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又訪山陰路

2016-05-13 09:09:18沈家祺
上海采風月刊 2016年4期
關鍵詞:上海

文/沈家祺

?

又訪山陰路

文/沈家祺

沈家祺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合作出版長篇報告文學集《千年栁里綻奇葩》

已是深秋,我又一次來到上海虹口的山陰路,踏上陽光映照的人行道,似乎多了一份親切感。梧桐樹葉已經微黃,像是涂上了一層金子,閃閃爍爍的亮。風兒微微吹來,搖響了葉子,有幾只花鳥爭相鳴叫,繼而騰起落下。看到這一切,我記憶的翅膀也不由自然飛翔。

上海山陰路,南起四川北路,北至祥德路,長600余米。一百年前,這里是屬老寶山縣的一塊鄉間農田。1903年,虹口公共租界越界筑路,于是沿路兩側陸續繁衍出許多支路。山陰是浙江紹興的別名,這條不起眼的上海路,曾是一處“藏龍臥虎”的地方,據有關統計,在這短短的山陰路上就有名人故居十余處。魯迅、茅盾、瞿秋白、趙家璧、日本內山完造等國內外文化名人都曾在此居住,這是一處精英會聚的地方,永載史冊。

山陰路兩旁有早期的花園洋房,也有經翻建或新建的現代房子,它們相互交融,形成了獨特的住宅建筑風格。這些風格基本可以分為四大類。一是早期石庫門屋;二是以大陸新村為代表的別墅小綠地式住宅;三是以施高塔為代表的公寓住宅;四是以千愛里為代表的花園小區。山陰路的老建筑歷史悠久,大多建于1932年前后,這些秀色不一、吸引眼球的住宅,成了一處近代民宅的“博物館”。

認識山陰路,早年還是從我母親口中知道的,解放前,我的父母就住在四川北路山陰路附近經商,先后居住在山陰路附近民居、四川北路的虬江路,直到解放前夕才把住房搬到了武進路和海寧路中間的一處住宅區。

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我父親是專做禽類生意的,因為信譽好,所以常有一些前來訂貨的要求定期送貨上門。后來隨著山陰路上的房屋增多,送貨的人家也陸續增添到十余戶,幾乎每月二到三次要把宰殺了的新鮮雞子或鴨子送去。那時,父母只知道送山陰路一帶的幾個客戶的主人是有文化的。所以凡到山陰路這些地方送貨,父親一般是不讓伙計去送的,為顯示送貨人應有的素質和高雅,常由我母親穿上漂亮的旗袍,坐上黃包車直接送貨上門。那時母親年輕,長得也清秀靚麗,所以送貨上門也顯得很有都市商人氣派,不會受人輕視。

每當母親的黃包車到達這些人家的門口時,這些房屋的家人或者傭人總是很客氣地開門收貨,有時還會簡單互相問候幾句。日子一長,母親知道他們的主人因為是讀書文人,所以生活講究清靜,喜歡住在山陰路這里。母親送貨時不輕易進門,只有到了月底收款結賬的時候才會入門收款,然后和主人互相客氣地交談幾句。這樣的斷斷續續去山陰路送貨,互相有了信任度。直到一九三六年的十月,母親在送貨時才知道,原來這里一位可敬的大文豪魯迅先生逝世了,而就是這戶人家,曾是母親多次送貨上過門的客戶,而且給送的新鮮雞是只要雞胸脯的肉和腿肉,其它不要,份量照算……母親記得,有一次,一個年歲較大的女傭告訴她:主人喜歡吃你們的蘆花雞肉,女傭還夸主人生活節儉,春夏時還喜歡吃筍炒咸菜,還有黃花魚之類的紹興家鄉式小菜……

