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典
編者按:2016年全國兩會上,境內外媒體紛紛聚焦貴州代表團及貴州省經濟社會發展熱點問題,頻發貴州好聲音。本刊對各大主流媒體的報道進行梳理統計,總結出其中熱度最高的十個關鍵詞與讀者分享。
創新
《人民日報》:《貴州省省長孫志剛代表談創新:各行各業時時處處都要創新》
摘要:貴州必須把創新擺在第一位,必須牢固樹立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的理念,各行各業都要創新,時時處處都要創新,牢牢把握住創新引領發展的主動權。
精準扶貧
《中國青年報》:《貴州惠水:一類貧困村的精準扶貧探索》。
摘要:惠水縣探索出精準扶貧“六問群眾”工作法,即一問群眾扶貧對象認不認可;二問群眾扶貧項目需不需要;三問群眾扶貧資金到不到位;四問群眾扶貧措施可不可行;五問群眾扶貧駐村歡不歡迎;六問群眾扶貧成效滿不滿意。
供給側改革
人民網:《供給側改革,如何啃下硬骨頭?》
摘要:“比如加強保護知識產權,這對企業來說就很重要。如果沒有辦法得到保護,那么對創新者的積極性將有很大打擊。”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興義市布谷鳥民族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王菁這樣說道。
大數據
鳳凰網:《貴州的大數據發展 “聚財”更是“聚智”》。
摘要:行進在“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的大道上,貴州省委、省政府結合實際,提出全力發展大數據產業的戰略部署。歷經兩年發展,國際知名大數據集團公司、國內大數據運營商、科技研發中心紛至沓來。
六盤水“三變”
新華網:《李再勇談 “三變”改革如何 “變”》
摘要:“三變”改革就是把村集體資源以及生態資源變成一種資產,再通過這種資產形成一種股權形態,入股到龍頭企業、農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
大旅游
《中國旅游報》:《推進旅游供給側改革 提升供給質量和效益——訪全國政協委員、貴州省政協主席王富玉》。
摘要:旅游業關聯度大,帶動作用強,資源可持續利用,對擴大投資、增加就業、促進增收、帶動脫貧等意義重大,是拉動經濟增長最為現實的動力。
西部教育
中國新聞網:《貴州代表拋“雞”“蛋”理論 談東西部教育失衡》。
摘要:西部教育的發展要通過實現東西部教育資源的公平來留住人才,讓本土“孵化出來的雞”,不要到其他地方去“生蛋”。
大交通
《經濟日報》:《貴州構建現代交通體系》。
摘要:目前,貴州立體交通網建設初見成效,貨物和旅客周轉量保持較快增長,特別是黔深歐、黔新歐等國際海鐵聯運班列新路徑的開通,構筑起貴州與“一帶一路”國家的便捷物流大通道。
大生態
《法制日報》:《陳敏爾: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
摘要:貴州要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走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GDP一時增長的邪路,也不走捧著綠水青山金飯碗過窮日子的窮路,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百姓富、生態美的新路。
獲得感
《人民日報·海外版》:《日子更殷實,精神更豐富(兩會聚焦)》。
摘要:全國政協委員、貴州省文化廳副廳長姜剛杰認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的“獲得感”既包括物質層面,也包括精神層面。(責任編輯/吳文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