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蘭 趙敬博
【摘 要】在高校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和指揮棒。關于增強高校藝術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本文在分析高校藝術學院學生特點和高校藝術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增強高校藝術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校藝術學院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實效性 對策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對藝術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多,國內許多高校紛紛成立藝術學院,開辦和增設藝術類專業或相關藝術專業。據我國藝術人才網發布的《2013藝術教育行業分析報告》顯示,從2002年至2013年間,全國設置藝術類專業的高校從597所增加到1679所,藝術類考生人數從3.2萬增加到近100萬。10年間,藝術類高校增加千余所,考生增長30倍,藝術專業學生已經成為高校學生中不容忽視的主要組成部分。在高校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和指揮棒,是我國特有的,是我國高等教育與西方國家高等教育的根本區別之一。目前伴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西方文化思想和各地文化潮流涌入我國,國內充斥著各種思潮與文化。高校藝術專業學生更易于接受新鮮事物和外來文化,他們的思想在目前的文化環境下變得日益復雜化、多元化。因此,關于高校藝術學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的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
一、關于增強高校藝術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的意義
增強高校藝術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
(一)現實層面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國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各高校歷來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擺在首位。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于2004年頒發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16號文件),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了全面部署。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和靈魂,藝術學院作為高校中一個比較獨特的組織,增強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意義非凡,可以為高校藝術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論依據和指導。藝術學院的學生是我國未來文化領域的中堅力量,其思想政治素質關系著我國意識文化形態的傳播與發展。思想政治教育作為教育教學的排頭兵、馬前卒,要全面加強對藝術學院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力爭使他們在未來成為優秀的社會主義藝術人才。
(二)理論層面
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又稱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國內學者沈壯海在其《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中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給出了明確的定義: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對其預設目標的實現程度,其教育內容對人們思想觀念影響的深刻性、持久性,以及對人們思想意識判別、選擇、理解等諸多方面所產生的強化作用。此外,還有學者從建構主義視角、管理學視角、經濟學的成本效益視角等給它做出了定義。目前,有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卷帙浩繁,但是關于高校藝術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的研究卻少之又少。因此,該論文的研究有利于拓寬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領域,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
二、高校藝術學院學生的特點分析
高校藝術學院的學生與一般的大學生相比,具有強烈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主義,缺乏團隊集體意識;重視專業能力的培養,忽視文化理論的加強;缺乏堅定的理想信念,思想政治素質有待提高;就業負擔相對較大,心理壓力較重等特點。
(一)強烈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主義,缺乏團隊集體意識
大部分藝術學院學生的家庭條件都比較優越,且他們中的大多數還都是獨生子女。父母的過分寵愛導致他們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主義十分強烈,他們不希望父母、老師、同學、朋友過多地干預或過問自己的事情,常常聽不進去良師益友們給出的寶貴建議。這樣過于強烈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主義不但不利于專業學習,而且影響他們成人成才。另外,藝術學院的學生缺少對集體活動的關心和熱情,團隊集體意識較差。例如根據部分高校的調查數據顯示,藝術專業學生的上課出勤率較低,特別是公共政治課;再如藝術專業同學間鬧矛盾的情況經常出現,缺乏互相尊重、互相包容的意識。
(二)重視專業能力的培養,忽視文化理論的加強
在高中階段,一部分學生出于對藝術的濃厚興趣或關注藝術類專業在高考中文化課分數所占比例很低的原因而走上學習藝術的道路,他們不是很重視文化的學習,文化基礎薄弱,知識面狹窄。考上大學以后,他們懷著專業學習的強烈欲望,認為上大學就是來學藝術專業的,再加上本身高中時期文化理論功底就比較弱,因此,大學學習中更加不喜歡文化課程的學習,最終形成重專業、輕文化知識的思想意識。比如藝術學院的學生對于專業課程的學習非常熱情,他們按時上下課、積極認真排練備考等,但對于《馬克思主義原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等課程的學習卻表現得極其冷淡,遲到、早退、缺課等現象十分嚴重。
(三)缺乏堅定的理想信念,思想政治素質有待提高