解放初,父親突發重病去世,家里一棵大樹倒下,生意從此無法再做。那時我才出生幾個月,父親生前的一位朋友看我母親可憐,就找到我母親,希望把我過繼給香港鐵工廠的一位老板,這樣就可以得到一筆錢,解決日后生活上的困難,但母親哭著不肯。為防意外,母親第二天連夜抱著我,帶著我和哥哥姐姐乘小火車回到了故鄉……后來,每到農閑季節,母親總會帶著我去上海的老屋走走看看。

在我讀初中的時候,母親談到她和父親在上海的一段經商生活時,回憶就像潮水般的涌動,她竟然要帶我去看看他們當年曾經在四川路周圍經商和居住過的地方。那是上世紀六十年代中的一個夏天,我隨母親沿四川北路向北走了好幾個地方,最后來到她走得熟悉不過的那條山陰路。母親說:“在這里,閉上眼睛也能知道東南西北是什么地方。”

那一天,五十多歲的母親帶我走在山陰路上,一邊走,一邊聽她講以前經商送貨走過的一些地方,隨著她的指指點點,我知道了母親當年送貨也不容易。我們走過了母親當年給魯迅先生送貨上門的地方,接著又來到茅盾先生居住過的地方,母親笑著對我說:“這家主人和我們是同姓,那時我在月末收款時,有一位先生曾風趣地說‘我們五百年前是一家’。”母親還告訴我:“當時山陰路一帶有名望的人很多,在這里的洋房和石庫門房子居住,當時被譽為是宜居的天堂……”

記得那天我很幼稚地對母親說:“媽媽,如果你早早生下我,我就可以和你一起看到文學大師,感受感受他們的文學靈氣,因此我也很喜歡文學……”

在山陰路,我知道當年很有聲望的魯迅、茅盾、瞿秋白、郭沫若等文學大家和著名文化人士,都先后在這里居住和聚會過,山陰路的許多磚石上都留下了文學家們的腳印,這里的一草一木都浸潤著他們的文化靈魂。

回首,歷史又過了半個世紀,當我又一次沐浴著秋天的陽光走進山陰路的時候,我的心情又一次激蕩起來,面對那些名人居住過的房屋建筑,面對那些已經被有關部門認定保護并掛牌的名人故居,不禁又一次回憶當年和母親一起游覽的經歷,覺得有了另一番風味,因為這里的部分老建筑,原來和我們家的經商生意有過一段相識的緣份。是的,山陰路雖然不長,但她卻給上海留下了一塊別樣的文化寶地,特別是名人故居,看了觸景生情,留下更多的思考。

說到山陰路上居住過的名人,肯定繞不過魯迅。山陰路132 弄9號的大陸新村,有一幢紅色磚墻的三層單開間樓房帶小院的房子,1933年4月,著名作家魯迅和夫人許廣平就搬入此居住。魯迅當年在上海的身份是自由撰稿人,靠稿費和編輯書刊生活。魯迅和許廣平在此除了編輯《譯文》雜志,還翻譯《死魂靈》《表》等作品,不僅寫了許多戰斗性的雜文,還為文學和文藝界人士做了許多善事益事,令人難以忘懷。

走進魯迅先生故居大門,迎面就是一個小花園。踏上臺階,就是會客室。室內中間擺著西式餐桌。西墻放著先生存放書的書櫥,還有當年的手搖留聲機和瞿秋白先生轉贈給魯迅的工作臺。餐室里面有八仙桌,圓坐椅。西墻角是一張雙層碗櫥和四只圓凳,東墻放著的是衣帽架。這些普通的生活用具,反映了當時魯迅全家的生活狀況。魯迅先生還是一個很有愛心的人,他生前善于幫助人。在魯迅留存的日記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多次捐款做善事的記錄,真是愛心融融。

二樓是魯迅的臥室兼工作室,朝南的窗下放著書桌和陳舊的藤椅,看到這些,仿佛看到魯迅先生身伏書桌、在這里拉上窗簾勤奮寫作雜文的身影。靠東墻是一張黑鐵床,床上擺放著薄棉被、印花枕頭,這是先生睡覺生活的地方。二樓的后間是藏書處;三樓前間是魯迅先生的兒子海嬰和保姆的臥室。相傳先生中年得子,非常疼愛海嬰,為了讓海嬰睡得舒服,把自己的大床讓給兒子睡。三樓后間是客房,這里曾經掩護和接待過當年被通緝和追捕的瞿秋白、馮雪峰等人士,是左翼作家們的避難處。

