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產業的不斷轉型升級對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佛山是經濟大市、產業強市,現代服務業是它的重要戰略產業,如何在中職學校建設現代服務類精品專業以適應產業的需求?文章以佛山現代服務類精品專業建設為例,就其基本內涵、基本特征和精品專業建設基本路徑進行了剖析,并繪制了基本路徑圖。
關鍵詞:中職;現代服務業;精品專業
中圖分類號:G7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6)04-0056-03
作者簡介:嚴少青(1968-),女,佛山市南海區信息技術學校副校長、中學政治高級教師。研究方向:中等職業教育與管理。(廣東 佛山/528225)
佛山市的經濟總量近十年來一直位居全國前列,2015年GDP超8000億元,位居全國城市前15強,佛山是典型的制造業城市,但在“二產型經濟”向“三產型經濟”轉變的趨勢下,現代服務業日益成為佛山市實現產業強市戰略的重要支撐,現代服務業需要大批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這為中職學校建設現代服務類精品專業提供了產業基礎。
為了適應產業轉型升級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變化,滿足地方經濟對技能型人才的多樣化、多層次化的需求,各中職學校應對專業建設下更大的功夫,尤其是建設一批精品專業來適應地方產業轉型升級對人才的需求。但關于精品專業建設的理論和實踐,目前各中職學校還處于探索階段,筆者以“精品專業”為主題,在中國知網檢索近五年的學術成果,僅有30條,以“中職”+“精品專業”為主題檢索,相關學術成果僅2條,而以“專業建設”主題檢索,則有5486條,這反映出“精品專業”建設研究的不足,本文將對中職學校精品專業的基本內涵、基本特點、現代服務類精品專業建設的基本路徑進行闡述。
一、精品專業的基本內涵
精品,出自宋代米芾所著《畫史·唐畫》:“所收皆精品。”有精良的物品、上乘的作品的意思,也可理解為一事物既特別優秀,又與眾不同。關于“精品專業”,福建三明學院黃玉蘭教授認為“精品專業應在總體上實行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的教育原則,培養出‘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的畢業生。”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周勁松教授認為 “精品專業指建立在先進教育理念基礎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專業改革成果和建設水平在一個方面或幾個方面達到較高水平,人才培養具有明顯特色的優質專業。”筆者認為:精品專業是依據職業教育前沿理念,能主動適應地方產業轉型升級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并在本地區同類專業群中具有廣泛影響,獲得學生和家長、企業和教育同行的廣泛認同,具有明顯特征并可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在本地區起到示范和引領作用的優質專業。中職學校的精品專業必須具備“職教理念精、課程體系精、教學設施精、師資水平精、學生質量精”等條件,應圍繞更新職業教育理念,改革符合產業升級的課程體系,建設符合產業條件的教學設施,打造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培養高質量的畢業生等方面下功夫。
佛山自2013年就開始建設了14個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提供研發、設計、電子商務、物流等高端服務,2015年上半年“三產”增加值增速首次超過“二產”,在產業轉型升級下,加快建設現代服務類精品專業,尤其是在中職學校加快建設以電子商務和物流為代表的現代服務類專業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精品專業的基本特性
中職學校現代服務類精品專業應在服務產業轉型升級中,在“特”上做文章,在“品”上做文章, 總體來說,應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基本特性。
1.特色性
特色性是精品專業的首要特征,精品專業的特色集中體現在適應佛山市現代服務業轉型升級的人才培養方案、人才培養過程和人才培養效果三個方面,人才培養效果是精品專業最為重要的質量指標。佛山地區中小企業眾多,入讀中職學校的學生家庭普遍比較富裕,而其父母及祖輩往往有創業經歷,因此,在制定現代服務類人才培養方案時,必須要考慮學生的這一實際情況,體現出明顯的地域特色。
2.產業性
精品專業的前瞻性就是要求中職學校準確調研、預測,把握產業轉型升級對技能型人才需求的變動趨勢,主動貼近市場,服務地方經濟,制定專業建設方案。專業建設要與當地主導產業緊密結合,它是專業持續發展的保障,電子商務、物流、信息技術、旅游、健康養老等是佛山的主導產業,也是將來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佛山地區中職學校在推進精品專業建設的過程中,要準確把握這一方向。
3.引領性
中職精品專業建設應率先進行教育觀念轉變,著力進行專業內涵建設,提升其示范和引領能力。尤其是在佛山,中等職業教育比較發達,是國內職教先進地區之一,在精品專業建設上,更要明確其示范、引導和輻射作用。一方面, 佛山市精品專業的教育教學改革實踐應代表當前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主要方向,為國內同類地區提供可供復制、可供借鑒的成功案例;另一方面,電商、物流等專業建設過程中形成的人才培養模式、師資隊伍建設模式、校企合作模式以及專業建設模式可為本市現代服務類專業建設提供參考;第三,通過精品專業的建設,可以提高學校的整體實力和影響力。
