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
摘 要:水運工程是我國的一項重要的工程,在水運工程建設中質量控制是一個施工的重要方面。在施工管理中加強人得主動控制能力,提高水運工程的質量,使監理工作進步。本文分析了加強主動控制對水運工程監理質量工作的重要性。
關鍵詞:水運工程;工程監理;質量控制;主動控制
工程監理質量控制是對工程的的監理,保證工程按照設計的方案建設,保證工程達到工程質量的要求,同時按期完成施工工作,在施工經費上控制在相應的計劃范圍內。水運工程監理因為在有些施工項目中涉及水下作業,所以對人員的安全和工程質量有了更深的挑戰。
1 水運工程監理質量控制工作的方式
水運工程監理質量控制工作的方式一般分為兩種形式,主動控制和被動控制。主動控制是在施工之前對施工進行模擬施工的方法,對施工的難度和要點進行分析,預測可能用到的特殊技術,并實現為施工人員進行傳授知識。預防可能出現的施工錯誤。被動控制是在施工期間或者施工后發現了錯誤,并及時糾正的方法。在質量控制的過程中節省成本的是主動控制的方法,但是出現錯誤也很難避免,所以要依靠被動控制的作用,及時調整相應的施工情況,保護施工的質量。所以要著重加強主動控制的作用,但是不能不忽視被動控制的作用兩種方式相互作用,才能更好的確保工程質量。
2 水運工程特點及決定了主動控制質量管理的重要性
水運建設工程有著很多特點。相比較陸地建設它得建設難度要更高,同時建筑的環境要比陸地建設要惡劣。水運工程的大部分工程在水下。水會對建筑產生沖擊的影響,同時水中的一些酸性物質會對建筑產生腐蝕作用,在長期作用下,建筑表面會形成裂縫,破壞水下建筑的美觀。所以為了提高相應的工程質量,防患于未然就要加強主動控制的質量管理工作,在施工之前解決可能出現的難題。
2.1 影響水運工程的質量因素較多
影響質量的因素分為常規的建筑管理因素以及水運工程特有因素。常規的建筑質量影響因素包括,施工方案的設計、材料質量、機械的可靠度、施工的工藝及方案、人員的素質和生產資料與設備的管理措施等;水運工程特有的因素包括:水壓、水溫、潮汐、水中生物以及暗流等。所以水運工程施工要注意根據多種因素進行分析,從主動控制的角度進行質量的管控。
2.2 水運工程的質量容易出現差異
在統一水域采用同樣的施工也可能出現施工的質量不同,這是因為水下的因素比較難以掌握,尤其是一些虹吸、暗流會對建設施工產生重大的影響,所以在水下施工是不能像陸地施工一樣大面積采用單一的施工方式,在建造中發揮主動控制的作用,隨時對建筑的材料、工藝、施工技術做出調整,保障質量,同時減少返工的出現。
2.3 質量驗收的難度大
在水運工程施工之后,對工程進行驗收時,很難驗收其中的工藝制造水平,因為建筑具有不可拆解性,同時建筑物內應力也不能依靠相應的觀察來找出,所以即使水運工程確實存在問題,在短期內也是很難被發現的,所以為了提高工程得質量,減少不合格工程的數量,就要在施工前利用主動提高工程質量的技術標準,高標準能夠減少建筑出現不合格的幾率。
由于水運工程項目以上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使水運工程項目建設過程存在很多質量風險。因此,監理人員必須具有預見性,并應把重點放在預控上,“防患于未然”。在制定監理規劃、編制監理細則和實施監理控制過程中,對工程項目的質量控制中可能發生的失控問題要有預見性和超前的考慮,制定相應的對策和預見措施,予以防范。此外,還應考慮多個不同的措施與方案,做到“事前有預測,情況變了有對策”,避免被動。所以,在水運工程項目質量控制中,從對投入的資源和條件的事前質量控制到對生產過程及各環節質量的事中控制,直到對所完成的工程產品的質量檢驗與控制為止的整個系統控制過程中,更應注重工程項目質量的事前控制,事中嚴格監督,將質量事故消滅于萌芽之中。
3 加強主動控制的措施
水運工程監理的質量控制是監理工程師組織監督施工承包單位按合同規定的質量標準進行工程建設的質量進行檢測、檢驗,對差異提出調整、糾正措施的監督管理過程主動控制應貫穿于上述質量控制流程的整個過程,每個控制過程均應做好投入、轉換、反饋、對比、糾正等控制過程的各項基本環節性工作。為使質量目標得以實現,就應預先分析質量目標偏離的可能性,并擬訂和采取各項預防性措施加以預控。具體來說,可從以下方面予以考慮:
第一,詳細調查并分析研究外部環境條件和內部條件,以確定那些影響質量目標實現的各種有利和不利因素,并將它們考慮到計劃和其他管理職能當中。
第二,識別質量風險,努力將各種影響質量目標實現的潛在因素揭發出來,為質量風險分析和管理提供依據,并在質量控制過程中做好風險管理工作。
第三,用科學的方法制定計劃。做好計劃可行性分析,消除那些造成資源不可行、技術不可行、經濟不可行和財務不可行的各種錯誤和缺陷,保障工程的實施能夠有足夠的時間、空間、人力、物力和財力,并在此基礎上力求使計劃網絡優化。事實上,計劃網絡制定得越明確、完善,就越能設計出有效的質量控制系統,也就越能使質量控制產生出更好的效果。
第四,高質量地做好組織工作,使質量目標高度一致,把質量目標控制的任務與管理職能落實到適當的機構和人員,做到職權與職責明確,使全體成員能夠通力協作,為共同實現質量目標而努力。
第五,制訂必要的備用方案,以對付可能出現的影響質量目標的情況。一旦發生這些情況,則有應急措施做保障,從而可以減少目標偏離量。
第六,計劃應有適當的松弛度,即計劃應留有務專地。這樣,可以避免那些經常發生又不可避免的干擾對計劃的不斷影響,減少“例外”情況產生的數量,使監理人員在質量控制過程中處于主動控制的位置。
第七,加強與施工人員的溝通,因為施工人員是建設得第一線人員,對施工出現的問題最了解,所以要加強溝通,同時采用多種渠道的手段收集信息,對信息進行整理和研究,從而對施工產生對應地更改。
結束語
水運工程是我國河流經濟的一個重要的基礎工程,在施工時,因為水運工程的難度與常規陸地施工時要考慮的因素增多,所以較為容易出現相應的質量問題。另外在水運施工中返工也是一項較為困難的一些工作,所以這就需要主動控制質量管理工作,在施工之前就對施工可能出現的問題作出相應的應對措施,并在施工時根據現場和突發的因素快速的做出整改。另外主動控制要與被動控制相結合,不能忽視被動控制的情況下,著重做好主動控制工作。
參考文獻
[1]張冰鶴.關于加強水運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探討[J].水運工程,2009(4).
[2]劉峰.水運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對策[J].珠江水運,2006(11).
[3]黃衛華.水運工程項目的風險管理之我見[J].江西建材,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