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天津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天津 300380)
?
關于建立個性化健身手機應用的研究①
王茜
(天津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天津 300380)
摘 要:目前,在校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指標普遍低于預期,通過對天津市西青區大學城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了解在校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指標分布,在校大學生有關手機應用的使用習慣;通過對有關健身塑體手機應用的統計分析,了解目前已存在健身手機應用的優缺點,分析開發一款個性化健身手機應用的必要性和發展前景,初步確定通過開發手機應用搭建個性化健身服務平臺的可行性和適用性。分析建立個性化健身服務平臺的思路和實現路徑。以期形成搭建個性化健身手機應用平臺的指導性文件。
關鍵詞:體育 手機應用 在校大學生 個性化健身服務
建國以后,雖然國家一直在大力發展教育事業,考大學的壓力相對減小,但依然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狀態,為了考一個好的大學,在高中畢業以前每一個考生都在將近20年的時間內被施加了很大的生理和心理壓力。大學又是一個嚴進寬出的環境,這就導致大部分學生進入大學以后惰性爆發,除了正常上課其余時間幾乎處于漫無目的閑散狀態,更談不上有意識的參與健身,加之大學之前的學習時間緊張,缺乏鍛煉,身體素質狀況堪憂。而該調查在充分研究文獻資料的基礎上、運用了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歸納法等研究方法,對天津市西青區大學城在校大學生身體素質進行研究分析,找出在校大學生身體素質方面存在的普遍性問題。

圖1 智能手機使用情況:智能手機99.7%,功能手機0.3%

圖2 手機應用安裝數量:大于10占71%,小于10占29%

圖3 手機應用類別分布:聊天工具35%;購物26%;工具21%;其他18%

圖4 對個性化健身手機應用的態度;期待使用42%;愿意嘗試31%;看情況19%;不會嘗試8%
通過對2003—2014年天津師范大學等高校在校大學生身體素質測評數據的分析,發現天津市西青區大學城在校大學生的爆發力,力量等各項身體素質指標呈持續下降的趨勢,超重及肥胖檢出率上升。各院校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為學生做體質測試,信息只是單純作為資料存檔,對學生用處甚微。一方面,體測結果不能及時反饋給學生;另一方面,學生缺乏正確的自我評價能力,而讓每位同學都去尋求體育老師的指導又不太現實。
智能手機的快速發展,使得各種手機應用快速進入校園,成為各大高校繼計算機之后在校大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又一全新的途徑。為全面了解天津市西青區大學城在校大學生對手機應用的使用情況,該研究調查了大在校大學生智能手機使用率,手機應用安裝數量,手機應用的類別分布,以及對個性化健身手機應用的期待度。最近,在大學城以問卷的形式開展了調查,數據分析見圖1, 圖2,圖3,圖4所示。
為了更好地了解已有體育健身相關應用的情況,該研究對安卓市場和蘋果商店中相關平臺進行了統計分析。目前存在的手機應用其功能以分享健身知識、指導減肥、增肌訓練和視頻教學等為主,缺乏系統化與個性化兼顧的手機應用,幾乎沒有專門針對在校大學生身體素質改善的個性化健身手機應用。目前在校大學生使用比較普遍的為騰訊QQ和蘋果手機自帶的計步工具,這些工具通過讓在校大學生記錄每天步行步數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鼓勵在校大學生多運動,但對身體素質評價和健身指導沒有實際意義。在系統評價在校大學生身體素質,針對不同的身體素質進行健身指導方面存在明顯的短板。
通過對天津市西青區大學城在校大學生的調查分析可知:目前在校大學生普遍存在身體素質指標下降或不達標的情況,該狀況對在校大學生高質量的完成在校學習極為不利,對社會發展的潛力儲備值得擔憂的,為了改善在校大學生的身體狀況,實現社會的良性發展,該狀況急需改善;隨著社會經濟和技術水平的發展,智能手機的普及率已經達到了全面覆蓋的水平,各類手機應用也在校大學生群體中得到了極大的普及,智能手機的用戶體驗也有了較大地提高;通過手機應用建立個性化健身服務平臺具備堅實的硬件基礎和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并且對改善在校大學生身體素質,促進社會健康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綜上,通過智能手機應用軟件建立個性化健身服務平臺,具備開發的可行性和適用性,符合在校大學生的使用習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目前在校大學生所遇到的健身問題,對在校大學生和社會良性發展都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目前比較普遍的手機系統為谷歌的安卓手機操作系統和蘋果開發的IOS手機操作系統,開發的手機應用必須能夠在安卓和IOS系統中正常運行;頁面具有交互性,可以通過輸入的性別與身高范圍產生對應的身體素質評價方案,用戶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填寫身體素質評價表,該應用可以自動識別并生成身體素質評價成績,用戶設定身體素質提升目標,該應用能夠根據目標與身體素質現狀推薦具備適用性的健身方案,用戶能夠在該手機應用中記錄方案執行進度。在完成一個周期的鍛煉以后重復進行身體素質評價并更新健身指導方案。如此反復的進行身體素質評價,更新健身方案和執行健身方案,使用戶獲得盡可能符合實際情況的健身指導,以達到快速提高身體素質的目標。
(1)利用體育專業的優勢,通過組織同學和咨詢在校教授對個性化健身服務平臺功能進行分析形成手機應用頁面設計文件,聯合程序開發人員進行軟件框架的搭建。
(2)根據軟件頁面設計文件和性別身高區間劃分情況編寫對應的身體素質評價表,再根據不同的身體素質評價成績編制對應的健身方案。
(3)對人工服務板塊的問題進行分析,形成人工服務方案。
(4)通過與開發團隊成員的協作和在校教授的指導,將身體素質評價表,健身方案和人工服務板塊內容與制作的手機應用程序結合封裝,并能在智能手機上正常運行。
(5)利用在校生的優勢,組織師生對個性化健身手機應用進行內部測試,并根據反饋的意見反復調整,最終形成成熟的個性化健身手機應用推向在校大學生。
經過測試調整后,該應用能夠實現與用戶的交互功能,用戶能夠通過該應用獲得客觀的身體素質評價結果。在身體素質評價結果的基礎上能夠獲得有效地健身指導方案。通過反復的身體素質評價,獲取健身方案,執行健身方案,用戶可以達到預期的健身目標。通過該手機應用的推廣,能夠促進在校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實現廣泛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孔云,廖寅,資蕓,等.基于微信公眾賬號的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研究[J].情報雜志,2013(9):167-170,198.
[2]王騰,郝文亭.“陽光體育”背景下海南省大學生身體素質現狀調查研究[C]//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田徑分會.2013.
[3]馬愛芳,趙建梅,王寶英,等.我國中文自然科學核心期刊微信公眾平臺開通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編輯學報,2015,27(5): 481-484.
[4]李芳宇.基于主客觀信息反饋的運動健身服務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09.
[5]天津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2003—2014年在校大學生體質測試成績資料[Z].
作者簡介:王茜(1993,4—),女,漢,河南漯河人,本科,研究方向:體育科學,指導老師:趙亮。
基金項目:①天津市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資助(項目編號:201510065041)。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6.154
中圖分類號:G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2(c)-01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