4.效益性
精品專業的建設過程要注重效益性,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精品專業一般配套有財政資金,在建設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使用效果,既要考慮財政績效評價問題,績效評價主要涉及資金投入與產出問題,爭取以較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建設效益;第二,就是精品專業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角點——為地方產業轉型升級培養大批適銷對路的畢業生,為電商、物流、信息技術等現代服務類產業轉型升級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提高畢業生和企業的滿意度,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實現學校、學生、企業三方滿意,三方共贏。
三、精品專業的建設路徑
按照產業轉型升級對技能型人才的動態需求,有序推進精品專業建設,其路徑如圖1所示,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對接服務產業建立專業動態調整機制
首先,建立由行企專家、教育專家、專業帶頭人共同組成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每年至少召開兩次研討會議,由行企、教育專家根據市場的變化共同評議精品專業建設方案。
第二,要建立同步快速反應的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對行業、企業進行動態調研(每年調研一次),正確預測行企人才需求變化,更為重要的是建立起畢業跟蹤、回訪系統,通過對畢業生就業數量及質量、企業和畢業生滿意度進行系統調研,積極掌握畢業生培養的質量情況,為精品專業建設提供數據支持。
第三,參照本專業國家、省的教學標準,根據行企報告、年度畢業生就業數據,確定人才培養目標與定位,設計“校企合作、產教融合” 設計科學有效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召開實踐專家論證會,使方案更具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2.對接培養方案推進一體化課改和教改
按照專業對接產業,課程標準對接職業標準,通過用人單位直接參與課程設計、評價和國際先進課程的引進,提高精品專業對技術進步的反應速度,形成對接緊密、特色鮮明、動態調整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精品專業按照真實環境真學真做掌握真本領的要求開展教學活動。推動教學內容改革,按照企業真實的技術和裝備水平設計理論、技術和實訓課程;推動教學流程改革,依據生產服務的真實業務流程設計教學空間和課程模塊;推動教學方法改革,根據課程特點,實施理實一體教學法、現場教學法、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任務驅動式教學法,通過真實案例、真實項目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探究興趣和職業興趣。
3.對接專業建設配備符合教學需要的軟硬環境
根據精品專業建設的需要,配備必要的教學軟硬件環境。
第一,根據硬件環境建設實訓設施設備、實訓場室,主要實現“技能實訓、技能鑒定、師生技能競賽、師資和企業職工培訓、教產研發服務”五項功能,并從機制上加強實訓場室的管理,提高實訓場室使用效果。
第二,加強專業軟性教學環境建設,這包括一體化課程、信息化教學資源、一體化教材及工作頁幾個方面。專業“精”必定要在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上有相應的體現,可以結合佛山市現代服務類產業發展的情況,結合教學經驗和行企需求,編寫地方特色教材或教輔材料來提供有益補充。
第三,建立精品專業建設第三方評價制度,充分發揮地方各行業協會的作用,支持對口行業協會開展精品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評估,核心課程實施行企主導的第三方考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結構與行業需求的匹配度。
4.對接專業打造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
精品專業教學團隊的建設應以培養專業負責人和專業帶頭人為重點,以培養骨干教師為主體,以專兼結合、中青結合結構優化為主線,著重培養教學精英、技術能手、專業名師三類人才。精品專業要通過雙師、教研、名師三項計劃著重培養省、市、區、校四級名師。雙師計劃主要夯實教師的教學技能和專業技能;教研計劃主要激發教師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名師計劃主要構建專家型教師的成長平臺。
四、結語
精品專業建設是適應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也是實現中職學校內涵式發展的需要,應具備特色性、產業性、引領性、效益性4個特征,在建設過程中,應根據產業發展的需要,遵循科學路徑進行建設,提高精品專業對地方產業發展的貢獻度。
參考文獻:
[1]毛志強.湖南中等職業學校精品專業建設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13.
[2]陳湘青,鄭佩瓊.對佛山電商產業發展的調查與思考[J].江蘇商論,2015(6).
[3]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責任編輯 陳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