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遠白等
安順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穩增長”等重大政策措施,全市經濟社會保持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綜合實力切實增強、民生不斷改善、社會和諧進步,發展邁上了新臺階。
今年1月6日,國務院對落實有關政策措施成效明顯的全國20個市(州)、20個縣(市、區)給予表揚,安順市作為貴州唯一地級市獲此殊榮。
2015年以來,安順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等重大政策措施,全市經濟社會保持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綜合實力切實增強、民生不斷改善、社會和諧進步,發展邁上了新臺階。這年,安順經濟總量占全省比重5.9%,比“十一五”期末上升將近1個百分點。實現生產總值625.41億元,同比增長13.6%,增速連續兩年名列全省第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00億元,同比增長30%,位列全省第二。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69.86億元,同比增長19.5%,居貴州前列。
穩增長:關鍵是穩投資
3月11日,貴州匯景紙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片繁忙,紙尿片和衛生紙正在進行生產中。
公司董事長陳金專喜憂參半。憂的是:公司產能不足,年后投產不足一個月,訂單已排到一個星期后;喜的是:今年一二月份,公司產品銷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25%。
貴州匯景紙業有限公司是鎮寧自治縣2012年招商引資引進的重點項目,曾創造了“當年引進、當年建成投產”的“鎮寧速度”。經過三年發展,匯景紙業已成長為貴州省最大的生活用紙產品生產企業。2015年,公司產值達2.6億元,公司生產的系列紙品已銷往貴州各地及部分省市。
匯景紙業公司只是安順實現經濟穩增長的一個縮影。2015年,全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安順面臨的壓力不小。過去,煤電行業長期主導安順市工業經濟。受煤電行業不景氣影響,穩增長任務尤其艱巨。
是什么在拉動安順經濟快速奔跑?
是投資。投資一直是安順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安順市委書記周建琨多次強調,穩增長的關鍵是穩投資,穩投資的關鍵是抓項目。
為了盯緊重大項目和重點工程,安順市領導班子去年一年內召開169次專題會議,帶隊417次到現場辦公;最大限度下放項目審批權限,只為全力推動重大項目早日落地、早日開花,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
——優長板。持續擴大旅游產業的設施和服務投入,百靈希爾頓、萬綠城鉑瑞茲、葡華等一批高星級酒店建成營業,新增云峰八寨文化旅游區等一批國家4A級景區,舉辦一系列品牌節慶和國際賽事,為美麗安順風行天下再加一把火。
——補短板。“破冰”投融資體制,率先在全省成立PPP中心,出臺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實施意見,拉動社會投資。創建“農村金融信用市”,破解農業發展資金難題。
2015年,安順市實施455個省市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完成投資700億元,增長27.5%。
調結構:產業結構提質增效
3月12日,首屆龍宮山地賞花踏青季暨第十四屆龍宮油菜花旅游節在龍宮景區開幕。
“太舒服了,安順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了。”當天,來自上海的游客吳先生說,跟四五年前相比,無論是自然景色還是景區管理服務都已經“煥然一新”。興奮的吳先生舉起相機拍個不停。
曾經,安順旅游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導致坐擁黃果樹瀑布、龍宮兩個5A級景區的安順旅游綜合收入和增速在全省的排位曾一度處在全省中下游。
如何蛻變?成立景區管委會單獨管理,景區提升發展,責任主體明確。
隨即,黃果樹智慧平臺建設啟動,隨著中心數據機房、云門禁等系統建成,由220個覆蓋景區高清智能視頻組成的監控、救助及分流系統投入使用。
