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錦
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國家加快西部大開發的建設,作為西部大開發重要的龍頭城市,西安市的經濟快速發展,人口數量和流動人口數量都在迅速增加,城市道路交通日益擁擠。目前西安市機動車保有量突破200萬輛,近3年增長達100萬輛,僅去年一年就新增了35萬輛機動車。機動車駕駛人共319萬,占全市人口40%。全市90%的機動車都集中在主城區,城區車輛密度達每平方公里3400余輛,遠郊縣區的機動車只占10%。而與西安城市規模相近的成都,城區車輛只占全市車輛的45%。西安的城區車輛密度僅次于每平方公里3800輛的北京。緩堵保暢,刻不容緩。發展公共交通是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根本途徑。
關鍵詞:公共交通;問題;對策
1 我市公共交通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 自行車無路可走
我市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是公共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綠色、低碳、健康、環保提高城市服務功能的惠民工程,按照“實名辦卡、通租通還、限時免費、超時計費、智能管理、一卡通行、綠色環保、方便出行”的原則管理運營。西安城市公共自行車系統建成后,將會實現各站點與地鐵、公交車、出租車共同構建起西安市“四位一體”的“大公交體系”,使軌道交通、公交無縫對接,有效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出行問題。2014年,在西安城區范圍內進行全面建設,投建800個服務點,20000輛公共自行車。公共自行車將覆蓋地鐵1、2號線的所有站點,每個站點將有兩個自行車網點。2015年,將對使用量大的區域或新建居民區進行補建工作。預計建設825個服務點,投入22000輛公共自行車。公共自行車服務網點將最終建成服務點2000個、公共自行車5萬輛,基本覆蓋主城區及各個開發區核心區域,為市民提供綠色健康的出行方式。
如此龐大的建設,如此龐大的資金投入,本該是緩解城市擁堵的重要手段,是利市利民的好工程。然而,自行車道的缺失,逼得自行車無路可走。隨著西安機動車數量突破200萬大關,自行車道的環境越來越惡化。尤其在上下班的高峰期,有些路段屢屢被機動車占用,自行車只能跟在小轎車身后走走停停,走著走著,有些自行車道就神奇的“消失”不見了,使得自行車不得不行駛在機動車道上,經常和危險擦肩而過。還有些路段自行車道甚至和公共汽車道合二為一,公交車駛來,一靠站便將站臺邊的自行車道幾乎占據,上車的人群又將僅余的自行車道完全堵住,騎車的市民要么等全部乘客上下完車才能走,要么騎上機動車道繞過去,這樣一來,就把本來有序的交通搞得非常混亂。
1.2 人行道占道現象十分嚴重
人行道“搖身一變”成為各種行車便道乃至停車場。由于近幾年西安大力修建地鐵,一些主干道的交通顯得凌亂不堪,尤其是雁塔路至和平路,很多汽車不走規劃的車道反而和行人搶路,狹窄的道路經常被汽車占得滿滿的,行人不得不小心通過。西安工程大學北門兩邊開滿了汽車裝潢的門店,導致人行道上停滿了前來洗車、保養的私家車,讓行人無路可走。雖然我市《西安市機動車停車場建設管理辦法》第二十八條明確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在道路紅線內擅自設置、撤除、占用、挪用道路停車泊位,不得在停車泊位上設置地樁、地鎖等障礙物。禁止利用道路機動車停車泊位從事車輛清洗、維修、裝潢、商品促銷等經營活動。但事實上,擠占人行道進行停車、洗車等違規經營活動隨處可見。
1.3 公交車司機服務意識淡薄
乘客滿意度,是反映公共交通服務水平的重要指標。西安市公交乘客滿意度約為60%,相比其他大城市而言,還是比較偏低。
目前西安的公交服務還未能達到大部分人心中的滿意程度,在許多方面還有欠缺。部分公交司機、調度工作人員及相關工作人員對于乘客的詢問不太耐心、細致。客流高峰期時,由于公交車內人數較多,公交司機在部分站點不停車,致使乘客抱怨。司機從后視鏡明明看到有乘客在匆忙跑來乘車,卻故意一腳油門開走,不愿意等乘客上車。在到站的時候,乘客還沒下完,司機已經關門開走。有些車輛行駛中速度很快,剎車很急,會讓乘客不適應。而有些車輛行駛速度太慢,使乘坐車輛的及等車的乘客很著急。
尤其我市作為國際化旅游城市,來我市觀光旅行的外地游客以及外國游客是非常多的。除了跟著旅行團游覽古城的游客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游客是自由行的。公共交通設施的完善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些“散客”的行程是否可以順利愉快的進行。我市一部分公交車司機不報站,導致很多不認識路的游客,甚是我市市民,做過站,為群眾出行帶來極大不便。