1936年,魯迅重病纏身,最后倒在這張鐵床上不幸逝世,終年56歲。如今,那張老式的梳妝臺上還掛著一個舊時的日歷牌,日歷撕到了1936年10月19日,臺上鬧鐘的指針對著5點25分。這些珍貴的物件,成為山陰路故居永恒的紀念。

山陰路133弄的日照里12號是瞿秋白的故居。1932年代初,瞿秋白的生活處境十分危險,由于受到當局的通輯和追捕,經常轉移住處。魯迅先生知道后,于1933年3月,通過日本友人內山完造夫人租到了今東照里12號的一間亭子間,這是一幢三層的聯排別墅,住在上面的亭子間比較安全,瞿秋白和夫人楊之華十分感動,住了進去。一月后,魯迅也遷居到大陸新村,兩家近在咫尺,彼此往來密切。在瞿秋白居住山陰路的三個月里,魯迅幾乎天天要去看望他,給予生活上的關心。瞿秋白在這里完成了《〈魯迅雜感選集〉序言》的寫作。可以這么說,當時這間屋子成為了瞿秋白和魯迅深厚友誼的見證。此屋雖小,但歷史意義深遠。

位于山陰路132弄6號是茅盾先生的舊居,茅盾先生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浙江桐鄉人。現代著名文學家、社會活動家。這是一幢坐北朝南、紅磚紅瓦、三層磚木結構的建筑。整幢樓的建筑面積約171平方米。1927年8月,茅盾與夫人孔德祉一起從武漢經牯嶺回到上海,因通緝在身,他在上海朋友們的幫助下,秘密入住景云里11號(今東橫浜路35弄11號甲)的三樓。1927年,他在上海首次用“茅盾”的筆名寫作,出版了《幻滅》《動搖》《追求》三部中篇小說,從此聲譽鵲起。1928年2月,他聽從陳望道的建議,離開景云里東渡日本,他住過的三樓就讓給了左翼詩人和文藝理論家馮雪峰居住。

1933年4月,茅盾化名“沈明甫”,遷至山陰路大陸新村3弄9號(即現在的29號)。這是一幢三層坐北朝南的紅磚紅瓦磚木結構的住宅。從入住至1935年,茅盾在這里與魯迅一起編寫了中國現代短篇小說選《草鞋腳》,并創辦了《譯文》雜志。期間茅盾還在《申報·自由談》上發表了大量的雜文。1946年3月,茅盾夫婦從香港返滬,重新入住大陸新村,不過不是原先的3弄9號,而是與魯迅同弄的6號。同年7月,他起草致國際人權協會的電文,抗議特務殺害進步人士李公樸、聞一多。12月茅盾夫婦應邀到蘇聯訪問,訪問返滬后又在此完成了他著名的《蘇聯見聞錄》一書。茅盾先生在三四十年代時先后三次入住山陰路。

靠近四川北路的山陰路2弄,是一條名叫千愛里的里弄。當時,魯迅的日本朋友內山完造先生就住在3號里。內山完造是在1913年28歲到達上海的,他是受日本基督教會大阪大學眼藥總店參天堂的派遣,來中國當藥品推銷員的。1916年內山完造回日本和相愛的戀人美喜子結婚后,就帶著夫人美喜子重返上海。他倆先在虹口北四川路的現118弄魏盛里租屋寓居,為了掙錢貼補家用,就在住所的樓下開了一家小書店,取名“內山書店”,專門出售一些有關宗教、醫藥和左翼作家的文學作品集。隨著書店的生意日益紅火,內山在這一帶地區逐漸聞名。1929年,書店遷到山陰路。不久,內山辭掉了推銷藥品的工作,專心致志經營書店業務,業余時間開始從事寫作。接著,他的寓所也從由四川北路的魏盛里遷到了山陰路的千愛里。