藝術學院的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易于接受新鮮事物,同時自尊心較強,比較敏感,所以性格容易情緒化。他們普遍對政治無感,甚至厭煩政治,再加上外來思想的影響,他們缺乏堅定的理想信念,思考問題缺乏深度。此外,他們的自覺性和自控能力較差,不能很好地處理好學習和工作的關系。例如,一些藝術專業的學生長期做兼職掙錢而忽視了課程學習,最終淪為“畢業困難戶”。再如,部分藝術專業的學生為了專業學習,過早地接觸社會,難免會受到一些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甚至墜入追名逐利的泥潭之中,為了錢甚至放棄學業,本末倒置,完全迷失了自己作為一名學生應該有的正確身份,其思想政治素質有待提高。
(四)就業負擔相對較大,心理壓力較重
首先,隨著藝術類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多,藝術學院學生面臨的就業競爭壓力一年比一年激烈,這給不少藝術專業的學生帶來了較大的就業負擔,他們的心理壓力較重;其次,藝術學院的學生與非藝術學院的學生相比,其就業方向相對狹窄,選擇面較小,因此他們的就業壓力相對更大。
三、高校藝術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狀分析
自16號文件頒發以來,各大高校認真學習貫徹文件精神,高度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廣大高校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有了明顯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進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仍是一個大課題。
(一)教育內容和方式缺乏創新,實效性差
思想政治教師擔任著高校藝術學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們一般采取“灌輸式”的課堂講授方式,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學方式較為傳統,缺乏創新,且教學內容較為陳舊,重復性高,達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會引起學生的反感。此外,思想政治教師缺乏對學生思想狀況的有效把握,課堂缺乏吸引力,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教學效果不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較差。
(二)教師隊伍素質不過硬
高校中一些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夠純粹、端正,會使學生受到不好的影響。部分教師的政治立場不堅定,大肆宣揚西方資本主義思想,認為外國的月亮總是比國內的圓,會使學生產生崇洋媚外的思想。高校對輔導員不夠重視,很少對他們進行相應的業務培訓,導致輔導員的專業知識缺乏,經驗不足,素質不高。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運行機制不完善
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么是一味的寬松,使得部分學生走偏了路,要么是一味的嚴格,不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嚴格管理和個性發展的有效統一。另一方面,高校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缺乏對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科學規劃。
四、增強高校藝術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的對策
綜上所述,增強高校藝術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創新教學方法,更新教學內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高校是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的主陣地,其思想政治教育應充分把握藝術專業學生的特點,從學生角度出發,更新思想政治課的內容,創新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方法,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和文化修養,為學生提供良好的人文環境,以學生為本,引導和鼓勵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修養和自我發展。
(二)打造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
高校輔導員要從學生入手,力爭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要加強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培訓管理,提升輔導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尤其是提升他們的藝術素養,積極為輔導員工作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
(三)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運行機制,把嚴格管理和個性發展結合起來
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運行機制,建立科學、規范、嚴格的管理制度。用先進科學的思想武裝學生的頭腦,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規范學生行為,增強他們的法律紀律觀念;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在嚴格管理的基礎上,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藝術學院的學生是我國未來文化領域的中堅力量,其思想政治素質關系著我國意識文化形態的傳播與發展,因此,要全面加強對藝術學院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力爭使他們在未來成為優秀的社會主義藝術人才。
【參考文獻】
[1]邢棟.當代高校藝術類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究[J].中國外資,2013(07).
[2]李霞.對高校藝術類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2(11).
[3]邱宴華.高校藝術專業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天津市經理學院學報,2014(04).
[4]蒙莉.關于提高藝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思考[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3(05).
[5]張明霞.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分析[J].才智,2014(33).
[6]夏艷,秦海洋.加強和改進藝術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6).
[7]沈壯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