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誼萍
摘 要:民生問題涉及范圍廣,卻也成為腐敗犯罪的“重災區”。本文分析了民生領域要加強監督體系建設的原因,并從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提出了加強和完善民生領域監督體系建設的舉措建議,即消除腐敗動機,充分發揮廉政教育的作用,把監督的關口前移,做好事前的監督預防;杜絕腐敗機會,在權力運行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各種監督的作用,杜絕腐敗機會的產生;嚴懲腐敗行為,加強事后的監督,加大對腐敗行為的懲罰處置力度,對腐敗行為形成強有力的震懾。
關鍵詞:反腐;民生工作;監督體系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09-0012-02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加強社會建設,必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盵1]我們黨一直以來都關注民生、重視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然而,隨著大量事關民生的工程和政策在基層的開展與實施,民生領域也成為腐敗犯罪的“重災區”,包攬工程成功,干部卻倒下的現象屢見不鮮。面對這種情況,在新形勢下,如何加快完善保障改善民生工作的監督體系建設,遏制在民生領域中腐敗犯罪的高發態勢,促進民生領域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就成為擺在我們黨面前的一項重大課題。
一、加強新時期民生領域監督體系建設的原因
民生問題涉及范圍廣,包括勞動就業、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住房、食品藥品安全、社會救助等。形形色色的腐敗行為之所以在民生領域高發、頻發,有其特殊的內在原因與外在機會。
第一,民生領域是資源豐富的領域,使腐敗分子覺得“有利可圖”。腐敗行為之所以發生,趨利性是其最大的內在動力。隨著黨和國家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惠民、利民政策出臺,黨和國家在民生領域的資金投入日益加大,相應地,各級政府都在盡全力關注民生問題,打造民生工程,為人民謀福祉。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黨和國家對民生領域投資加大的同時,就使得這一領域所謂的“油水”增多,“油水”的增多加大了對人們的誘惑力,這也就使繁殖出“蛀蟲”的可能性隨之加大。
第二,民生領域權力監督不到位,管理體制存在缺陷。從近年來民生領域職務犯罪的發案特點看,案件犯罪嫌疑人在單位多是業務骨干,擁有一定職權,這類人員權力相對集中,并且很容易形成利益共同體,相互袒護,這就使得內部監督流于形式,外部監督無從進入,從而導致下面人員“看得見、管不著”,而上級主管機關卻“管得著、看不見”,這就難以對權力進行有效監督和協調管理。
第三,相關制度建設沒跟上,腐敗成本低、查處不嚴也是民生領域腐敗的重要原因。近些年國家在民生領域投入的資金不斷增多,但在國家投入發展迅猛的同時,民生領域的一些相關的法規制度和配套措施卻不到位、比較滯后,由此產生了操作流程不規范和制度不健全的問題。如,有些單位在財務管理上沒有明晰的責任分工,出納、會計集于一人,更有甚者,有的單位一把手直接插手財務;還有的單位踐行財務制度力度不強或沒有規章制度來約束單位的會計和出納。另外,民生領域的資金在申報環節、審批環節和具體的發放環節都存在著很大彈性,可出現的漏洞比較多,這就使得一些領導干部抱有僥幸心理,覺得這一領域“有利可圖”。他們會認為民生領域里的各項補助和補貼領取的人數多、范圍廣且補貼補助發放頻繁,就算有貪腐行為也難以被發現,就算被發現,也不會有足夠證據,很難被查處,于是一些主管這一領域的領導干部手越伸越長。
二、加強新時期民生領域監督體系建設的舉措
對濫用權力、以權謀私以及權力腐敗的制約與抑制,加強監督是一把利器。完善的民生領域監督體系,應當是一個完整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系統,是監督職能部門之間互相聯系、互相作用的一個監督工作運行機制,它能對民生領域的職務犯罪形成高效能的監督制約作用,從而保障民生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消除腐敗動機
充分發揮廉政教育的作用,把監督關口前移,做好事前監督預防。沒有無緣無故的腐敗行為,任何腐敗行為都是由腐敗動機和腐敗機會促成的。腐敗動機是產生腐敗行為的前提條件,若是沒有想腐敗的動機,不管制度的籠子如何編織,也都不會出現腐敗行為[2]。因此要充分發揮反腐倡廉的警示作用,筑好思想上的防范大堤,在腐敗行為發生前做好事前的監督與預防,提前消除腐敗動機。對黨員干部經常性地進行廉政教育,是保持其黨性修養和廉潔自律的一項重要的事前監督預防措施,也是消除腐敗動機的有效手段。一是對領導干部進行理想信念和廉潔從政教育,鞏固其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并強化其正確的權力觀;二是加強黨風黨紀教育,強化各級領導干部的紀律意識,使其自覺遵守黨紀黨規;三是加強在全社會范圍內的反腐倡廉宣傳,使公眾對腐敗“零容忍”,營造良好的社會政治生態,促進社會廉潔風氣的形成。
(二)杜絕腐敗機會
在權力運行過程中,要發揮各種監督的作用以形成合力,減少腐敗產生的機會。同前所述,若是制度設計科學合理,不管人有什么樣的動機,腐敗行為也不會產生[2]。所以,在保障改善民生工作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各種監督的作用,加強民生領域的監督體系建設,最大限度地防止出現腐敗漏洞。