千愛里3號的“內山完造書店”,這是一幢坐北朝南的新式里弄花園洋房,磚木結構的假三層。在這幢小巧精致的的寓所里,當年內山完造通過他的書店,在這里與諸多中國左翼作家結下了深厚的友情。他多次掩護魯迅于危難之中,除了幫助魯迅先生售書和避難外,1928年2月,他還幫助正受通緝的郭沫若去了日本;1930年4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遭到通緝追捕,他也在內山幫助下避居書店多日。1941 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次日,日軍橫行霸道開進上海租界。一周后的凌晨5時,魯迅先生夫人許廣平在她的寓所被捕,被強行關押在北四川路的日本憲兵司令部,后又轉送到汪偽的特務機關殺人魔窟上海極司非爾路76號。日本人逮捕許廣平的目的,就是想從她身上了解活躍在上海文化界的左翼文化名人的名單。他們妄想從一個女人身上打開缺口,將進步的上海左翼文化人一網打盡。但日本人機關算盡,竹籃打水一場空。在獄中,日本人先后用了哄騙、欺詐、恐嚇、脫衣等凌辱手段逼許廣平開口,但許廣平絲毫不妥協,敵人又改用打罵、罰餓、拷打以至電刑等酷刑。許廣平依然大義凜然,堅貞不屈。她說:“身體可以死去,靈魂卻要健康地活著。”她以勇敢和堅毅的精神傳承了魯迅先生的硬骨頭精神,使當時留在上海的進步文化人士,沒有一位因她的被捕而受到牽連,表現了一個東方文學女性的不屈與堅強。許廣平的被捕,使內山完造先生非常著急,他想盡辦法周旋擔保,后來日本人找不到真憑實據,不得不在關押了76天后,讓內山完造以他自己的名義把她保釋了。鄭振鐸先生稱頌許廣平是“中華兒女們最圣潔的典型”。據介紹:原開明書店的經理章錫琛、總編夏丐尊先后遭到被捕,也是經內山完造先生營救獲釋的。

1930年代,左翼作家的書籍大多被查禁,由于內山書店受治外法權的庇護,因此成了左翼書籍的發行處,魯迅著作及左翼作品大多在這里出售。魯迅先生除創作外,喜歡和倡導木刻藝術。在這里,內山完造曾三次協助魯迅舉行木刻展及開辦木刻講習班。1925年11月,內山完造先生第一本隨筆集《活生生的中國》出版,魯迅先生為其作序,內山稱其為“天下最好的饋贈”。可見他們之間的友誼情深!1936年10月,魯迅病逝,他發起募集“魯迅文學獎”,并被聘為《大魯迅全集》編輯部顧問。抗戰時期,他在上海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38至1944年,內山又撰寫了《上海漫畫》《上海夜話》《上海風行》《上海霖語》等書。他經營的內山書店,成為中日文化交流的見證。為此,內山先生多次受到日本軍特機關查詢,但內山先生堅持不懈,一直寓居到抗戰結束。1947年12月8日,他被遣返回國。

1949年后,內山完造被選為日中友好協會理事長,三次代表友協訪華。1959年9月內山完造應邀來華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十周年慶典,20日突發腦溢血在北京去世,他與前妻美喜子同葬于上海萬國公墓。所以現在的千愛里3號和山陰路口工商銀行的大門邊,分別掛著“內山完造故居”和“內山書店原址”的標牌。看到這些牌子,就會想起“內山書店”和內山完造先生積極向上的友好為人。是他用行動架起了一條中日人民間的友好橋梁。

