫穿始終。每當電腦顯示小企鵝一邊唱著動聽的歌,一邊拍打翅膀,帶出各種色彩鮮艷的幾何圖形,拼成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時,這色彩豐富、富于變化的視覺畫面,大大激發了幼兒學習的欲望,同時電腦又以小企鵝唱歌或生氣的形式來判斷幼兒回答的正確與錯誤,有聲有色,情景交融,優化了教學情境。
3 運用多媒體優化教學過程
3.1 運用多媒體能縮短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可以縮短教學時間,同時它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化靜為動,化難為易,化虛為實,化遠為近,從而使看不見、看不清的東西變得看得見、看得清,由抽象變為具體,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有利于多種感官的協調作用。例如:中班美術”畫金魚”,運用多媒體技術后,不但克服了教師示范背對幼兒會擋住部分幼兒視線的問題,同時也解了示范存在圖像小、速度慢、涂色費時等問題,幼兒不但看得清楚聽得仔細,而且如果幼兒有疑問,計算機 還可以再次演示,強化示范步驟。傳統的示范講解一般需要10―15分鐘,而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間可以縮短到5分鐘左右,這便使幼兒有了更多的練習時間。
3.2 運用多媒體能幫助幼兒理解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幼兒的思維是形象的,對于抽象的知識或抽象的概念往往不易理解,在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后,利用其自身的優勢可以把抽象變為具體,把原來較為生疏、難以理解的教學內容變為圖文并茂、生動形象的具體可觀事物,它能將靜止的內容變成生動形象的音像結合的復合載體顯現在幼兒面前,使幼兒在身臨其境中直接感受,切身體驗,從而進一步形成概念、例如:在進行美術活動《可愛的烏龜》時,畫面布局是幼兒比較難掌握的一個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老師制作了課件,將布局的難點利用課件來幫忙,同時運用了幼兒較易接受的擬人化的手法及音效,讓幼兒感受烏龜住在海水里的不同地方畫面的感覺及烏龜的感受,讓烏龜開口說話幫助幼兒理解畫面布局的重要性,這樣易讓幼兒接受。教師借助多媒體圖文并茂、聲像結合的優勢,變靜態掛圖為動態畫面,變說教為形象視覺刺激,充分調動幼兒的聽覺、視覺、感覺的協同作用,使幼兒猶如身臨其境,輕松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
總之,在幼兒園教學中合理的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為幼兒提供生動的畫面,逼真的意境,悅耳動聽的音效,增強教學活動的趣味性,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教學活動中快節奏高效率的完成。為此,我們應更好的開發多媒體的作用,將其充分運用到幼兒園教學活動中。
參考文獻
[1]張進清.廣西幼兒教育的現狀、問題與發展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08,10:12-15.
[2]李劍萍.二十世紀中國幼兒教育矛盾問題的歷史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0,02:78-86.
[3]樊楠.當前我國農村幼兒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09,18: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