1.從源頭上健全和完善權力監督體系。暗箱是腐敗滋生的溫床,陽光是腐敗的天敵。監督權力運行的全過程,必須考慮到權力運行過程的各個環節,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1)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將單位的人財物進行公開,特別要讓資金運轉的各個環節暴露在“陽光下”,如,投資額公開、項目公開、政策公開、時限公開、結果公開,這樣就能有效壓縮腐敗活動的空間。正如一位全國人大代表所講“要給予權力的透明運行以制度保障,要尊重公眾充分的知情權,使用一角一分必須征得公眾或是其代議機構同意并有明細賬目可查。”[3]
(2)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努力調動廣大群眾參與監督的積極性。其一,建立嚴格的舉報人保護機制,如,提供舉報人緊急避險電話、舉報人緊急避難場所等,使舉報人免于受打擊報復。其二,將腐敗涉案金額的一定比例作為獎金獎勵給舉報人。
(3)充分發揮紀檢、審計部門的監督作用。紀檢部門定期與單位負責人談話,給其以警示,把腐敗行為扼殺在搖籃中;審計部門依法對經濟組織進行定期或專項審計,弄清經濟責任分工,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以防患于未然。
(4)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加強輿論監督。輿論監督的力度提高后,腐敗行為被發現的概率就會增加,腐敗的規模也會隨之降低。
2.編好制度的籠子,加強制度的防范監督作用?!爸贫茸罨疽彩亲钪匾墓δ芫褪且种仆稒C行為或權力的濫用?!盵4]加強制度建設,完善制度體系,抑制腐敗行為產生。一要建立科學的管理機制,用制度管人管事,突出加強民生領域重點單位、重點人員、重點環節等方面的制度建設。二要加強制度的監督落實,有些發案單位,不是沒有制度或制度不全,而是好的制度沒有落實。三是重點要堅持財務審計、工程審計、專項審計和離職審計等各項制度,突出對政府投資公共領域招投標和預算變更、工程結算等重點環節的審計。四要杜絕“小金庫”,在有條件的較大單位實行財務電子管理制度,規范財務運作,通過電腦流程防止違規行為發生。通過民生領域的職務犯罪案例可以看出,犯罪主體很多是長期擔任某個部門領導、長期從事某項重要崗位工作,手握人事、資金、項目、執法等實權,時間一長,自我要求很容易放松,面對各種誘惑容易喪失理智,最終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3.要理順各種監督關系,形成監督合力。對各種監督功能及其責任進行清晰劃分,對不同層級的監督權限做具體規定,對監督進行總體設計,整合監督力量,充分發揮內外部的監督作用,打造全方位的監督網絡,從而形成各個部門之間分工明確、協調配合又齊抓共管的監督體系。在組織內部,加強對領導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監督,充分整合監察委員會、檢查委員會、黨委會和普通黨員對其的監督作用,從而形成監督合力,最大限度地發揮整體優勢。在組織外部,要保證監督渠道的暢通,加強群眾監督、媒體監督、社會輿論監督作用的發揮。此外,家庭監督的作用也必不可少。組織要經常走訪領導干部的家屬,并通過評選廉內助的活動,督促領導干部家屬加強對其監督。
(三)嚴懲腐敗行為
要加強事后監督,對腐敗行為嚴厲懲處,充分發揮懲治的震懾作用。權力運行過程中的權力監督、財務監督及制度監督對于制約權力、防止權力濫用無疑具有重要意義。但是,事后的監督懲處同樣不可或缺。從一定意義上說,事后的懲處力度以及是否迅速及時,對其他想要腐敗或正在腐敗的人員的震懾作用是非常巨大的。而事后的監督懲處又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對尚未構成刑事犯罪的職務犯罪行為的監督懲處;另一類是對已構成刑事犯罪的職務犯罪行為的監督懲處。
其一,對尚未構成刑事犯罪的職務犯罪行為,要加強黨紀政紀部門對其的監督懲處。一方面,單位的監督部門要定期根據本單位的規章制度對一些違規違紀人員進行處理,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要通過對這些人員的黨紀處罰、政紀處罰和經濟處罰等,使違法違紀人員確實感到違法的成本之高、損失之大,從而杜絕此類行為。另一方面,要建立每一位領導干部的廉政記錄檔案,通過廉政檔案的跟蹤記錄,激勵其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盡職盡責。
其二,對已構成刑事犯罪的職務犯罪行為,要加強有效的司法監督懲處。對已構成刑事犯罪的職務犯罪行為,司法機關要堅持公正審判的原則,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在審判過程中,要公正公平地依據案件的實際情況,確定合理的刑罰標準,針對案件情節的嚴重程度,使犯罪分子的量刑真正實現罪刑相當。在處罰執行時,要嚴格按照判決執行,避免出現執行不及時、無正當理由保外就醫、減刑、假釋等情況的發生,從而真正起到震懾社會的作用。
事后的監督懲處是完善、保障、改善民生工作監督體系的重要環節,其作用不可低估。一是可以使違法犯罪的腐敗分子得到法律的嚴懲,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二是對那些有可能發生腐敗行為的人員來說,腐敗分子所受的懲處對他們也是一種警示,會督促他們從中吸取教訓,從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素養、遏制腐敗動機。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4.
[2]任建明,杜治洲.腐敗與反腐敗——理論、模型和方法[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109.
[3]代表委員談權力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EB/OL].中國網,(2009-03-13)[2016-03-23].http://www.china.com.cn/
2009lianghui/2009-03/13/content_17440368.htm.
[4][德]柯武剛,史漫飛.制度經濟學:社會秩序與公共政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1.