山陰路145弄2號,是一排灰色拉毛墻的三層建筑。這里曾居住過另一位著名日本友人尾崎秀實。尾崎秀實1901年生于臺灣,由于其父的漢學功力頗深,尾崎從小喜歡上了中文。他在尾崎大學畢業后,成為東京朝日新聞社的一名記者,1928年至1932年任該報駐上海的特派員。他在上海結識了許多中國左翼文化人士,特別是在山陰路居住時,與左翼作家魯迅經常晤面。1931年,尾崎秀實將日本左翼記者山上正義翻譯的日文版魯迅《阿Q正傳》一書從日本帶來上海贈予魯迅。1934年,他把自己翻譯的史沫特萊的自傳體長篇小說《大地的女兒》贈予魯迅。主人公史沫特萊1890年出生于美國密蘇里州北部一個貧苦家庭,小時候學業時斷時續,先后肄業于亞利桑那州的坦佩師范學校和加利福尼亞大學,當過侍女、煙廠工人和報刊推銷員。她曾為《呼聲》等雜志寫稿,后來成為美國著名記者、作家和社會活動家,她是一位杰出的與眾不同的女性。史沫特萊1928年底來華,這期間完成了她的自傳體大作《大地的女兒》,之后在中國居住12年。抗戰初、中期,她親眼目睹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寫出了許多正義之作,向世界發出了正義的聲音,被公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最佳戰地報告文學著作者之一。所以尾崎翻譯她的書也是一種友誼見證,他也是山陰路上傳播正義聲音的日本友人。

當年,魯迅先生非常重視版畫。特別是魯迅在從北京到達上海后,一度開始收集世界各國的版畫作品,并力推國內木刻藝術的發展。在內山完造建議下,兩人一起合作舉辦了“世界版畫展覽會”。1933年10月14至15日,魯迅和內山完造一起舉辦了第二次“現代作家木刻畫展覽會”,會場就設在山陰路的千愛里。展覽會上展出了德國、蘇聯、捷克、阿拉伯、荷蘭、匈牙利等國木刻作品64幅,這對推動我國當時的版畫發展是功不可沒的。

山陰路165弄17號二樓是大道劇社的舊址。劇社1931年成立于上海。大道劇社是左翼戲劇家聯盟直接領導的劇團,參加人員有田漢、辛漢文、周伯勛、鄭君里、安娥等。當時演出田漢編寫的反映抗日戰爭的有《亂鐘》《解放》等劇。骨干社員遍及上海各學校,后來又先后演出了《洪水》《梁上君子》《街頭人》等,在上海反響很大。“九一八”期間,劇團以活報劇等形式,廣泛開展抗日救亡宣傳。“一·二八”淞滬抗戰期間,劇社還參加對前線戰士、醫院傷兵的慰問演出。直到1938年才停止活動,在中國劇團史上留下了閃光一頁。

山陰路216弄2號陶晶孫舊居。陶晶孫1930年代中期定居在山陰路,他是中國木偶戲創始人之一。陶是江蘇無錫市人,1906年隨父親去日本,在日本讀完小學、中學和大學,1919年在九州帝國大學學醫學。1921年7月參與發起成立創造社,在《創造季刊》等刊物上發表小說、戲劇和譯文,大力提倡“木人戲”。1925年,他創作的《音樂會小曲》就是他最著名的小說,被選入《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三集》。其作品語言異國風味很濃,有藝術至上傾向,1927年從日本回中國,一度主編《大眾文藝》和《學藝》雜志。說起來也很有意思,陶晶孫的妻子就是郭沫若妻子佐藤富子的妹妹佐藤操,后來佐藤操改名為陶彌麗。他們一到上海就落腳在虹口。1930年3月2日加入“左聯”。在此期間,他一面進行醫學研究,一面從事文學活動,并積極投身于新興文學革命的洪流。這一時期他與魯迅、茅盾常有會晤交往。他的才能是多方面的,在小說、戲劇、音樂、美術和戲劇的導演、照明、效果等方面都有一定造詣,對醫學、天文、建筑均有很深研究,精通日文和德文……