2 完善我市公共交通的對策
2.1 修建自行車專用道
修建自行車專用路,建立單獨的自行車道系統。這樣快慢車分離,各行其道,既可提高車速和通行能力,又增加安全。獨立的自行車專用道,不允許機動車進入,專供自行車通行。這種自行車道可消除自行車與其他車輛的沖突,多用于自行車干道和各個交通區之間的主要通道,但在十在路口,機動車與自行車交叉的地方,還是有一定的危險性,對此我們可以借鑒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做法,在十字路口鋪設不同材料的路基,或者將路面刷成其他顏色,行程強烈反差,以此提醒司機在拐彎時注意騎車者。在有臺階的地方,提供自行車上坡下坡、上面鋪有減速金屬條的斜坡,方便自行車上下。公交車進站時與自行車搶道,可以在自行車道與公交車道之間建立窄細的隔離帶,供民眾等待公交車。
2.2 嚴厲打擊違法占道行為
加強管理,加大違法停車的處罰力度。要加大對車輛違法亂停的行為的執法力度,調派警力強化重點路段的機動車亂停亂放問題的源頭管理,采用巡邏糾章、重點時間治理等機動靈活的形式,嚴查嚴糾機動車亂停亂放交通違法行為。為增強治理工作的震懾作用,集中優勢警力,定期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對違法行為嚴管重罰,形成嚴管重罰的高壓態勢,從而起到震懾作用,積極消除交通安全隱患,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科學合理規劃城區停車場的設置。在不影響道路通行能力的情況下,在公共場所的主要街道兩側合理設置停車場站,在具備條件的繁華街道兩側施劃停車位。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公民的交通法規意識。城市形象的提升、道路交通秩序的好轉與市民素質是密不可分的。要積極主動深入到轄區企事業單位以及臨街業主進行宣傳教育。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加大宣傳的力度。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等播發公益廣告,在繁華路段設立交通安全大型公益性廣告,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識,使之養成良好的停車習慣。
2.3 提高公共交通服務者的服務意識
服務質量的下降將會嚴重阻礙公交的發展,今后應在服務方面做出更好的成績,全心全意為乘客服務,以提高西安市公交的整體形象。公交服務質量偏低,將嚴重影響公交未來的發展。發展公交,應努力提高公交服務質量。一方面使乘客從精神上感受到舒適、愉快的感受。另一方面使乘客從乘用工具和各種服務設施上體會到舒適。服務態度上做到和藹、親切、耐心、周到、禮貌待客,司機使車輛行駛平穩,車輛技術性能好,車廂衛生通風條件好等。每一站進站前,報站通知乘客準備下車,防止有些乘客不熟悉路線而坐過站。
結束語
城市公共交通是交通運輸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滿足人民群眾基本出行需求的社會公益性事業,是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和重大的民生工程,與人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與城市經濟運行和社會發展密不可分。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動脈”,是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關鍵環節,支撐了城市功能的正常運轉,由此成為聯系社會生產、流通與人民的生活的紐帶。城市交通的服務水平直接影響城市土地的價值和土地的開發強度,從而引導了城市功能布局和城市形態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具有容量大、能耗低、效率高、污染小等優勢。由此可見,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將推動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城市。城市公共交通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出行提供了便利的條件,體現了“以人為本”和社會公平性。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更有利于我市成為當之無愧的國家化旅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