同時,與天貓、攜程、途牛等旅游電商平臺開啟交易數據共享。即使是游客爆棚的節假日,也只需拿身份證在檢票口的門禁上輕松一掃,兩秒鐘即可完成驗證。
如今到黃果樹旅游,不僅可以通過微博、微信提前預訂門票和房間,甚至連車位也可預留。
華麗轉身之后的安順旅游業,吸引游客紛至沓來。3月12日這天,上百名山地越野運動愛好者齊聚龍宮,自行車賽、越野跑賽、皮劃艇賽也先后拉開。主辦方還精心準備了“游黔西山地勝景,寫你我霞客游記”夢幻龍宮杯有獎征集大賽和“夢幻龍宮·自由花海”手拍大賽。
——這是安順推動旅游升級的又一動作,這是安順加快結構調整步伐的又一成果。近來,安順以黃果樹為龍頭,整合旅游資源,升級改造龍宮龍潭、漩塘景區和格凸河戶外休閑設施,建設云山屯、本寨、天龍大屯堡旅游景區。一個升級版本的大旅游大產業呼之欲出——以黃果樹、龍宮為重點的旅游升級版成效顯著,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5.5%。
不僅如此,安順市委書記周建琨說,針對“旅游提質”,安順未來五年,將全力打造“全域旅游”:把安順的景點串成一條“項鏈”。
當然,快速發展的不僅是旅游業。調結構,傳統產業轉型與新興產業升級并行。把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作為提高經濟發展質量的核心,安順通過推動產業協調發展,一二三產業結構提質增效,調整為14.2:36.6:49.2。
農業發展方面,安順市積極整合各部門的涉農項目和資金,推進“鄉鄉鎮鎮建園區”工作,使農業園區成為現代山地高效農業發展的主陣地。2015年,安順市重點發展的18個省級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完成投資84億元,完成總產值154億元。截至去年底,安順農業經濟作物的種植比例提升至七成。
工業發展方面,通過實施“百千萬工程”和“雙服務”行動,工業經濟的結構逐漸趨優,效益增強,煤電行業占工業經濟的比重下降至37%,輕重工業增加值比重調整為21.3∶78.7,大數據、新醫藥大健康、新型建材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
惠民生:精準扶貧使百姓過上好日子
3月11日,普定縣猴場苗族仡佬族鄉水落洞村50歲的苗族村民楊華富在溪邊放牛。看著自己喂養的30多頭黃牛越長越肥膘,他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楊華富在外打工多年,為照顧老人他回到了村里。得益于精準扶貧項目支持,他辦起了養殖場:鄉里為他提供養殖技術等扶植,貴州省總工會給予他10萬元扶貧資金。
看到市場前景不錯,老楊擴大了養殖規模。這不,總投資40萬元,占地1200平方米的新養殖場剛剛竣工,即將投入使用。
“新建的養殖場能養120頭黃牛,一年賺二三十萬元不成問題。”老楊說,“日子是越來越好過了。”
在猴場,像老楊這樣通過精準扶貧項目增收致富的不在少數。
猴場苗族仡佬族鄉2.6萬人,耕地面積僅1.5萬畝,有1.3萬人屬貧困人口,是貴州省100個一類貧困鄉之一。為打好脫貧攻堅戰,猴場搶抓精準扶貧政策,積極探索精準扶貧模式。
“1:1”資金滾動扶貧,是猴場摸索出的精準扶貧新模式,這一模式主要針對養牛項目。按照“本地牛與雜交牛相結合,瘦牛育肥與母牛繁殖相結合,大戶示范帶動與散戶養殖相結合”的辦法,農戶根據自身情況向鄉政府提出申請,通過評審后,申請戶自行購牛,再由鄉評估小組對農戶所購牛的價格進行評估,申請農戶與政府簽訂貸款協議及承諾書后,政府按照“1:1”的資金扶持,將所購牛價的一半資金無息貸給農戶,資金一年一回收,次年重新評估后再幫扶。
“‘1:1資金滾動扶貧模式確保資金長期滾動使用,讓想發展、能帶富的農戶得到扶持。”鄉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僅在政策開始實施的2014年,猴場鄉就已經通過“1:1資金滾動補貼”模式共養殖優質牛213頭,發放無息貸款100萬元,受益農戶66戶322人。
光靠養牛無法帶動更多農民致富。為此,猴場以“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為總基調,以生態產品、綠色產品為特色,以擴大、提高傳統種植特色產品的規模及品質為目標,探索出了統一購買種子或種苗的“統購補貼”模式、“自購補貼”模式、“分級分時補貼”模式、“小額貸款”等多種扶貧模式。
在多種扶貧模式支持下,猴場大力發展核桃、小紅蒜、脫毒馬鈴薯種植和林下養雞,系列產業發展初顯“規模化、特色化”的格局。
采取多種扶貧模式形成的“猴場模式”,只是安順市精準扶貧其中一個生動樣本。與此同時,安順還涌現出“秀水五股”“七個到村到戶”等精準扶貧模式,全市減貧41.35萬人,先后有2個縣、40個貧困鄉鎮實現“減貧摘帽”。(責任編輯/吳文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