山陰路192弄53號是著名編輯家、作家,翻譯家、出版家趙家璧曾居住的地方。趙家璧1908 年10月27日生于上海松江,曾在光華大學附中時主編《晨曦》季刊。大學時期,為良友圖書印刷公司主編《中國學生》。1932年在光華大學英國文學系畢業后,進良友圖書印刷公司任編輯、主任。其間結識魯迅、鄭伯奇等左翼作家,陸續主編《一角叢書》《良友文學叢書》等,以裝幀講究而聞名。1936年,不滿30歲的趙家璧就已開始向魯迅、胡適等名家約稿,邀請他們為良友圖書公司編輯十卷本的《中國新文學大系》,蔡元培、胡適、魯迅、茅盾、鄭伯奇、郁達夫、周作人、朱自清、洪深、鄭振鐸和阿英,新文學初期最重要的作家幾乎全都在列。趙家璧當年所做的幾乎可以說是知識分子對“五四”新文學傳統的第一次有意識的集體整合,他對文學的貢獻功不可沒。

山陰路132弄9號魯迅家隔壁的8號,住著號稱“紅色小開”謝旦如家及其后代。謝旦如1904年3月出生,上海市人。其父謝敏甫是清代舉人,家中世代經商,在上海擁有福源、福德、福康錢莊,家資萬貫,是錢莊老板。謝旦如15歲那年進福源錢莊當學徒實習,他與錢莊里愛好新文學的進步青年應修人、許元啟、徐耕阡等創辦“上海通信圖書館”,推薦進步書籍、傳播新思想,免費借給各地讀者。他早年先后就讀于惠靈英文專科學校,后來加入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頗有影響的“湖畔詩社”,積極參與詩社活動,寫成《苜蓿花》。基于共同的理想信念,謝旦如還和應修人、馮雪峰等成為親密朋友。1923年他考入南方大學,1925年轉入國民大學,獲學士學位。他出版進步詩集和刊物;參加“自由運動大同盟”和“左聯”活動。在白色恐怖十分嚴重的情況下,謝旦如利用有利身份出版“左聯”刊物,與魯迅、瞿秋白等都常有交往,非常熟悉。他曾經讓瞿秋白夫婦隱居在他的住處,敵人做夢也想不到,他們通緝的瞿秋白,竟然藏身于上海灘有名的“小開”家中。瞿秋白隱居謝家期間,與魯迅、馮雪峰等人共同領導了“左聯”和革命文學運動,為“左聯”刊物寫了許多文章,翻譯了不少介紹蘇聯革命的文學作品。瞿秋白搬入亭子間時,他曾送給瞿秋白一張特殊的書桌,后來瞿秋白離開上海時,將這張書桌轉送給了魯迅,這張書桌成為了魯迅故居珍貴的展品。謝旦如還保存了方志敏、瞿秋白的許多文稿,為地下黨和進步文藝界人士做聯絡等,后來又協助許廣平編輯魯迅翻譯的《譯叢補》及《魯迅全集》的出版;被贊譽為“紅色小開”。1957年5月,謝旦如擔任魯迅紀念館副館長直到1962年9月逝世。

靠近山陰路內山書店原來有個牙科診所,是日本友人奧田杏花開設的,他也是魯迅先生當年的好友。現存魯迅紀念館的魯迅石膏面模,就是魯迅逝世的當天,由奧田杏花先生翻制的,由于翻制技術精湛,面模上皮膚紋理清晰,汗毛、胡須、眉毛歷歷在現,上面粘有20根胡子,2根眉毛,這是魯迅先生留下的惟一活體資料。可惜,由于后來牙科診所幾經變遷,現只存地址無室可覽。山陰路花園里6號,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設計者曾聯松的故居。1930年代,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七君子”領頭人沈鈞儒曾居住在山陰路恒盛里12號。山陰路四達里曾住過當年的左翼文學青年沙汀。興業坊曾居住過上海音樂學院教授盛中華,他的哥哥盛中國是被世界音樂界權威人士譽為“中國梅紐因斯”的小提琴家。山陰路的青莊里是劉良模的舊居,他在全國第一屆政協會上和幾位委員向大會聯合提出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的建議獲得通過。山陰路208弄的大陸新村最后一排弄堂和曙光村中間進幾十米就是文華別墅,這里的18號曾是黃炎培次子黃競武烈士的故居……

山陰路是歷史文化名人和精英會聚的地方,同時也是城市建筑形態最豐富的一個區域。現在,經過修飾后的山陰路,清水紅磚、紅瓦屋頂的樓房鱗次櫛比,細數建筑類型有22種,包括新、老式里弄,單體、聯體別墅,公寓、排樓等,尤其是一排十多幢百年歷史的仿英式紅磚建筑,在上海已不多見。名人別墅前的花園綠草如茵,秋花盛開,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下午,山陰路的秋色顯得有點濃重,樹叢里響著最后的蟬鳴,秋風搖曳的梧桐,偶有金黃的落葉飄飛,就像金色的大蝴蝶,充滿著詩情畫意。據一位坐在太陽下曬背的老者介紹:山陰路的住戶,老一輩的幾乎大多作古,年輕一代則大多隨著工作遷居,如今留守在山陰路并能夠“了解掌故”的,大多是退休了和年事已高的老人,他們在時代的變化中依然固守著山陰路的住宅,并且把它當作自己的榮耀。

可不是嗎?一座城市擁有一處文化寶地,就擁有一種深沉的文化底蘊和驕傲。歷史的悠久催生人生濃烈的回味。我看到山陰路上各式各樣的樓,雖然幾易主人,但那些用水泥拉毛的墻上,無數的縐紋凝結成歷史的印記,印證了山陰路在歷史風雨中曾經演繹的堅強,它告訴我們:建筑物也是有感情的,它們用特殊的語言和方式在追憶曾經居住過的主人。山陰路,一條閃耀著歷史文化名人風采的路!

猜你喜歡
上海
上海電力大學
我去上海參加“四大”啦
上海,及上海以南
散文詩(2021年24期)2021-12-05 09:11:54
上海城投
上海之巔
少先隊活動(2021年5期)2021-07-22 09:00:02
上海城投
上海城投
上海諦霖鄒杰 Hi-Fi是“慢熱”的生意,但會越來越好
上海的新使命
上海質量(2019年8期)2019-11-16 08:47:12
上海“進博”開創未來
小主人報(2018年24期)2018-12-13 14:13:5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园内精品自拍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va免费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不卡|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天堂在线亚洲| 欧美日韩国产系列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天堂|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青草精品视频|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亚洲无码37.| 亚洲91在线精品| 被公侵犯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精品国产自免费| 欧美一道本| 东京热av无码电影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欧美三级日韩三级|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 欧美午夜在线视频| 国产91丝袜在线观看| 不卡网亚洲无码|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国产午夜精品鲁丝片| 亚洲AV无码久久天堂|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 亚洲精品午夜天堂网页| 婷婷午夜影院| 成人国产精品2021| 国产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狼人色| 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国产一区二区影院| 先锋资源久久| 亚洲人成网址| 亚洲aⅴ天堂| 2021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国产超碰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播放2019|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区|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亚洲精品在线91| 一本大道无码高清|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无弹窗| 日韩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a级毛片免费播放| 免费中文字幕在在线不卡| 一级成人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乱子|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欧美亚洲日韩中文| 久久久久青草线综合超碰| 国产视频 第一页| 国产一二视频|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日韩成人免费网站| 激情无码字幕综合| 国产欧美精品专区一区二区|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网站| 1级黄色毛片|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91在线精品免费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视频a| 日韩欧美网址| 在线免费不卡视频| 色哟哟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美女久久久久不卡| 日本高清有码人妻| a色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狠狠色丁香婷婷| 色综合狠狠操| 欧美日韩综合网| 澳门av无码| 99热国产在线精品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